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之秘,古稱陽結,熱積於胃腸是其主要病機。所以治療應該是清熱潤腸。常用方劑為火麻仁丸:火麻仁20g,白芍15g,枳實10g,生大黃10g,厚樸10g,杏仁10g。處方以大黃、火麻仁為主藥,清熱潤腸通便,輔以杏仁降氣潤腸,白芍滋陰,枳實、厚樸降氣破痞,加白蜜加強潤腸通便功能。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湯劑代替。如果大便幹硬,可加入芒硝,使硬便軟化消散,瀉熱通便;若口幹津傷,可加盛迪、玄參、石斛滋陰生津;若伴有肺結核、便血,應加地榆、槐花清腸止血;若肝郁怒傷,目赤煩躁,脈數,則加蘆薈、朱砂清肝通便;若痰熱壅肺,使大腸經熱而便秘,則加黃芩、瓜蔞清肺潤腸,清熱解表。
但需要註意的是,不要長期服用清苦寒的藥劑。壹般情況下,排便後應停止服用該藥劑。長期使用該清津劑易於食用,便秘、陰傷者可加用滋陰品。
如何用中藥治療氣秘?
氣秘的病機在於氣滯,故宜治氣滯。常用方劑為劉墨湯:檳榔18g,沈香6g,木香10g,大黃10g,枳實12g,烏藥10g。方中檳榔、枳實破氣,檳榔可攝;烏藥、木香行氣;沈香降氣;與大黃配伍,起到理氣通下、導滯的作用。若氣郁化火,若癥見口苦、咽幹、苔黃、脈數,可加梔子、夏枯草清熱瀉火;對於抑郁不樂者,可加柴胡、白芍、合歡皮,疏肝解郁;若蟲阻行氣,則重用檳榔,加雷丸、君子。如遇跌打損傷或術後腸粘連,除理氣外,還應加服桃仁、紅花等品。若痰飲阻滯氣機,宜加皂角、甘遂。
因為肺氣不降,所以用紫蘇姜奇湯:紫蘇15g,半夏10g,陳皮10g,當歸10g,前胡10g,厚樸8g,肉桂6g。中風癱瘓引起的氣滯便秘患者,可用搜風順氣丸:生大黃12g,火麻仁15g,烏梅籽12g,山茱萸10g,山藥10g,車前子10g,牛膝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