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溫中降氣,能補益陽,調和臟腑,止瀉血膿。韭菜有助陽固精的突出作用。它是壹種嬌嫩可口的“陽草”,被譽為天然的“偉哥”。韭菜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它不僅是壹種很好的調味品,也是壹種營養豐富的植物藥。韭菜葉性熱性溫,生時辛散血,熟時甘補。春天氣候乍暖還寒,所以保養陽氣很有必要。常吃韭菜可以增強脾胃之氣,最適合人體陽氣。韭菜中的植物芳香揮發油、硫化物、纖維素等成分有促進食欲、降低血脂的作用,對高血脂、冠心病有好處。韭菜壹年四季常綠,尤其是春天。韭菜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作為單壹主料炒,也可以焯水後涼拌。作為食材,可以和雞蛋、肉絲壹起炒,香味宜人。
2.菠菜
菠菜,在古代被稱為“紅嘴綠的鸚哥”,也被稱為“蔬菜之王”,表達了人們對它的喜愛。《本草綱目》認為,吃菠菜可以“疏通血脈,開胸膈,降氣和中,止渴潤燥”。菠菜不僅富含β胡蘿蔔素和鐵,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葉酸和鉀。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以預防口角炎、夜盲癥等春季維生素缺乏癥的發生。菠菜能改善缺鐵性貧血,使人面色紅潤,容光煥發,因此被譽為美容佳品。菠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硒等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激活大腦功能、幫助防止大腦衰老的作用。菠菜煮熟後,平和易消化,特別適合老幼病弱。煮湯吃。其性寒潤滑,能利尿,益胃,清熱。對於高血壓、便秘、頭痛、面紅的患者,可將新鮮菠菜用熱水燙五分鐘,然後取出涼著吃,每日兩次,頗有療效。因為菠菜中含有草酸,會與其他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不溶性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的正常吸收,所以炒菜時可以先用開水焯壹下。還可以多吃堿性食物,如海帶、水果等,促進草酸鈣的溶解和排出。
3.茴香
茴香味辛、甘、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其嫩葉可作春菜,果可作香料,根、葉、果均可入藥。茴香熟食或泡酒可補氣散寒止痛,適用於胃寒疼痛、腹冷痛、痛經、疝氣痛、睪丸鞘膜積液等癥。
4.春竹筍
春竹筍是竹子的幼筍,壹年四季都有生產。春天破土的叫春筍。四季的竹筍,尤其是春竹筍,肥美可口,被譽為“嘗鮮有各種春竹筍”的感嘆。竹筍是當地菜肴的代表,如江蘇的“筍幹”,浙江的“南肉筍幹”,四川的“筍幹”,福建的“雞茸金筍”,都極其美味。竹筍性味甘、寒,有“益九竅、疏通血管、化痰生津、消食腹脹”、“止渴、利水道、益氣”、“清腸、透毒、除腥、得痘疹”的功效。竹筍還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纖維素、胡蘿蔔素、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竹筍纖維素含量高、蛋白質種類好、脂肪含量低,是防治便秘、大腸癌、乳腺癌的良好蔬菜,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咳喘、痔瘡等有壹定的食療作用。竹筍的低脂、低糖、高纖維等特點,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消除食物堆積,是減肥佳品。值得提醒的是,竹筍雖好,但為清寒之品,含有不溶性草酸鈣,脾虛腸滑、慢性腸炎、尿路結石者慎吃;老人、體弱者、脾虛兒童胃腸功能較弱,食後不易消化,宜少食。
5.香椿
香椿,春天的美味之壹,是蔬菜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據中醫典籍介紹,香椿芽味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澀腸止血、健胃理氣、抗菌消炎、殺蟲固精的作用,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其葉、芽、根、皮、果均可入藥。新鮮的香椿芽富含優質的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磷、鐵等礦物質,是春季居家美味菜肴之壹。谷雨前後,正是香椿上市的時候。此時的香椿芽特別鮮嫩可口,醇香爽口,故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芽可以炒制、腌制,也可以用作調料,但由於新鮮香椿中硝酸鹽含量較高,食用前要用開水焯壹下。陰虛火旺、生瘡者不宜多食。
6.薺菜
7.蒲公英
8、蕨菜
9、艾草
10,槐樹
——END——
⊙操作號:GYZX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