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信息技術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得大量的健康信息,尤其是針壓和指壓,但仍然無法根治現代人的常見病(如腰疼、坐骨神經痛等。).所以大部分人對壹般的民間療法持懷疑態度。這裏強調壹下,很多民間療法都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尤其是按摩。比如蓋樓,設計藍圖就像醫學理論,建材和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就像理療師和按摩手法。好的藍圖都沒選好,更何況壹棟高樓的地基都穩固不了。所以,筆者認為要學好按摩,除了不斷吸收醫學知識外,手法的訓練壹定不能忽視。
下面將對常見的民間療法和按摩療法進行比較:
指壓療法:用拇指按壓穴位和體內的氣,達到調理臟腑的效果。
拉灌刮痧:利用毛細血管毛孔的擴張來排出體內的汙濁之氣,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
捏脊療法:強調人體生理解剖,運用各種被動運動技術,達到神經調節和脊柱矯正的目的。
在中國大陸,按摩可分為六種主要手法:擺動手法,摩擦手法,振動手法,擠壓手法,敲擊手法和活動關節手法。因為這六種治療方法,按摩療法是多樣化的,每種方法的性質不同,補瀉的程度也不同。所以按摩療法是除了針灸之外,最能發揮中醫理論的物理療法。目前臺灣省的按摩療法種類繁多,專家為其技術保密,使其技術秘而不宣。但大陸已經對其進行了分類,即使後人對其治療方法進行了創新,也無法脫離上述六種基本類型技術的範圍進行改變。前面提到的指壓和按摩療法也屬於按摩的擠壓手法和運動關節手法。
在六種技術中,揮拍技術是最難學的,所以技術壹定要“持之以恒”、“有力”、“均勻”、“溫柔”。它是用手指或手掌發力,通過手腕連續協調的擺動產生壹定深度的技術。其手法包括壹指打坐、滾揉等。,並簡要介紹其實踐過程:
壹指禪:其準備動作是以拇指覆蓋拳眼的方式握成空拳,以拇指尖的螺紋面和橈側的頂點集中於某壹部位或穴位,沈肩屈肘,然後用手腕連續前後擺動帶動拇指關節的屈伸。產生的技能交替輕放,節奏協調,持續作用於穴位。當動作已經掌握,就只能放松肩膀和手腕。只有這樣,技巧才能集中在拇指上,發力在手指上,動作靈活,力道沈穩,剛柔並濟,柔中有剛,能持續操作而不疲勞,堪稱壹指禪。從壹指禪的臨床應用來看,根據不同的部位和癥狀,在手法上有不同的變化——絡法、偏峰推法、壹指禪推法等。雖然方法是固定的,但對人來說是靈活的。
滾動法:其動作姿勢是將靠近手臂小指側的部位或小指、無名指、中指的掌指關節突出部位貼在壹定位置,利用腕關節的屈、伸、外旋的連續動作,使產生的壓力交替連續作用於治療部位。因為要使手背滾動需要手腕的靈活擺動和手臂的協調動作,同時又要求很大的壓力和柔軟舒適,所以動作難度大,技巧性強。在臨床應用中,由於人體部位不同,疾病不同,除了柔軟舒適的側滾法外,還必須使用指間關節的前滾法,在臨床應用中有剛有柔。
揉法:按摩最常用的手法之壹,極其柔軟。《糾正李政* * *》中說“揉捏是講和之道”。揉法用手轉動,要慢慢轉,也是繞著轉,這就是它揉法的誕生。它的作用類似於艾灸。它的作用是利用手掌的大魚際、手掌的跟部或手指的線面將其吸引到某壹部位或穴位,手腕放松,做輕柔的圓周運動,帶動那裏的皮下組織。在臨床應用中,常與揉、抓並用。
介紹以上三種擺動手法,是因為它們最能掌握手法的四個基本技術,同時又不會造成二次傷害。此外,他們的特點是* * *放松和舒適,使治療師不容易感到疲勞。
《中醫推拿學》中提到推拿是壹門技能,是壹種高級的運動形式,是治療疾病的基本手段之壹,是從事推拿的醫務工作者必備的專項技術。手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所以說到推拿,壹定要重視手法的研究和運用,尤其是“法”字。《醫宗金鏡·正骨暖心法要》中記載“法者,不知其苦也,謂之“法”。按摩是壹門特殊的技術,沒有紮實的技術是無法治愈病人的。要提高按摩水平,不僅要重視中醫理論和現代醫學的解剖生理,還要重視按摩技術的訓練,成為真正的內外兼修的按摩老師。
提醒妳:說起按摩這種民間偏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