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有什麽方法可以不吃藥治好腹瀉?

有什麽方法可以不吃藥治好腹瀉?

腹瀉

摘要

正常人壹般壹天排便壹次,個人壹天排便2-3次或2-3天排便壹次。糞便性狀正常,平均每天排出的糞便重量為150-200 g,含水量為60%-75%。腹瀉是壹種常見的癥狀,是指排便頻率明顯高於平時,便物稀薄,水分增多,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或膿液、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肛門不適、大小便失禁等癥狀。腹瀉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腹瀉發病迅速,病程在2 ~ 3周內。慢性腹瀉是指病程超過兩個月或間歇期為2-4周的復發性腹瀉。

診斷

原發病或腹瀉原因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癥狀、體征、常規檢查,尤其是大便檢查。很多患病的人,通過仔細分析病史和上述檢查的初步結果,往往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如果診斷仍不明確,可進壹步進行X線鋇灌腸和鋇餐檢查,和/或直腸鏡檢查。如仍無明確結論,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超聲、CT、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等影像學診斷方法檢查膽胰疾病,或進行小腸吸收功能試驗、呼氣試驗和小腸黏膜活檢檢查小腸吸收不良。高度懷疑腸結核、腸阿米巴病等有特殊治療的疾病,經過努力仍不能確診的,可在壹定時間內得到治療。

處理措施

腹瀉是癥狀,根本的治療要針對病因。了解腹瀉的發病機制有助於掌握治療原則。

(1)病因治療不言而喻。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需要抗感染治療,針對病原體的抗菌治療是最理想的。復方磺胺甲惡唑、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對細菌性痢疾、沙門氏菌或中毒性大腸桿菌、螺桿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對溶組織阿米巴、鞭毛梨狀肌感染有效。因此,這些藥物常用於急性感染性腹瀉,包括預防和治療所謂的旅行者腹瀉。治療乳糖不耐受和粘液性乳糜瀉引起的腹瀉,分別從飲食中去除乳糖或粘液。高滲性腹瀉的治療原則是停止進食或停用引起高滲性腹瀉的食物或藥物。分泌性腹瀉容易引起嚴重脫水和電解質丟失。除消除病因外,還應積極口服和靜脈補充鹽和葡萄糖溶液,糾正脫水。膽鹽重吸收障礙引起的結腸性腹瀉可通過消膽胺吸附膽汁酸而停止。對於膽汁酸缺乏引起的脂肪性腹瀉的治療,可以用中鏈脂肪代替長鏈脂肪,因為前者不需要結合膽鹽水解和膠束形成,直接通過門靜脈系統吸收。

(2)在選擇藥物進行對癥治療時,應避免使用成癮性藥物,必要時只能臨時使用。病因治療為主。任何病因不明的人,雖然經對癥治療後癥狀有所好轉,但絕不能放松或取消應有的檢查步驟,尤其是對尚未排除惡性疾病的病例。

1.常用的止瀉藥物有活性炭、鞣酸蛋白、堿式碳酸鉍、氫氧化鋁凝膠等。,每日服用3 ~ 4次。藥效強的復方樟腦酊(3 ~ 5 ml)和可待因(0.03g),每日2 ~ 3次。因為長期服用會上癮,所以只適合短期內經常腹瀉的患者。復方去氧腎上腺素酊(每片含去氧腎上腺素2.5mg,阿托品0.025mg),每次1 ~ 2片,2 ~ 4片/d,有加強中樞抑制作用,不宜與巴比妥類、阿片類藥物合用。洛哌丁胺(Loperamide)比復方去氧腎上腺素藥效更強更持久,不含阿托品,中樞反應少。第壹次服用4mg,之後調整劑量,直至大便次數減少至1 ~ 2次/d,每日劑量不超過8mg。培菲康可以調節腸道功能。

2.解痙鎮痛藥可以是阿托品、異丙酚、山莨菪堿、普魯卡因等藥物。

3.鎮靜劑可以是地西泮、安眠藥和苯巴比妥。

4.調節腸道自主神經紊亂的藥物可選用植物神調膠囊等藥物。

原因論

(1)急性腹瀉的病程壹般不超過3周,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

1.食物中毒大多表現為非炎癥性水樣腹瀉,因為食物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蠟樣芽孢桿菌、產氣莢膜梭菌和肉毒桿菌等毒素汙染。

2.腸道感染

(1)病毒感染:輪狀病毒、諾沃克病毒、腸道腺病毒感染時,可出現小腸非炎癥性、非腹瀉性。

(2)細菌感染:霍亂弧菌和毒性大腸桿菌可引起小腸非炎癥性水樣腹瀉。沙門氏菌、誌賀氏菌、彎曲桿菌、大腸桿菌耶爾森菌、侵襲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和艱難梭菌可引起結腸炎並產生化膿性腹瀉。

(3)寄生蟲感染:梨形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感染可引起小腸非炎癥性水樣腹瀉。溶組織內阿米巴侵入結腸引起炎癥、潰瘍和化膿性腹瀉。

(4)旅行者腹瀉:是在旅行過程中或旅行後發生的腹瀉。多為感染引起,病原體常為毒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梨形賈第鞭毛蟲、溶組織內阿米巴等。

(5)藥物引起的腹瀉:瀉藥、高滲藥、膽堿能藥、抗菌藥及部分降壓或抗心律失常藥物在用藥期間不會引起腹瀉。

(2)慢性腹瀉慢性腹瀉的持續時間在2個月以上,病因比急性腹瀉更復雜,所以診斷和治療有時比較困難,這是本章的重點。

1.腸道傳染病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細菌性疾病;③腸結核;④梨形鞭毛蟲病和血吸蟲病;⑤腸道念珠菌病。

2.腸道非感染性炎癥①炎癥性腸病(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②放射性腸炎;③缺血性結腸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癥腸炎。

3.腫瘤①大腸癌;②結腸腺瘤(息肉);③小腸惡性淋巴瘤;④胺前體攝取脫羧細胞瘤(APU-DOMA);胃泌素瘤、類癌瘤、腸血管活性腸肽瘤(VIPoma)等。

4.小腸吸收不良

(1)原發性腸道吸收不良。

(2)繼發性腸道吸收不良。

1)消化不良:①胰腺消化酶缺乏,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瘺等。2二糖酶缺乏,如乳糖不耐受;③膽汁排出受阻,結合膽鹽不足,如肝外膽道梗阻、肝內膽汁淤積、小腸細菌過長(盲袢綜合征)。

2)小腸吸收面減少:①小腸切除過多(短腸綜合征);②近端小腸結腸吻合或瘺。

3)小腸浸潤性疾病:惠普爾病、α-重鏈病、系統性硬化癥等。

5.運動性腹瀉是由腸蠕動障礙(多為加速性)引起的,如腸易激綜合征、胃大部切除術、迷走神經切斷術、部分性腸梗阻、甲狀腺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

6.藥物性腹瀉①酚酞、番瀉葉等瀉藥;②抗生素如林可黴素、克林黴素、新黴素等。③降壓藥如利血平、胍乙啶;④肝性腦病用藥,如乳果糖、乳山梨醇。

  • 上一篇:我能用什麽代替松香?
  • 下一篇:斂肺平喘的食物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