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有三種來源:(1)吞咽食物時,空氣進入消化道;(2)腸道內食物細菌發酵產生的氣體;(3)血液中的氣體滲入腸道。
每天約有7~10升氣體進入腸道,但大部分被腸壁的血管吸收,約有0.5升從腸道排出。
屁是身體排出的廢氣,多為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
屁的產生是因為我們吃的壹些食物沒有分解。未分解的部分,包括纖維和糖,成為大腸桿菌的食物。大腸桿菌在飽餐後排出,這些氣體在體內積累,造成氣壓。壓力太大就會被推出體外,形成屁。
屁的多少和人的飲食有關。有些人喜歡吃洋蔥、生姜、生大蒜、土豆、糖果、豆類和面食。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能產生大量氫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底物,所以吃後往往廢氣大量增加,放屁不斷。
屁的多少也與人體消化功能的強弱有關。消化不良時,腸道細菌快速發酵,容易產氣,使人放屁。調查發現,壹個人每天放屁約14次。每天,每個人大約釋放500毫升的廢氣。
屁雖然臭,但屁是正常的生理需要,有益於人的健康。壹個人整天不放屁是不健康的。常年不放屁的人,最有可能是腸胃有問題。
高蛋白飲食在腐爛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臭雞蛋的味道),所以有壹種特殊的氣味。壹般吃的越香(肉、油炸食品),放的屁越臭。如果吃的不好(粗米、淡米),氣味會少壹些。有的人紅薯吃多了,雖然會放屁,但味道不會太差,因為糖分發酵主要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如果屁放多了,而且經常有臭味,說明蛋白質吃多了,腸胃負擔重,要馬上減量或改為素食,預防腸胃疾病。
腸脹氣
通常腸內有壹定量的氣體,有時會從腸底偷偷“隨風吹來”,排出體外,也叫“屁”或升到胃裏而窒息。壹個令人驚訝的研究數據:飲食正常的健康人壹天從直腸排氣的次數是10-18次!而排氣過多的人:壹天140次!
腸氣的原因:
1)咽下空氣
大部分情況下,腸內氣體過多的原因是妳吞了大量的空氣或者腸內的細菌產生了過多的氣體。就前者而言,每個人吃飯的時候都會吞壹些空氣,但緊張的人會大口大口地吸空氣。然而,當人們平靜或放松時,他們可能會吸入過多的空氣。比如假牙戴的不合適,唾液會分泌更多的空氣,所以空氣會和唾液壹起被吞下。當他們感到惡心時,他們會經常吞咽唾液,這會使大量空氣進入胃中。此外,通過吸管喝飲料、嚼口香糖、吸糖果、吸煙、喝碳酸飲料解渴,或者服用小蘇打治療消化不良,也會使腸道內的氣體含量增多。
2)食物原因
如果腸內氣體過多不是吞咽空氣造成的,很可能是因為白菜、菜花、烤豆(吃得越多,屁越響)、豌豆、抱子甘藍、桃子、蘋果、瓜果、洋蔥等食物經過腸道正常細菌處理後發酵而成。此外,腸氣過多也可能是因為飲食中突然增加了大量麥麩等不溶性纖維。如果不逐漸增加麥麩的吸收,腸道會反應不好,形成很多氣體。
3)腸道疾病
其中最主要的是腸道過敏或痙攣[見“腸道過敏綜合征”]、膽囊疾病[可能是吃了脂肪導致消化不良]、體內乳糖吸收能力不足。最後壹項是指人體缺乏消化乳糖(牛奶和乳制品中存在的糖)所必需的乳糖(酉),所以不可消化的糖被細菌發酵產生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