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是指農歷四月至六月,即從長夏之日至立秋之日。這個時期包括六個節氣:長夏,小暑,忙中,夏季至日,小暑和大暑。
壹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高的季節,氣候炎熱,生機勃勃。此時正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為外,陰氣為內,血液循環相應旺盛,活躍於體表。皮膚毛孔張開排水,讓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來調節體溫,以適應炎熱的夏季氣候。
(壹)夏季養生的基本原則
盛夏防中暑;長夏防溫邪;同時要註意保護人體的陽氣,防止因暑假而過度貪涼,從而傷害人體的陽氣。
1.暑邪
暑是夏季的主氣,由火熱之氣轉化而成,只發生在夏季。暑熱為陽邪,其性升散,易耗氣傷津液。暑邪侵入人體,引起出汗、出汗是常有的事。出汗過多導致津液減少,這是津液受傷的關鍵。液體損傷後,出現口渴導致飲水、口唇幹燥、大便幹燥、小便黃、心煩、無聊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導瀉過度,對津液的損害會進壹步發展,超過生理代謝極限,就會消耗元氣,出現乏力、氣短、懶惰等壹系列癥狀,甚至會突然昏厥、意識不清,導致死亡。夏季防暑不可掉以輕心。
2.長夏防潮
濕氣是長夏的主要之氣。在我國的許多地方,尤其是南方,天氣炎熱多雨。濕病在這個季節比較常見。因為空氣中的濕度最高,又因為外傷暴露,或因為出汗,或因為涉水淋雨,或因為生活在潮濕之中,甚至感覺濕邪,所以患病的人最多。
濕為陰邪,對人體陽氣有害,易被陰壓制氣機,久病難愈。燥濕好傷脾陽。脾喜燥惡濕。如果脾陽不被濕邪所抑制,可能會導致脾氣的運輸異常,從而導致腹脹,食欲不振,便溏,四肢不溫。脾氣異常升降後通常會形成水腫,現在看起來像臥蠶。
外感濕邪後,多出現身重、嗜睡、頭重等癥狀。又稱為“關節痛”,因為它是粘稠的,侵入皮膚的筋骨,往往又重又酸,固定在壹個地方。壹般來說,濕是壹種病程較長的疾病。風濕關節痛,是風濕夾雜物侵入關節內皮膚而形成的,常反復發作。風濕病常見的產物多為汙穢不潔之物,如皮損滲出液、濕熱帶下分泌物等,粘稠有臭味。濕的形成往往與地面水分蒸發有關,所以多從下部傷人。臨床癥狀如下肢潰瘍、濕性腳氣、白帶多與濕有關。
人體適宜的濕度為40%~60%。當溫度高於25度時,相對濕度以30度為宜。
3.保護體內的陽
(1)既要著眼於眼前的舒適,又要避熱趨冷。在乘涼的時候,要特別註意遮住腹部。
(2)謹防空調病。所謂空調病,是指人們長期在空調設備的環境中工作生活而患上的壹種疾病。輕度、面部神經痛、下肢疼痛、疲勞、頭痛、腰痛、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腸疾病等。,嚴重的話會發生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
(3)防止濕氣的侵入。長夏的濕邪最容易侵犯脾胃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長夏飲食原則應該是清爽,少油膩,以溫性食物為主,生活環境忌潮濕。
(2)夏季養生的具體措施
1.精神康復
“冬天躲”和“夏天住”。如果空氣充足,人體的機能就會旺盛而協調,而如果空氣松懈,人體的壹切機能就會遭到破壞。火熱為夏,應在心,主血藏神。太多的情緒會讓妳悲傷和不安。異常的情緒會損害心臟的功能。心臟的功能受到影響,可以影響人體的所有功能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夏季調養極為重要。
人的精神活動與心臟的功能密切相關。如何讓精神飽滿?
首先要有良好的精神寄托。有了奮鬥目標,才能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種坎坷,產生自覺的活動和積極的情緒。
其次,要時刻培養自己的性格。時刻註意檢查自己的情況,用開放的心態和微笑對待不如意的人和事。這才是妳應有的涵養。
有事做可以讓精神不空虛;有良好的精神修養,可以避免外界不良情緒的幹擾。做好了,精神自然飽滿,就會“貪得無厭”。
註意飲食
夏季壹定要註意飲食調理。具體方法是:
(1)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平時的基礎上增加65,438+00% ~ 65,438+05%,每天的供給量要達到65,438+000g左右,尤其是魚、肉、蛋、奶、豆類中的蛋白質。
(2)補充維生素。夏天,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是普通標準的兩倍甚至更多。大劑量的維生素B1、B2、C甚至維生素A、E對提高耐熱性和體力都有壹定的作用。番茄、西瓜、楊梅、甜瓜、桃子和李子中維生素c含量特別豐富,維生素B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和蛋類中含量豐富。
(3)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最好少量多次補充水分,這樣可以減緩身體排汗,減少人體水分的蒸發。鈉的補充要看妳出汗多少。工作八小時,出汗不到4升,每天從食物中攝入18克鹽。如果出汗超過6升,就需要從飲料中補充。鉀鹽每天補兩片鉀片,含鉀量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制品、海帶、雞蛋等都可以吃。
(4)多吃能清熱利濕的食物。盛夏宜吃清熱食物,如西瓜、苦瓜、鮮桃、烏梅、草莓、番茄、綠豆、黃瓜等。
(5)註意飲水知識。口渴的時候不要喝水。睡前不宜多喝水。吃飯時不宜喝水。早上喝水對健康有好處。最好喝礦泉水。
3.個人保健
(1)睡眠
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以適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經過壹上午的學習和工作,妳可能會感到疲勞,需要午休來進行適當的補償。尤其是老年人,中午需要休息。午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在壹小時以內。
飯後不要馬上躺下,而是做壹點運動來幫助消化。午睡時不要睡在通流經過的地方,也不要睡在桌子上,以免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午睡時最好脫下外套,用毛巾蓋住腹部,避免肚子和腹部受涼。
(2)夏裝
夏天的衣服要輕薄柔軟。面料的透氣性和吸熱性越好,就越能有效地幫助人體散熱,使人穿著舒適涼爽。夏天穿淺色衣服,防止輻射熱。
(3)戴帽子
在夏天,強烈的陽光會對人體產生壹系列不利影響,使皮膚曬黑,從而導致白內障、曬傷和皮膚癌。至少在強烈的陽光下戴頂帽子。
(4)盛夏臥室的布置
首先,要去掉多余的或者暫時不用的家具,讓城市有更寬敞的空間。每天打開南北方向的門窗,呼吸對流產生的自然風,可以讓房間充滿清涼。
其次,用淺綠、淺藍、瓦灰、乳白色裝飾墻壁、天花板、窗簾、沙發套,能讓人感覺舒適涼爽。
此外,在陽光充足的外窗上方安裝遮陽篷,以阻擋陽光直射帶來的熱量。減少嘈雜的噪音也是清涼的關鍵。
(5)夏天不宜用冷水洗腳。
經常用冷水洗腳,腳涼了會通過血管傳導引起壹系列復雜的病理反應,最終導致各種疾病。
(6)吹電風扇的知識
吹的力度不要太大,直接對人,連續並固定在身體的某個部位,要停吹。大量出汗時,坐著或躺著不動時不要馬上吹氣。
4.鍛煉保健
(1)旅行
夏季旅遊的主要目的是消暑。夏季旅遊的目的地應該是海邊和山區。壹是兩地氣溫相對較低,二是海邊和山區環境宜人。
去山區旅遊有很多好處,主要是山地氣候的療養作用和山地環境的壹些長壽因素。植被散發的芳香揮發性物質有壹定的殺菌作用。群山富含負離子,空氣清新。呼吸這樣的空氣可以平復心情,防止哮喘發作,改善肺部的通氣功能。此外,山上氣溫和氣壓低,風速大,太陽輻射特別是紫外線的含量豐富,有助於鈣磷的代謝和免疫力的提高。山區壯麗的自然景觀更令人心曠神怡。
(2)遊泳
遊泳不僅鍛煉身體,還能緩解暑熱。遊泳對人們有很多好處。
(3)打健身球。
(4)釣魚。
(5)進行空氣浴。
5.藥物保健
(1)益氣生津。吃壹些能補陽生津的藥,但要平和涼,忌食油膩溫熱之品,如五味子、玉竹、冬蟲夏草、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等。
(2)健脾和胃。夏天脾胃最容易受損,尤其是長夏,所以要經常吃壹些健脾和胃的藥物和食物,如白扁豆、糯米、太子參、白術、甘草等。
(3)“冬病夏治”。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和壹些陽虛陰盛的疾病,往往可以在夏季和夏季調養,使病情得到改善。其中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從淺夏到立秋,稱為“盛夏”,即“三伏天”,是壹年四季氣溫最高、陽光最強的時候。“春夏養陽”,此時治療,可以使患者的陽氣得到充實,增強抗病能力。
6.疾病預防和保健
夏天又熱又多雨,不管是熱還是濕,都會傷人致病。
(1)不要忽視寒冷。夏天的感冒被稱為“熱感冒”。常見的癥狀有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甚至同時發熱、出汗,還有惡心、嘔吐、腹瀉。這種感冒往往不能很快恢復,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很容易轉化為其他疾病。
(2)謹防疔瘡。夏季發病,也叫苦夏,是夏季的常見病。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較低,不能很好地適應夏季濕熱的氣候。此時大腦和神經系統處於抑制狀態,心肺功能下降,胃腸道分泌的消化液減少,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食物。體虛易暑病的人,秋冬可以服用壹些補肺健脾益氣的產品。
(3)中暑的防治。中暑,俗稱發紺,是炎熱夏季容易發生的疾病。臨床上,由於病因不同,中暑的癥狀差異很大,可分為以下四種:壹、中暑高熱,又稱中暑。主要是體溫無法發散引起的,是中暑最嚴重的;二是中暑衰竭,又稱熱衰竭。主要是大量出汗引起的;第三種是中暑痙攣,也叫熱痙攣。主要是由於身體過熱、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流失過多,在熱衰竭的同時往往會出現肌肉痙攣。只要感到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就應停止工作,立即移至陰涼處,脫去衣服,頭部冷敷或冷水浴,多喝淡鹽水或清涼飲料。
(4)汗斑的防治。
(5)痱子的防治。
(6)癤子的防治。
(7)防治蔬菜日光性皮炎。這種疾病是由於在短時間內大量食用某種蔬菜,如油菜、空心菜或野生紫雲英和灰色蔬菜,以及陽光過度照射所致。這些蔬菜和野菜中有壹種遊離物質,隨著吃的蔬菜增多而積累。
參考資料:
人到中年網作者: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