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誤解
以下是壹些常見的誤區,以引起大家的註意。
1,坐墊是用來“靠”而不是“坐”的
這個說法太絕對了。準確的說,當腰角較低,腿部承受大部分身體重量,緩沖震動的時候,我們是浮在座墊上的,也就是大多數人所說的“靠”。有些車友會建議新手降低車把,升高坐墊,建議使用窄而硬的“專業坐墊”,這樣才算專業。這種姿勢和坐墊,腿部力量不足時,身體的大部分重量轉移到臀部,此時會陰承受的重量較大,對身體不利。大多數騎手在郊遊時騎很長時間。即使不是新手,也很少有人有強健的雙腿,能在漫長的騎行中承受大部分的身體重量。
大部分情況下,身體的重量主要由坐墊承擔,我們更多的是“坐”在坐墊上,而不是“靠”。所以我們在選擇坐墊的時候,不要片面追求所謂的“專業”。
2.為了避免壓迫會陰,坐墊的角度要前傾。
座墊前傾時,坐骨會滑下,坐姿不穩。這時候就需要妳的手臂用力把身體向後推,就像把身體擠在畫面中間壹樣。長時間這樣騎,對手和肩膀都會受傷。這種坐姿減少了坐骨與座墊的接觸面,增加了壓力,更容易引起屁股疼痛。而且,壹旦需要改變重心,比如下坡時坐骨向下滑動,身體向前移動,雙手向後撐,就會抑制髖關節旋轉的動作,不利於操控,影響腿部的蹬踏。
座墊前傾時,臀部與座墊的接觸角相差不大,減少了有限的會陰壓力,但付出的代價是操控、手、肩、腰疲勞。
正確的做法是先把座墊放平,然後根據自己的騎行感覺稍微向前或向後調整,找到適合自己的座墊角度。壹般來說,前傾或後傾的角度不要超過5度。我平時習慣往後靠壹點,也認識很多資深車友。正確的騎行方法和合適的座墊,以及角度不會對會陰造成太大的壓力。
3.昂貴的墊子更好。
自行車產品的分類很明確,不同坐墊的功能特點也不壹樣。有的更適合旅行,有的更適合運動,有的適合山地等等。壹般來說,比賽用的是最貴的坐墊。除了舒適性,還要考慮對性能的影響:輕量化,表面堅硬,大小形狀適合腰角小的騎行姿勢。
大部分騎行者都是休閑騎行者,他們需要適中的體型,適中的硬度,人體工程學的考慮更多的是健康和舒適。休閑運動騎行的姿勢和強度,在選擇競技坐墊的同時,並不合適。貴的產品成本很高,但是這個高成本對妳未必有用。
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墊子?
騎行時,人與自行車的接觸分三個部分:車把、坐墊、踏板。體重由相應的身體部位承擔:手臂、臀部和腿部。臀部的前部是會陰,後部是坐骨。我們應該合理分配各部分的應力,以達到最佳效果。
坐墊接觸的是人體最重要的部位,不同的騎行姿勢需要身體重心的變化,這也與坐墊密切相關。下坡、彎道或通過障礙物時,臀部會在座墊上來回移動,隨著身體重心的變化不斷轉動臀部。
好的座墊會很好的支撐臀部,符合臀部曲線,不影響蹬踏,有助於身體重心移動,有利於騎行速度和操控的要求。同時也很舒適,對會陰有壓力釋放作用。
座墊選擇的基本因素:乘坐時的腰角
有些車友習慣根據公路車和山地車的不同類型來對坐墊進行分類。事實上,大多數坐墊品牌都建議車友在騎行時根據腰角和路面類型選擇坐墊。當然,有些車型會從強度的角度對公路車和山地車的使用進行分類,有些品牌會根據車型對座墊進行分類。
大角度:
騎姿腰身挺直,這是我們傳統的鳳凰和永久自行車。這個時候重量主要由坐骨承擔,手臂和會陰會很放松,但是不容易用到上身的力量和腿部的力量。因為身體的大部分重量是由坐骨承擔的,長時間騎行容易引起屁股疼痛。但是對會陰區的壓力也很小,很少有手麻的情況。這時候要選擇寬而短的坐墊,因為這種姿勢對坐骨的壓力很大,需要厚而軟的填充層來增加接觸面積,吸收壹些震動。
附圖:芙蓉姐姐騎自行車,悠閑舒適,采用寬坐墊,身體重量幾乎全部由臀部承擔。騎久了,她容易屁股疼。
小角度:
公路車在比賽中使用姿勢,重量主要由腿部承擔,小部分由手臂承擔。這時候坐墊的作用更多的是為了“靠”而不是“坐”。會陰和坐骨承受的重量很小,如果使用合適的座墊,會陰受到的壓迫和摩擦都很小。這種姿勢騎行時,不適合疲勞騎行,因為腿部力量不夠時,重量轉移到臀部,由於腰低,會陰與座墊的接觸面大,受力多,對會陰的壓迫很大。這時候坐墊就需要狹長,可以靈活調節身體重心,另外要輕硬,不影響受力。
附圖:鮑曉在公路賽中的騎行姿勢很容易利用上身力量和腿部力量,身體重量主要由雙腿承擔。坐墊又窄又輕又硬。
中間角度:
騎行者多以休閑運動騎行,腰角在40-80度不等。壹般新手因為不習慣運動騎行,習慣大腰角騎行。壹段時間後,他們會逐漸習慣小腰角騎行。更小的腰角,對臀部的壓力更小,同時有利於利用上半身的力量,更合理地利用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全身得到鍛煉。騎車人在初始階段接觸自行車後,騎車時要註意車把的高度和座墊的位置,慢慢調整,找到合適的騎行姿勢。
附圖:杉杉是自行車出行的典範。大多數騎行者采用這種姿勢,適合長途和周末騎行。臀部和腿部* * *分擔車身重量,坐墊綜合考慮騎行需求和舒適性。
腰角和坐墊的寬度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沒有哪個坐墊會適合所有人。因為不同的人坐骨間距不同,同樣的腰角所需的坐墊寬度也不同,還有大腿的粗細和肌肉特點。壹個身邊的朋友說好的坐墊,用起來可能會讓妳不舒服。我們在調整騎行姿勢、選擇座墊時,應以個人感受為主,註意騎行時座墊與臀部是否合適,根據自己的實際感受選擇座墊的大小和形狀。如果它會磨損到大腿內側,則應更換窄座墊。寬度合適,但還是不舒服。可能這個坐墊的形狀和妳的屁股不太搭。
特殊類型的騎行對坐墊的要求不同。在鐵人三項騎行中,運動員在騎行和休息時需要躺在座墊和休息把手上。坐墊前端比較寬,可以支撐身體重量,幫助恢復體力。DH要求坐墊能在多個角度很好的支撐身體,不會造成障礙。在設計上,會更加註重下坡騎行姿態,在結構上,會考慮抗摔性和壹定的強度。
腰部角度的調整
腰部角度受車把和座墊高度的影響。對於每個人來說,坐墊的高度基本是固定的。我們通過調節車把的高度和車把的長度來確定腰角。外出旅遊或郊遊的騎車人車把會略高於坐墊,腰角在40-80度之間,喜歡比賽的會在30度以下。
長途自行車旅行裝備清單
壹.自行車設備
1.頭盔:騎行安全的最佳保障。
2.太陽帽:防曬和遮陽。
3.頭巾:可以用來禦寒,洗臉,防塵。附:面膜。
4.騎行背包:把隨身物品放在裏面!附:U型背包架(DIY)。
5.護膝護肘:壹路顛簸在所難免!
6.墨鏡:太陽光太強,刮風多沙的時候特別。附:備用近視眼鏡和雙筒望遠鏡。
7.騎行衣(2套):騎行褲、騎行衣、速幹衣;騎起來更舒服。附:素服(不用於騎行和洗滌)。8.沖鋒隊:防風透氣防雨;兩段式雨衣
9.手套:暑假推薦半腿手套;手和車把的接觸更舒適。
10.袖子&;褲套:防止手(腿)被曬傷曬黑;是女性車友的最佳選擇。
11.自行車鞋(2雙):硬底鞋。戶外GORE-TEX鞋適合晴天穿;涼鞋適合晴天和雨天穿。12.通訊設備:對講機(可出租)、生存哨;手機和充電器。
13.裝載包:便於旅途中“肢解”汽車,打包使用;靠墊包。
14.帳篷、睡袋、防潮墊:夜間外出專用。附:可出租。
15.宣傳裝備:宣傳橫幅、隊旗、文化衫;傳單(奧運會& amp;學校)。
2.汽車設備:
1.碼表:測量速度和裏程。附:可出租。
2.泵:便攜(阿米格尼泵20元)。
3.自行車音響:音樂的力量不容忽視。
4.水壺:軟水壺,夾在框架上;自行車水袋,吸管(方便不停車喝水)。
5.反射和照明系統:大燈/前後燈& amp;高亮度手電筒和電池&;充電器——在特殊情況下夜間騎行時能起到安全信號、照明和防身的作用。
6.汽車尾座及攜帶包:前後攜帶包、座墊包、車架包-攜帶行李。
7.制動橡膠和制動襯片& amp;調速線:幾條,磨壞後可及時更換。附件:球和板條& amp;閥芯8。內胎:防止爆胎時,可以快速換胎,節省時間。
9.外胎:外胎由於特殊原因防止爆胎時,可以快速換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3.修車工具:(可出租)
1.六角套筒:有了這個多功能工具,壹輛自行車幾乎可以完全拆卸;值得推薦。2.扳手:通常在自行車大修時使用。兩把活扳手(10-15元)、拆胎螺絲刀(三把10元)、多用螺絲刀(基本六角螺絲刀、花形螺絲刀、壹字螺絲刀、輻條扳手等25元)、備胎(壹把10元)和多用工具刀(含鉗子)
3.補胎工具:騎行過程中;輪胎被釘子和玻璃紮破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補胎工具
4.斷鏈器:汽車鏈條回火後會斷裂,需要斷鏈器連接。
5.潤滑油:鏈條等零件長時間騎行後容易生銹,尤其是下雨天受洗後,產生不愉快的磨損聲。這是對自行車保養最不利的,潤滑油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四。藥品:
1.跌打損傷藥品:絡油(壹手壹瓶)、創可貼、百花油、紗布、醫用膠帶;
2.感冒藥:板藍根、銀翹片、阿司匹林、阿莫西林、眩暈藥;
3.胃腸藥:藿香正氣水、全腸、保濟丸;
4.防暑藥品:風油精、任丹、十滴水、酒精、防曬霜;
5.滅蚊藥:蛇藥(湛江蛇藥、南通蛇藥、廣州蛇藥、蛇傷解毒片)、蜂藥,蚊子怕水;
6.消炎殺菌類藥物:紫色藥水、碘酒或0.1%高錳酸鉀;
7.抗過敏和防暈車藥物:撲爾敏(過敏性疾病、感冒流鼻涕、藥物過敏等。輕度嗜睡)承暈寧(抗嘔吐,抗頭暈,用於孕婦,運動病。出行前半小時服用);皮膚病學醫學
8.***:凡士林,雲南白藥* * *;水+鹽;
動詞 (verb的縮寫)日常用品:
1.毛巾、牙刷、牙膏、洗發水和沐浴露、洗衣液。
2.防曬產品、爽身粉
3.防水密封塑料袋
4.保溫壺
紙巾
不及物動詞食物:
1.壓縮餅幹,鹽和鹽盒或豆豉等高鹽食物,水果糖,維生素C,葡萄糖水,牛奶。
2.罐頭食品
3.當地特色水果、特色食品等。
4.水果:
杏子使人精力充沛,並能改善皮膚、頭發和指甲。
橙子和橘子
它的汁液可以預防感冒、流感、心臟病和中風。
新鮮胡蘿蔔汁
它能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所需的三種營養素。對眼睛有好處,有助於肝臟排泄酒精。
甜菜
它能增強消化系統,尤其是肝臟的功能。它還可以通過幫助細胞吸收更多的氧氣來增強免疫系統。
芹菜
能緩解關節炎,緩解疲勞,緩解胃潰瘍,幫助消化。
蘋果
它是壹種奇妙的解毒劑,可以清除體內垃圾,緩解便秘和消化障礙,緩解風濕病、關節炎和中風,有助於抵抗高膽固醇和增強腎功能。
黃瓜
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梨樹
對心血管系統有益,是壹種高能水果,可以緩解便秘和消化不良。
香蕉:古羅馬的哲學家認為香蕉是壹種充滿智慧的食物。騎自行車時,妳需要大量快速的體力。香蕉、牛肉幹、巧克力都是不錯的選擇。相比之下,香蕉性價比高,容易獲得。
西紅柿:西紅柿炒雞蛋幾乎成了極限陽光司機的日常食物。吃的時候營養又新鮮。
七。* * *項目
1.小刀/多功能小刀(瑞士軍刀)。
2.指南針。
3.地圖:地圖最好用防水袋包裝;騎自行車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4.打火機和火柴&蠟燭(以防手電筒沒電,火柴浸濕):以備急用。
5.紙筆:可以記錄旅途的心情和壹些電話、資料;也可以記賬。
6.娛樂設備:MP3和充電器;相機(數據線,存儲卡,充電器。兩個比較好),相機三腳架。
7.***:針線包,燕尾夾。壓縮帶,快掛,細繩,烘鞋器。
8.身份證類型:身份證、學生證、銀行卡(農行、郵幣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