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以及胃粘膜屏障的破壞是胃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其癥狀多為上腹痛、惡心、嘔吐、反酸、嘔血、黑便等。由於復發性胃潰瘍,在損傷過程中,潰瘍邊緣的黏膜往往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受致癌物影響後完全有可能演變成胃癌。
胃潰瘍的治療:
首先,常規治療
藥物治療:常用2-3種藥物聯合治療。
【1】胃粘連保護劑,如硫糖鋁,無明顯副作用,偶有便秘。
[2]組胺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
[3]酸化劑,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鋁。
[4]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鉍(德諾特)。
[5]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
手術治療:適用於長期、嚴重、老年消化性潰瘍有出血或穿孔傾向、瘢痕收縮梗阻、癌變傾向的患者。通常采用胃大部或部分切除術,這種手術已經非常成熟。
第二,保健療法
發作時註意安靜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保證營養合理,飲食規律或定時,限制或禁止咖啡、茶、酒、煙等。,並小心服用牛奶、酸性食物或飲料。發作期間可以考慮多吃易消化的食物,胃出血的話可以考慮吃流質。保持良好的心情,合理處理生活或工作壓力。小心服用自己帶的各種解熱鎮痛藥。做適度的體育鍛煉。消化性潰瘍是壹種慢性病,壹定要去醫院確診後才能確診。在發病初期,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的治療,病情穩定或緩解後可進行適當的自我治療,但以下情況必須就醫:
【1】壹旦確診為消化性潰瘍,近期出現以下癥狀之壹,必須就醫: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大便呈黑色或柏油狀、嘔吐咖啡等。
[2]同樣用藥情況下,病情(主要是疼痛)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加重;
【3】疼痛加重,轉移到背部;
【4】50歲以上患者應定期就診;
壹種治療胃潰瘍的藥方
維吾爾族偏方:羊腸為宜。用法:浸泡羊腸,洗凈剖開,撒上玉米粉。把腸子翻過來,用適量的油和鹽煮。1個月壹天三次。說明:此方僅新疆吐魯番牧民使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顯著療效。所用的綿羊腸系統取自大約6個月大的綿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腸。
土家偏方:巴黎20克,1鮮豬肚。用法:將五花肉用水浸過的重樓填滿,將五花肉兩端紮緊。加水加鹽,慢燉,最後倒掉渣子,吃肉配湯。每四天使用壹次1,持續壹個月左右。說明:本方具有消腫散瘀、清熱斂瘡的功效,能加速潰瘍面的愈合,在土家族民間廣泛使用。
易偏方:韭菜白300克,鮮蜂蜜250克,鮮豬油200克。用法:將第壹種藥曬幹研成粉末,後兩種混合成蜜油。每次服蜂蜜油9克,韭菜白6克,每日三次,1 ~ 3周。說明:彜族人喜歡用此方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有滋潤保護胃腸道、增進食欲、通便的功效。
瑤偏方:金蕎麥根90克,豬骨適量。用法:燉服,每天1劑量,連服7天,然後隔天1劑量,連服1 ~ 3周。描述:這是壹位瑤族醫生傳下來的藥方,對治療胃潰瘍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