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征
此病壹年四季均可發生,季節轉換時發病率較高,尤其是我國北方的秋冬季節。發病日期不確定,最早可發生在3日齡雛雞,16周齡的種雞也時有發生。但發病年齡多集中在10 ~ 60天。
全國各地均有該病的發生報道,但該病的發生有很大的局限性(即發病多集中在壹個地理區域)。大多數病雞來自同壹個種雞場或同壹個品種的雞。
(2)致病因素
1)非傳染性因素
①膳食原料
如魚粉、豆粕、維生素預混料、脂肪、家禽粉和細菌分解的肉骨粉等含有高水平的生物胺(組胺、屍胺、組氨酸等。),對身體有毒。
②進料條件
飼料營養不均衡,蛋白質低,維生素缺乏都是發病原因。
③真菌毒素
鐮孢菌產生的T2毒素具有腐蝕性,可引起腺胃、肌胃和羽毛上皮的粘膜壞死。桔黴素是壹種腎毒性物質,可導致肌胃破裂。卵孢子毒素還可使與肌胃和腺胃相連的峽部環形面擴大壞死,粘膜被偽膜狀滲出物覆蓋。弧酸可引起腺胃、肌胃、肝脾的損傷,腺胃增大,粘膜增生、增厚,或潰瘍,肌胃粘膜壞死。
2)感染因素
①水痘
特別是眼狀水痘,是引起腺性胃炎的重要原因。
②不明原因的眼炎
如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各種細菌引起的眼炎、維生素A缺乏或通氣不暢,都會導致腺性胃炎的發生。
此外,壹些垂直傳播的病原體也可能是致病原因,如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病毒、雞傳染性貧血因子、馬立克氏病病毒等。
(3)臨床癥狀
雞在發病前壹般生長良好。發病後,病雞表現為精神萎靡、縮頭、翅膀下垂、糞便白而稀、采食量減少、生長不良。病雞體重比正常低40% ~ 75%。最後,病雞因嚴重衰竭而死亡。經受過的雞,大小、重量都不均勻。
壹些雞也表現出嚴重的貧血。有些雞會出現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癥狀。
病程相對較長,壹般10 ~ 15天,老年人可達35天,發病後5 ~ 8天為死亡高峰,發病率可達7% ~ 28%,死亡率為4% ~ 50%。當有嚴重的繼發感染時,死亡率較高。恢復後雞的生長較差,沒有產蛋高峰。
(4)屍體解剖的變化
解剖顯示腺胃腫脹、充血、出血;腺胃乳頭水腫,基部粉紅色,周圍出血;手指按壓有深灰色液體流出;乳頭潰瘍晚期,凹陷消失。肌肉和胃收縮,肌肉柔軟。腸黏膜脫落,充滿未消化的飼料,後期腸道排空。胸腺、胰腺和法氏囊嚴重萎縮,部分病雞腎臟腫大,尿酸鹽堆積。有細菌性疾病繼發感染時,肝臟腫大,有壞死點。
(5)診斷和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屍檢變化,可作出初步診斷。在新疫區和混合感染的雞群中容易誤診,應註意鑒別診斷。
①發病早:易誤診為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只有屍檢才能鑒別。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具有腫脹和蒼白的腎臟,檳榔斑駁狀外觀,輸尿管增厚,切開時有白色尿酸鹽結晶。
②中期發病:易誤診為新城疫或維生素E、硒缺乏。雞新城疫感染時,病雞出現神經系統癥狀,除腺胃乳頭出血,咽喉、氣管、腸道、泄殖腔、心口冠脂肪出血,氣囊混濁外,多為急性、全身性敗血癥。死雞往往在沒有表現出生長遲緩等癥狀的情況下突然死亡。用卵黃抗體治療有效,註射新城疫疫苗後壹般可控制死亡。而腺性胃炎主要表現為病雞生長遲緩、消瘦。病雞除水腫、腺胃壁增厚外,其他器官疾病少見。而維生素E和硒缺乏主要表現為小腦軟化、滲出質、營養不良、胰腺萎縮和纖維化等癥狀和病變,部分為腺胃水腫和肌肉蒼白。通過補充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可以快速治愈,死亡率低。因此,可通過觀察臨床癥狀、屍檢病變和防疫處理來作出鑒別診斷。
③疾病晚期:腺胃明顯腫脹,易誤診為馬立克氏病,飼料源性黴菌毒素、變質魚粉等中毒引起的腺性胃炎。
腺胃馬立克氏病主要發生在性成熟前後。病雞表現為站立不動、厭食、消瘦、死亡。雞群中有眼型、皮膚型、神經型病雞。腺性胃炎的發病年齡比馬立克氏病早很多,沒有特殊的體位。本病的腺胃腫脹是腺泡的腫脹,而不是腫瘤,可與馬立克氏病相鑒別。
腺胃型馬立克氏病,腺胃腫脹壹般較正常高2 ~ 3倍,腺胃乳頭周圍有出血,乳頭排列不規則,內膜膨出,部分規則,但可伴有其他內臟馬立克氏病,即除腺胃腫脹外,肝、肺、腎等其他內臟也可腫脹,有黃豆、蠶豆般大的灰色油狀結節,有的為灰色腫塊;部分病雞坐骨神經腫脹增粗,橫紋消失,可通過臨床癥狀和屍檢病變鑒別。
④飼料中毒引起的腺胃腫大,屍檢時胃內有暗褐色腐臭的內容物,可通過檢查飼料質量來鑒別。
⑤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壹般在30日齡左右。病雞情緒低落,縮著頭,垂著翅膀,排出黃白色疏松糞便,伴有肌肉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處出血,法氏囊腫脹,皺襞水腫出血,內有漿液性滲出物,但腺胃無變化。用高免卵黃抗體治療傳染性法氏囊病是有效的。患腺性胃炎的病雞還會出現抑郁、縮頭、翅膀下垂、腹瀉等癥狀。但給病雞註射抗傳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黃抗體無效,反而會促進死亡。
(6)預防和控制措施
通過針對主要病原體的相應免疫接種,可將該疾病的發病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時,要控制日糧中各種黴菌、真菌及其毒素對雞的危害。此外,控制日糧中的生物源性氨基酸,包括組胺、組氨酸和屍胺,也是減少雞腺性胃炎發生的有效措施。
胸腺肽+功能性激活劑(孢壁酰二肽)+硫氰酸紅黴素+西咪替丁+復合維生素B+鹽酸諾氟沙星的應用對該病的防治有壹定效果。
①增加胃腸蠕動和采食量。
復合B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促進消化腺分泌,從而增加采食量,提高飼料轉化率,快速排除糞便。
②刺激食欲,潤腸通便,提高采食量,促進吸收。
應用功能性激活劑(孢壁酰二肽)能快速激活胃腸功能,激活腺胃上皮細胞,快速增強食欲,提高攝食量和抗病能力。
③修復腺性胃黏膜潰瘍竈,恢復分泌功能。
西咪替丁能明顯抑制胃酸分泌,有較強的黏膜修復作用,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腺性胃潰瘍和上消化道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④中和胃酸,修復黏膜,促進生長。
硫氰酸紅黴素能中和胃酸,促進粘膜修復,對腺胃和肌胃潰瘍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同時能直接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和促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促進生長。
⑤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胸腺素可增強免疫力,解除免疫抑制,治療免疫缺陷,抗病毒,誘導T細胞分化成熟,增強B細胞產生細胞因子和抗體反應,促進大顆粒淋巴細胞產生IL-2,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通過迅速提高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達到抗病毒作用。
⑥消炎、殺菌、控制繼發感染。
可以使用對細菌、支原體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胃腸疾病有治療作用的藥物。
中藥處方:
配方壹:白芍20克,穿心蓮45克,黃連30克,沈香30克,黃芩45克,黃柏40克,青蒿25克,麻黃30克,柴胡50克,大青葉45克,板藍根45克,連翹30克,玄參30克,甘草40克。* * *最後加入三倍量的水,煎至3/4等量。冷卻後混合1%餵養3天。
配方二:板藍根40g、大青葉30g、烏梅20g、苦參30g、陳皮80g、白頭翁35g、地榆50g、穿心蓮40g、麻黃30g、甘草40g、地膚子50g、側柏葉120g、石膏65g、黃連15g。* * *最後,加入三倍量的水,煮至同量的3/4。冷卻後,混合2%的配料,餵養3天。
西醫:
配方1: 6克阿莫西林、10克西咪替丁、1克舒巴坦鈉、6克金剛烷胺和4克撲熱息痛。
配方二:阿米卡星8克,粘菌素10克,新黴素10克,乳酸諾氟沙星8克,利索凈15克,地塞米松磷酸鈉60毫克,硫酸鈉30克,tmp 5 5克。
配方三:異煙肼10g,黃芪多糖12g,牛磺酸8g,鹽酸恩諾沙星12g,tmp 2 2g,維生素B 64g,維生素B 13g,小蘇打0.3g。
以上西藥處方各配200公斤水,讓雞自由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