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天南星科植物,通常為卵圓形,富含澱粉,葉片為卵圓形,秋季開花。是藥食同源的重要蔬菜和糧食作物,有“皇帝貢品”的美譽。
中醫認為芋頭味辛、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濕、解毒消腫、化痰散結、潤腸通便的作用。半夏和天南星,同屬天南星科,都是散結的良藥。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腫塊、癰、瘰癧、痰、便秘。
而半夏、天南星只是藥用,毒性很小。只有芋頭藥食同源,可以作為日常食物。所以芋頭是著名的化痰散結的食療佳品。
《息生飲食譜》中記載:“熟芋頭味甘滑,益胎,補虛潔垢,可葷可素,可食解渴,飽不可食。生嚼治絞窄性腸膿腫。夯癰初選,服藥丸散癰,* * *奏奇功。沸汁先膩,色白如玉。”
《食療本草》記載:“芋頭性平,能解腸胃,殺肌,使肥肉樂。”
那麽,芋頭怎麽吃呢?今天我要介紹五種食療方法。
首先,芋頭蛋糕
成分:
芋頭、香腸、大蒜、糯米粉、水、鹽、蔥、姜、蝦皮、油。
練習:
1.芋頭洗凈切丁,香腸切丁。蒜、姜、蔥切小塊,備好蝦仁。
2.熱鍋放油,放入姜、蒜、炒飯,放入香腸、蝦、芋頭翻炒。
3.調味,加入鹽、糖、雞精、胡椒粉,翻炒,放涼備用。
4.加入粘米粉,攪拌至糊狀,倒入適量開水攪拌,倒入涼拌好的芋頭丁,做成生熟漿。
5.蒸鍋刷上油,將芋頭倒入蒸鍋蒸30分鐘左右。
6.蒸熟後倒掉,切塊,撒上蔥花。
二、芋頭排骨湯
成分:
芋頭,排骨,冬菜,鹽,姜。
練習:
1.芋頭去皮,換成刀,切成塊,和排骨壹起放鍋裏。
2.煮湯加適量水,加姜片。
3.大火燒開轉小火1-2小時。
4.加入冬菜調味,最後加入適量細鹽調味。
第三,芋頭五花肉
成分:
五花肉、芋頭、姜、蔥、小蔥、鹽、生抽、老抽、糖、花椒、八角。
練習:
1.五花肉切丁,加入姜片和蔥段,焯壹下,撈出洗凈。
2.芋頭去皮切成滾刀塊,洋蔥切小塊,準備調料。準備糖、鹽和醬油。
3.翻炒材料,倒入少許油,翻炒洋蔥。期間加入其他調料,醬油香料等。4.將芋頭和肉倒入鍋中,壹起翻炒。5.把肉炒到顏色最高,加適量水。
燉半小時左右,收汁。
第四,牛奶蜜豆芋頭丸子
成分:
芋頭、紫薯、木薯澱粉、牛奶、蜜豆、細砂糖。
練習:
1.芋頭和紫薯加水蒸熟後,用勺子壓成泥狀。
2.芋頭糊中加入85g木薯粉,攪拌均勻,制成面團,搓成長條狀,切成小塊。
3.紫薯泥中還加入了85g木薯粉和30g水,加水量根據紫薯泥的幹濕程度而變化。當它變成棉絮時停止加水。搓成長條,切成小塊。可以撒點木薯粉防止粘。
4.為了防止串色,把這兩種顏色的芋頭丸子分開煮。水燒開後,放入芋頭,再次燒開,加入少量冷水,重復三次。芋頭浮在水面後,取出,用冷水浸泡。用同樣的方法煮紫芋頭。
5.分別取出,用涼開水浸泡。
6.牛奶煮沸後,加入糖,攪拌糖溶解。
7.加入芋頭和蜜豆。
五、芋頭粥
原料:芋頭、大米。
練習:
1.粳米洗凈,浸泡2小時左右。
2.芋頭洗凈,去皮,切去頭尾,然後切塊。
3.砂鍋洗凈,將泡好的米和水倒入砂鍋,加入芋頭。
4.如果水不夠,壹次性加足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慢火。
5.加入洗凈的蝦。
6.時不時攪拌壹下,看到粥粘稠就關火。
7.將洋蔥洗凈,切成丁。
8.將洋蔥油放入粥中,攪拌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