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簡稱肛周膿腫,是指肛管直腸組織內或周圍發生感染,發展為膿腫。大多數膿腫在穿刺或切開後形成肛瘺。
1)病因
1.感染因素——現代醫學認為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①肛裂、痔瘡、肛竇炎、肛周皮膚毛囊汗癥、肛周皮膚病均可形成肛周膿腫。
②還有壹些疾病如白血病、糖尿病、結核病、潰瘍性結腸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全身性營養不良等。,使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誘發肛周膿腫。
2.醫源性因素——臨床上醫源性引起的肛周膿腫並不少見。
①黏膜下膿腫是由於內痔插入或註射治療時操作不當或藥物感染不潔而形成的。
②直腸周圍註射化學藥物刺激直腸周圍組織壞死、膿腫。
③乙狀結腸鏡檢查導致腹膜穿孔感染和直腸後間隙膿腫。
(4)局部麻醉感染,或註射油溶液後吸收不良,導致膿腫。
3.術後因素——肛腸手術感染引起的直腸周圍膿腫臨床上也可見到,還有尿道、會陰、產後會陰破裂縫合術後感染引起的膿腫,以及骶尾部骨髓炎。
4.其他——如刀槍傷、直腸異物傷後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腫、放線菌病、憩室炎感染、肛腸癌破裂或深部感染、身體虛弱、抵抗力低下、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營養不良等——都是引起肛周膿腫的原因。
2)癥狀
1.疼痛——盆腔膈肌以下膿腫較淺,疼痛劇烈且呈跳躍式,影響行走和坐下。盆腔膈肌以上膿腫較深,疼痛較輕,多為脹痛。排便時疼痛加重,可伴有排尿困難。
2.中毒癥狀-寒戰、發燒、頭痛、全身不適、脈搏加快等。
3)檢查
1.盆腔膈下膿腫可見於肛門或坐骨直腸窩周圍腫脹、變硬,甚至可觸及波動。然而,盆腔膈上膿腫的會陰外觀是正常的。直腸指檢:坐骨直腸窩膿腫可觸及壹側或兩側區域,有壓痛和波動。如果隆起、壓痛、起伏位於直腸壁,則為括約肌間膿腫。如果直腸上壁兩側都有這個征象,就是盆腔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後膿腫不僅直腸後方有此征象,肛門與尾骨之間也有壓痛。穿刺可以抽膿。
2.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增加。
4)治療
1.膿腫形成初期可采用抗感染治療(丘疹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抗生素、清熱解毒的中藥、止瀉宣傳、通便、熱水坐浴、理療、休息等。).
2.膿腫形成後,應手術引流。
3.對膿腫較大、全身癥狀嚴重的患者,除了根據臨床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外,還應支持對癥治療。
4.膿腫切開引流時,如發現內口通暢,可同時進行掛線。
5)手術後
如果肛周膿腫患者做過肛周膿腫手術,術後護理和換藥將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和重點。因此,患者應遵醫囑,做好術後護理:
1.飲食以高蛋白低脂肪為主。多喝湯,促進營養吸收。避免辛辣刺激的酒精飲料,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忌吃生冷之物和油膩之品,以防腹瀉或糞便殘渣堵塞肛竇。
2.排便後堅持肛門坐浴。可以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或生理鹽水,也可以用中藥浸泡、沐浴肛門,每次10-15分鐘。
3.遵醫囑,補充液體或抗生素,或口服各種藥物。
4.註意傷口有無滲血。如果敷料潮濕,應及時更換。換藥時肉芽以鮮紅色為好。如果肉芽組織長得比表皮高,就要修剪了。在傷口橋愈合或縫合傷口有感染的情況下,應剝離開放傷口或移除縫線以開放傷口。有掛線的,如果術後7-9天掛線脫落,不如換線再掛。以5-7天縫合傷口為好,但也要註意保持傷口引流通暢,填塞凡士林紗布或藥條,緊貼傷口,保持內口到位,使傷口肉芽自下而上、自內而外生長最好,避免橋形愈合,獲得最佳手術效果。
如果妳對以上回答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