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青豌豆50克,鮮奶150克,面粉75克,濕澱粉適量。
【做法】青豌豆用開水焯壹下,鮮牛奶和濕澱粉調成糊狀。將炒鍋放在大火上,炒鍋放少量水,燒開,邊攪拌邊將牛奶倒入炒鍋,繼續翻炒至熟,倒入平底底盤,底部抹壹層油,攤平,放涼,用刀切成塊狀。將炒鍋放在大火上,加油加熱至七成熱,將預制塊與幹面粉混合,然後將面粉蘸成稀糊狀,放入油鍋中,炸至表皮呈淡黃色,倒入漏勺中瀝幹油。原鍋中留油,倒入清湯,同時放入鹽、姜片、糖、味精、濕澱粉,再放入青豌豆,然後將炸好的片放入鍋中,翻幾下,淋上香油。
【功效】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適用於胃腸疾病患者,對胃癌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2)醋黃瓜
【食材】嫩黃瓜300克,精鹽2克,白糖5克,香油5克,醋5克。
【做法】將黃瓜洗凈切片,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出用鹽拌20分鐘,擠幹水分,放入碗中,加入糖、醋、香油,拌勻裝盤。
【功效】清淡滋陰,健脾開胃。適合食欲不振、便秘的人食用。
(3)豆腐皮雞蛋殼
【食材】雞蛋殼6個,豆腐適量。
【做法】將雞蛋殼磨成粉,用豆腐衣包裹,1次服用,每日兩次。
【功效】益氣和中,補虛扶弱,解痙制酸,行氣除痞,益陰健胃。適用於胃陰不足、灼痛隱痛、煩渴、吵鬧、大便幹燥的患者。
(4)黃瓜的腎花
【食材】黃瓜100g,切好的豬腰50g,大紅辣椒10g,色拉油30g,鹽,姜,蒜,料酒,醬油,味精,濕澱粉。
【做法】將豬腎洗凈,對半切開,腰部洗凈,用斜刀切壹個寬3厘米的花紋,然後用3刀1的豎花紋切成腰花,放入碗中,加入精鹽、醬油、料酒,拌勻,腌制入味;黃瓜、紅椒切成菱形片,鹽、醬油、味精、料酒、濕澱粉混合入1碗中打汁。炒鍋著火後,放入色拉油燒至七八月份熟,再放入豬裏脊肉滑入。豬腰搟成花狀切掉後倒入漏勺瀝幹油,放入蔥花、姜末、蒜頭入鍋煸炒黃瓜、紅椒,再將豬腰倒入,放入混合汁中煮熟攪拌均勻,然後出鍋裝盤。
【功效】潤燥益氣,健胃養陰。適用於腸燥、便秘、消化不良患者。
(5)玉參燜鴨
【原料】幹凈的鴨子1只,王鑄20克,沙參20克,各種調料適量。
【做法】將玉竹、沙參洗凈,切片,加水混合,提取兩次,得到約40 ml的玉竹沙參濃縮汁。將鴨子從背部劈開,洗凈,放入鍋中,加入少許鹽、料酒和蔥,放入籠中蒸至熟。將原湯、鴨子、玉竹、沙參濃縮汁、精鹽、料酒、白糖、蔥倒入鍋中,用小火燉至鴨子熟爛,將鴨子切成合適的塊,按原樣排在盤子上。用雞油和澱粉把原湯勾成汁,澆上去。
【功效】滋陰健胃。適用於胃陰虛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
(6)土豆粥
【食材】土豆300克(不去皮),蜂蜜適量。
【做法】將土豆洗凈切塊,放入水中煮至粥狀,服用時加入蜂蜜調味。
【功效】滋陰益胃。適用於胃陰不足的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7)石斛桂圓湯
【原料】桂圓5 ~ 1o,石斛10g,糖少許。
【做法】桂圓去殼,與石斛壹起放入鍋中,加水加糖,小火煮壹刻鐘,不可久煮。
【功效】滋陰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的慢性胃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