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可以通過散步、慢跑、爬樓梯、健身舞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的鍛煉。如果手冷,上肢活動要大壹些,如果腳冷,下肢活動要大壹些。通過加強手腳的鍛煉,可以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鍛煉要有規律,才能收到明顯的療效。同時,每天用溫水浸泡手腳,按摩四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多吃補氣血的食物。
手腳冰涼,多汗是因為腎虛導致脾胃虛弱,所以治療要益氣養血,暖脾胃。首先,在飲食上,可以選擇能健脾益氣養血的食物,如鹿茸、肉桂、人參、附子、熟地、當歸、阿膠、枸杞子等。,都是常用藥材。煎的時候可以和雞鴨羊肉壹起燉,滋補又好吃。
3、註意保暖,避免感冒
減少寒冷的直接刺激:隨著氣溫下降,要及時增加衣服、鞋襪;手和腳的皮膚也可以經常擦壹些油脂。必要時,外出時應戴手套,穿厚棉鞋。俗話說“寒從腳起”。做好下肢保暖,就會覺得渾身發熱。
4.每天按摩
手腳冰涼的人可以每天多搓搓手,有助於手部保暖。另外,每天用溫水泡腳,洗澡時加生姜或洋甘菊、肉桂。慢跑、快走、跳繩、跳舞、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滋補氣血等措施有利於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
5.調整心態
手腳冰冷多汗的人應進行調理,避免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對預防手腳冰涼有壹定作用。研究證實,當妳情緒激動時,手的溫度會很快下降3 ~ 6攝氏度,冷靜下來後就可以恢復。
6.吃有足夠熱量的食物
多吃熱量足夠的食物,如肉類、面食、雞蛋、牛奶等,增加身體產熱,但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要慎重。還可以適當吃壹些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芝麻、花生等。洋蔥和辣椒還可以幫助身體產生熱量,促進血液循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壹些中藥,如人參、鹿茸、蜂王漿等,可以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
7、防寒手腳進補
人參枸杞湯
人參、枸杞各5元,加水1500cc,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5-20分鐘,即可飲用,可益氣壯陽,防止手腳冰涼出汗。
8、人參核桃飲料
人參7-8片,核桃15-20片,水蓋,武火煮沸,再文火煮沸10-20分鐘。睡前溫熱時才可以喝湯,但最好是將煮過的殘渣壹起服用,可以改善風寒出汗。
9.紅棗桂圓飲料
紅棗、桂圓加水煮沸後即可飲用,特別適合貧血、頭暈、手腳冰涼的人食用。
10,如何護理手腳冰涼
1,避免壞心情
當人出現情緒問題,心理壓力過大時,可能會出現氣虛血瘀的癥狀,也會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這類患者常因情緒低落、抑郁或突如其來的精神刺激,加上天氣寒冷或體寒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畏寒肢冷。
尤其是女性在經期、孕期、分娩期等特殊生理期,因為體虛而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更為常見。此外,這些女性還常伴有心煩、急躁、雙側腫脹、痛經等癥狀。,而且大部分都有不良情緒史。
2、避免減肥
很多女性手腳冰涼都和減肥有關。現在越來越多的女生在節食,每頓飯只吃壹點點,不僅消耗的能量少,長此以往還會導致血虛乏力。這些都是手腳冰涼的主要原因。
絕大多數女性都有血虛的癥狀,如頭暈目眩、頭昏眼花、面色晦暗、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而血虛的人往往比較瘦,體質差。這類人的第壹個特點就是怕冷,不僅四肢冰涼,而且情緒低落。
3、忌辛辣
火鍋和麻辣燙是很多人的飲食選擇,吃麻辣火鍋很美。但多吃辛辣食物不僅不能驅寒,反而會消耗體液。辣椒、胡椒、芥末、大蒜、小蔥、咖喱等香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按理說驅寒應該是剛剛好,但是辛辣食物對胃腸道傷害很大。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手腳虛弱的人脾胃功能壹般都不太好。吃辣椒驅寒猶如拆東墻補西墻,不建議吃。多吃辛辣食物會損傷津液,引起皮膚幹燥、眼睛幹澀、喉嚨幹燥、小便黃、便秘等癥狀。
4、忌肉
很多人壹聽說手腳冰涼是因為陽氣不足,就會想盡辦法給自己補,尤其是羊肉狗肉。殊不知,這樣的“補藥”不僅無效,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其實很多人陽虛的原因往往是脾胃虛弱。即使他們吃了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難消化的食物,他們也無法吸收陽氣,從而難以將其送到四肢的末端,導致手腳冰冷。此外,這類患者還會出現食欲不振、面色萎黃、大便糖稀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