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腦心通和通心絡可以通過“心腦同治”四個方面幫助改善冠心病和腦梗死

腦心通和通心絡可以通過“心腦同治”四個方面幫助改善冠心病和腦梗死

近年來,中成藥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機制逐漸明確。中成藥以其多靶點優勢,得到了越來越多臨床醫生和患者的認可。與西藥相比,作用機制單壹,副作用小,為慢性病的防治做出了貢獻。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腦心通膠囊和通心絡膠囊。

腦心通膠囊,顧名思義,是“腦心同治”理論的代表,可用於穩定型心絞痛(冠狀動脈閉塞、狹窄所致)、不穩定型心絞痛(冠狀動脈痙攣所致)、心肌梗死的二級預防。所謂二級預防,是指這些疾病已經存在,為了防止其復發。

還可用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梗塞(包括急性期、恢復期、後遺癥期)、中風中經絡、中風後遺癥(伴有半身不遂、四肢麻木、口眼歪斜、舌強)。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腦心通主要通過四個方面發揮相應的作用。抗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調節血脂代謝和穩定斑塊、抑制血管和心臟等器官的重塑。

抗血栓主要體現在調節腫瘤壞死因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P-選擇素的表達,從而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延長凝血時間,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同時還可以通過增加P450CYP2C19基因型的肝藥酶來提高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的抗血栓作用,因為氯吡格雷只能通過該基因型的肝藥酶代謝才能發揮作用。

抗炎抗氧化主要體現在通過抗炎減少頸動脈斑塊,降低頸動脈內膜厚度,延緩斑塊進展,防止血栓形成。此外,通過減少白細胞浸潤,抑制缺血再灌註損傷引起的炎癥反應,改善細胞能量代謝紊亂,保護腦組織。

抑制血管和心臟重構主要體現在抑制頸動脈內膜增厚,減少和穩定斑塊,改善血流參數,延緩血管重構,通過自噬抑制心肌細胞肥大,促進血管新生,修復心肌梗死。

腦心通治療腦梗死和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多項臨床試驗表明,與常規治療相比,腦心通組能進壹步優化血脂代謝,改善相關指標。

對於非瓣膜性房顫的高危老年患者,阿司匹林聯合腦心通在預防缺血性卒中和全因死亡率方面與華法林相似,並能顯著降低出血發生率。

對於心臟支架術後的患者,往往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腦心通可以顯著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減少心血管事件。

通心絡是在絡病理論指導下發展起來的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藥。具有祛風通絡的功效,可用於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通心絡還主要通過四個方面達到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包括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抗炎和抗氧化、調節血脂代謝和穩定斑塊、抑制血管和心室重構。

保護血管內皮功能主要體現在調節血管內皮功能和抑制白細胞與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緩解腦的微循環障礙。

抗炎抗氧化主要體現在降低血管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調節血脂代謝,穩定斑塊,主要是通過多種機制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達到穩定斑塊的作用。

對血管和心室重塑的抑制體現在抑制血管炎癥和內膜增生,促進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心臟功能和心臟重塑。

對於心臟支架植入術後的患者,氯吡格雷+通心絡能顯著改善氯吡格雷的抵抗,療效相當於氯吡格雷劑量的壹倍。

對於冠心病患者,常規治療加通心絡能明顯緩解心絞痛癥狀,逆轉心電圖異常。

對於頸動脈斑塊患者,常規治療加通心絡治療2年後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斑塊面積和血管重塑指數,減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大幅降低心絞痛的發生率。

  • 上一篇:這位70歲的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已經昏厥過三次。真的只是因為低血糖嗎?好擔心
  • 下一篇:黃鱔的營養實踐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