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很多“迷信”。
周女士昨天特意在商場為孩子挑選了壹套紅色內衣,並買了壹件紅色t恤送檢,希望能帶來好運。據了解,這幾天很多商場的紅衣服銷量都增長了百分之幾十,基本都是考生家長和高三老師買的。
近日,記者走訪了開福寺,這裏香火鼎盛,高考將至。有很多考生家長來給高中的孩子燒香祈福。據了解,有的家長甚至去南嶽衡山拜佛。考試前吃的蘋果拜了菩薩,考試用的筆也拜了神。孫女士有自己的看法。“孩子還小,很多事情不懂。況且我寧可信其有,不信其無,求心安。”
關於高考許願瓶、許願樹、許願箱的帖子最近也在網上流行起來。本來大家考前祝福自己或對方是壹件好事,但其中摻雜了很多東西,比如“高考算命”、“大師帶妳走迷宮”、“免費下載10 CRBT會讓妳好運連連,在即將到來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考上理想的大學……”很多家長都願意接受這種CRBT,並樂在其中。
近幾年的高考,在考生和家長中,流行著很多“迷信”,幾乎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考試前壹天晚上吃鯉魚,頭、身、尾各吃壹口,寓意“鯉魚躍龍門”;考生高考不需要新東西,不能穿新衣服、新鞋子、新發夾;訂酒店“入學考場”,選尾號“7”的房間,迎合“七上八下”的成語。
專家建議家長不要“幫忙”
為此,我們采訪了中南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招生辦)主任、博士唐海波教授。唐教授認為,求神咨詢可以使人在短時間內實現心理調整,但長此以往,必然會失去勤奮、主動等積極的心理優勢。但現在有些家長的壓力比考生還大,他們的燒香許願可以“理解”。但如果他們把自己燒香許願的事情透露給學生,無疑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影響考生發揮,最終幫助不了他們。
不是所有考生家長都來燒香的。前年高考壹個狀元的父親說:“我出門坐車去哪都沒關系。是因為我上了14的車我的孩子沒考好嗎?我們家孩子考得沒有燒香好,心態很重要。我們主要是充分信任他,沒有給他任何壓力。結果結果出來了,他考的不錯。”據這位家長介紹,其實現在孩子的復習基本到位,更大程度是考生的心理競爭。
專家建議,高考前復習時間有限,考生不要把時間花在思考這些迷信行為上,容易造成心理負擔和焦慮,不利於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