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泡騰片
18個月,孩子因窒息、用藥不當死亡......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容忽視。
幾天前,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證人》的《毒品案件追蹤》節目,
壹個尷尬的事件被播出:
壹個年僅18個月的孩子,因父母服用泡騰片不當導致窒息缺氧死亡。
18個月大的孩子服用泡騰片居然導致了窒息死亡的慘痛後果。
藥,是沒問題的!
過錯在於母親給孩子吃藥的方式不對。
兒童吸毒的雷區
爸爸媽媽壹定要理解和回避!
誤服泡騰片致死事件
壹個18個月的孩子,感冒發燒,因為父母服用泡騰片的方法不對(直接把泡騰片放進寶寶嘴裏,然後讓寶寶張嘴喝點水),導致窒息,最終因為大腦長時間缺氧而死亡。
泡騰片為什麽會致人死亡?
壹小塊維生素C泡騰片,為什麽會害死寶寶?
泡騰片雖然很安全,但屬於特殊劑型,需要特殊的給藥方式。它們含有泡騰崩解劑,通常是有機酸和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的混合物。當它們遇到水時,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將泡騰片直接放入口中,大量氣體會迅速充斥呼吸道,可能導致窒息。
因此,千萬不要吃或咽下幹燥的泡騰片。泡騰片的正確服用方法是放入水中,待藥片完全溶解後服用。"
孩子不能碰5個雷區!
使用
雷
行政區
醫學
太可怕了。以後怎麽給寶寶安全用藥?
兒童用藥安全已成為壹個國際性問題。家長要提高安全用藥意識,最大限度降低用藥不當帶來的風險。給嬰兒用藥時,要避開以下五個雷區。
1雷區:用藥不準確。
家長應根據鮑曉的具體情況使用藥物。比如感冒初期,沒有細菌感染,有的家長馬上給孩子用抗生素,過度用藥。還有的家長,孩子得了肺部感染,但家長還是給孩子吃感冒藥。
第二個雷區:劑量不對。
有些家長比較謹慎,給寶寶用藥時,給的劑量很小,尤其是壹些3-4歲的孩子,在嬰兒期就按照劑量服用,劑量小了,藥物的效果就發揮不出來了。還有的家長希望孩子盡快好起來,加大劑量,多給孩子用藥,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有些嬰兒與同齡兒童相比過胖或過瘦,家長在用藥時要根據體重計算方法給孩子準確的劑量。劑量是兒童體重與成人體重的比值,再乘以成人劑量。比如壹個體重20kg的孩子,劑量大約是成人的1/3到2/5。
第三個雷區:重復用藥
許多父母在他們的孩子生病後都很焦慮。幾種藥物壹起給孩子服用。有些藥物也有類似的作用,疊加使用,沒有好的效果。其他人更危險。幾種藥物都有抑制成分,但都達不到預期效果。
第四個雷區:錯誤的用藥方式。
類似央視報道,給孩子吃泡騰片,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第五個雷區,自我藥療
有些孩子的家長,掌握了壹些用藥的知識,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喜歡自己給孩子用藥。當他們的孩子病情較輕時,可能會有幫助。但如果其子女出現持續高熱、劇烈咳嗽、頻繁嘔吐、腹瀉、尿量減少、意識改變、食欲不振、面色改變、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手腳冰涼等。,還是及時去醫院,找專業醫生治療比較安全。
另外,如果自己用藥,壹定要註意孩子的藥物過敏。已經過敏的藥物不能再用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