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註意少餐多餐,吃低脂飲食,可以減少飯後反流癥狀的發生頻率。相反,高脂飲食可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容物反流;
3.晚餐不宜暴飲暴食,避免飯後立即平躺;
可以使用以下治療處方(僅供參考)
壹、仙人掌炒牛肉:
材料:鮮仙人掌30-60克,牛肉60-90克。
制法:仙人掌洗凈,切成細片;牛肉用溫水焯水,切片,放入碗中,加入生粉、酒、味精等調料,拌勻,靜置10分鐘。炒鍋大火加熱,放入花生油,炒幾下牛肉,再放入仙人掌炒至熟,即可食用。
作用:此食療具有健脾益氣、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虛氣弱所致的胃痛、泛酸、嘈雜等癥。
二、黃芪猴頭菇魷魚湯
材料:猴頭菇150克,雞肉200克,小菜心100克,黃芪30克,烏賊骨30克。
制法:猴頭菇洗凈,用溫水浸泡30分鐘,切去底部木質部分,切成大塊;雞肉用溫水洗凈,切成3cm長1.5cm寬的條狀,白菜洗凈;將黃芪和烏賊骨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浸泡30分鐘,水煎取汁,藥汁和藥渣放在壹起備用。大火燒熱炒鍋,放入植物油至七成熟,放入蔥、姜絲炒香,放入雞塊,倒入黃芪。烏賊骨和藥汁,加入黃酒和精鹽,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煨40分鐘,然後加入猴頭菇煮20分鐘,撒上胡椒粉,攪拌均勻。將雞塊撈出放在碗底,再將猴頭菇片撈出蓋好。在湯裏加壹小碟,略煮,用味精調味,倒入碗中。妳可以吃它。
作用:這種黃芪和烏賊骨的食療,加上猴頭菇和具有養胃功能的雞肉,可以起到很好的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適用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三、健胃消食牛肚湯
材料:牛肚250克,生麥芽50克,黨參25克,山藥30克,茯苓15克,八角5克,陳皮5克,生姜3片。
制法:將牛肚浸泡,洗凈,切片;將所有藥物洗凈,與牛肚片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熬3小時,再加入味精、鹽等調料即可食用。
功能:該食療具有健脾和胃、促進消化的作用,可用於脾虛食滯、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呃逆、吞酸、食欲不振、乏力、便溏等癥的輔助治療。
第四,內金山藥蒸雞蛋
原料:雞內金30g,山藥15g,麥芽15g,茯苓15g,山楂15g,蓮子肉20g,雞蛋1。
方法:將所有藥物研成粉末。每次取5g,放入燉鍋中,打入雞蛋,加入白糖拌勻,飯後入鍋蒸30分鐘,1次,每日1劑。
作用:此食療具有健脾益氣、消食開胃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滯納差、腹脹、嘈雜厭食、呃逆、便溏等癥。
五、茴香牛肉湯
原料:牛肉500克,八角10克,陳皮10克。
方法:將牛肉用溫水洗凈,切成小塊,與八角、陳皮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黃酒、醬油,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用文火煮兩個小時,加入味精調味即可。妳可以吃它。
功能:此飲食能健脾胃,理氣散寒,適用於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嘔吐、消化不良、嘈雜不適的輔助治療。
六、黃芪猴頭菇雞湯
原料:雞1只(約750克),黃芪30克,猴頭菇100克,紅棗6枚,生姜3片。
方法:雞宰殺後,去毛、去內臟,洗凈;猴頭菇洗凈切片;紅棗和生姜洗凈。將雞肉、黃芪、紅棗、生姜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煮兩個小時,撈出黃芪,放入猴頭菇,加鹽,煮至香菇熟,加入味精調味,即可食用。
作用:此食療具有健脾益氣、增進食欲的作用,可用於厭食、胃噪、厭食、消瘦、神疲乏力、氣短懶動的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