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總是睡不著?體內可能有痰瘀,1助眠方,化痰祛瘀,安神助眠。

總是睡不著?體內可能有痰瘀,1助眠方,化痰祛瘀,安神助眠。

很多人都聽說過“痰多致病”。在各種致病因素中,痰是最常見的壹種,如果痰瘀混在壹起,可想而知,這是百病之源。而且痰瘀互促,痰粘可生血瘀,血瘀阻水阻濕,水濕可聚而生痰,使體氣不通,各種健康問題隨之而來。

在失眠的諸多病因中,痰瘀是常見的壹種。痰瘀型失眠的人通常會出現入睡困難、易醒、醒後難以入睡、多夢、頭暈身痛、腹脹、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舌淡有瘀斑、舌苔厚膩等癥狀。此外,痰瘀的存在往往是失眠反復發作的重要原因,導致慢性失眠。

那麽,痰瘀是如何產生並導致失眠的呢?如何有效調理這種失眠,從根源上改善睡眠?

其實,中醫所說的“痰”,並不僅僅是指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咳出來的“有形的痰”,還包括體內水液代謝紊亂而產生的具有腥臭、黏稠特性的病理產物。這種痰是我們肉眼看不到的,但卻實實在在的影響著我們的健康,這就是所謂的隱形痰。比如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出現虛胖、肌肉發軟、浮腫的情況,其實就是無形的痰造成的。

但長期情緒衰竭、飲食不節制、勞累或久病不愈、臟腑功能喪失、水液代謝異常等影響,會導致水郁痰積;痰瘀互結,脈絡不通,血液循環不暢,形成瘀血。

其中,痰的來源主要有三種:

壹種是脾虛導致痰濁。我們的脾臟主要負責體內水和液體的運輸。脾臟就像壹個快遞運輸公司。因為快遞運輸的存在,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全國各地的東西。脾臟在身體中起著類似的作用。它能把多余的水輸送到肺部氣化,再輸送到腎臟排出體外。

所以脾虛導致津液運化停滯。久而久之,停滯的液體就會變成痰,就像手機、電腦裏的垃圾數據,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呆滯淤塞,引發壹系列問題。

第二,氣滯則痰。我們的肝主疏泄,具有調節體內氣機的功能。如果我們經常抑郁、焦慮或長期處於精神壓力大的狀態,肝臟的釋放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導致肝氣郁結,也會影響脾臟的運化功能,從而產生痰濕。氣滯產生的痰長期發展,最容易表現為體內脂肪瘤和囊腫,特別值得警惕。

第三,血瘀也會導致痰。《血證脈象論生死》也說:“氣之載體也是血,血之載體也是氣。”中醫認為,氣血相互作用,氣虛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血瘀;血虛則導致脈燥,血液循環不利,久積則血瘀。但痰與瘀是兩種形態不同、危害相同的邪,是可以相互轉化、捆綁在壹起的。

那麽,它們是如何導致失眠的呢?

樂啟生中醫團隊指出,失眠的基本病機為陰陽不和、營衛不和,其病機與痰瘀阻滯氣機、陰陽不和而導致失眠密切相關。痰瘀會長期消耗氣血和陰陽;陰血不足,陰不斂陽,也可誘發失眠;如果陽氣虛弱,浮了出來,那麽神就不能安寧,睡眠不正常。

這個過程就像壹場攻城略地的戰爭。城堡的軍隊是守衛睡眠的頭腦,痰和淤泥相當於外敵。外敵不斷進攻,城堡的軍隊頑強抵抗,城堡裏的居民自然會睡不著或者睡不安穩。

針對慢性失眠,其實很多人嘗試過血府逐瘀膠囊、陳二丸等中成藥祛瘀或化痰祛濕,但失眠仍反復發作,難以得到根治。這是怎麽回事?

其實這是因為治療不僅要著眼於化痰或祛瘀,還要重視脾胃,正如《丹溪心法》所記載的,“治痰固本,運脾固土,運脾燥濕為治之根本。”

另壹方面,也是痰瘀互結導致的失眠,但不同的人會因其誘發因素、年齡、癥狀、病程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藥物。而且該病不是單壹因素引起的,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中醫也是強調辨證論治,註重整體的辯證調理,比如脾虛的調理。調理脾胃的同時,往往同時調理肝等臟腑,從而標本兼治。

比如給大家分享壹個以二陳湯、丹參湯為主的失眠案例。

周先生,40歲,主訴“失眠1年以上,最近1周加重”;自述1年前,因抑郁癥,入睡困難,易醒,醒後難以入睡,愛做夢。此後失眠反復。最近由於過度勞累,失眠癥狀加重,每天晚上只能睡3-4個小時,並伴有頭暈、腹脹、惡心厭食、大便幹燥、面色暗黃。舌象顯示,舌質暗沈,有瘀斑,苔厚膩。身體胖。

根據周先生的病情,中醫辨證為痰瘀互結型失眠。所以治療就是健脾化痰,活血安神。

處方:陳皮、半夏、丹參、檀香、砂仁、茯苓、酸棗仁、甘草片。7劑,每天1劑,早晚餐後1小時。

第二次診斷:周先生反映失眠癥狀明顯改善,可睡6小時左右,夜間不易驚醒,偶有多夢,頭暈、身痛較前好轉,腹脹、惡心厭食、大便幹結稍好,面色稍黑。舌象表現為舌紅,瘀斑消失,舌苔薄白,微膩。以上加木香、山藥、當歸,共7劑。

診斷三:失眠癥狀基本控制。每天晚上可以睡7-8個小時,頭暈、身體疼痛明顯緩解,腹脹、惡心、厭食明顯改善,大便基本正常,效果不佳。我被告知繼續服用7劑以鞏固療效。

從這個案例也可以看出,選方並不局限於壹方壹藥,而是根據周先生的失眠情況靈活調整。初診用半夏祛濕化痰,和胃降逆;陳皮理氣、化滯、燥濕、化痰,二者皆為君藥。丹參活血化瘀,檀香砂仁溫中行氣止痛,* * *為臣藥。茯苓健脾滲濕,有助於化痰,健脾生痰;酸棗仁寧心安神,收斂心神,滋養心血,安神定誌。* * *是輔助藥。甘草片健脾養心,調和諸藥,以成藥。諸藥配伍,具有健脾化痰、活血安神的功效。第二次診斷時,根據周先生的改善調整了方藥,加木香、山藥、當歸,理氣消脹,健脾胃,養血潤腸。第三次診斷時,脾虛健康,氣血活躍,氣血得到滋養,心態平和。所有癥狀基本消除。

希望以上相關內容表達能讓更多的朋友受益,需要辯證指導的朋友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

  • 上一篇:耳鳴患者如何治療?
  • 下一篇:柿餅的功效與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