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嘔是指嘔吐、惡心(或只吐少量唾液)和聲音的癥狀。多為胃失降,氣逆而流。臨床治療要分寒熱虛實,重要的是和胃降逆。
內治辨證論治
胃實熱型幹嘔
【病因】由於外邪入侵,熱在人內化為熱,客在陽明,為谷氣相搏所致。
【癥狀】表現為頻繁幹嘔、聲音大、腹痛。伴有便秘、口渴、舌紅、苔黃幹、脈大。
【治療】清熱通腑,和胃降逆。
胃虛熱型幹嘔
【病因】病後余熱,或誤用幹藥,傷胃陰,胃氣上沖所致。
【癥狀】表現為頻繁幹嘔,心口不暢,口苦心煩。伴腹痛,舌紅少苔,脈細。
【治療】養胃生津,減少沖動。
胃寒盛而幹嘔
【病因】是由外感寒邪,直入胃經腑,或暴食致寒,寒凝氣滯,胃氣上沖所致。
【癥狀】幹嘔癥狀表現為聲音低弱,上腹部冷痛。伴有嘔吐少量涎沫,苔白,脈沈。
【治療】溫中散寒,和胃降逆。
胃虛寒型幹嘔
【病因】是外感寒邪或脾胃虛寒,或過度使用感冒藥壓制胃氣,胃氣上行所致。
【癥狀】癥見低弱幹嘔,心口脹滿,大便溏瀉。伴有飲食不節,氣短懶言,口淡口渴,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療】健脾和胃,減少不良反應,安定中焦。
肝郁型幹嘔
【病因】多由焦慮、憤怒引起,導致肝氣郁結,犯胃,胃氣上升。
【癥狀】癥狀是幹嘔是無聲的,時斷時續,每次都是隨著情緒波動而發生。伴有胸悶,飲食不爽,舌紅,苔薄白,脈細。
【治療】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吞咽困難型作嘔
【病因】飲食不當,過食酒厚味,食滯於上腹部,胃氣上沖所致。
【癥狀】表現為幹嘔、食欲不佳、無力嘔吐、胸悶厭食。伴有腹脹、大便汙濁、舌苔厚膩、脈滑。
【治療】和胃理氣,消食導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