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用白蘿蔔皮,放在鍋裏煮,然後用布把蘿蔔皮敷在患者的腳後跟上。蘿蔔皮冷卻後,將蘿蔔皮加熱,每天包壹次,每次半小時左右。如此反復,大概持續了10天,腳後跟的疼痛奇跡般的緩解了。我的母親非常高興,然後她治療郭峰,直到她的腳完全停止疼痛。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蘿蔔解郁、解酒、散瘀之功甚大。煎湯可治腳氣,生痰可治火傷。”
中醫認為蘿蔔益關節,興風氣,散瘀血,治腳氣,外傷。由於蘿蔔皮的藥性,郭峰通過外用蘿蔔皮治愈了足跟痛。
預防足跟痛,註意日常生活中對腳的保護,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參加戶外活動,如慢跑、散步、騎自行車、打乒乓球等。,使腳後跟的關節和韌帶保持良好的彈性和韌性。
2.減少擠壓。參加長途徒步旅行,如旅遊、爬山,最好穿鞋底柔軟、彈性好的膠鞋或鞋墊加厚的布鞋。
3.自我按摩。經常做自我按摩。可以盤腿而坐,用手掌推腳底,從腳跟按摩到腳趾。
足跟痛多因肝腎陰虛、痰濕血熱所致。肝主肌,腎主骨,肝腎不足,肌肉失養,寒、濕或慢性勞損,都會導致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肌肉失養而發病。
這裏還有壹個偏方:取新鮮蒼耳適量,搗碎敷於患處,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並用膠帶固定,晾幹後及時換藥。重復幾次,不要怕麻煩。如果出現水泡,它們可以被視為燒傷。不要因為這個退縮。繼續使用它們。堅持下來,6-7天就有效果了。再敷2-3天可鞏固療效。
蒼耳子之所以有如此療效,是因為蒼耳子葉具有祛風除濕、通竅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攣縮。
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皮膚潰爛、破損、對本品過敏的人,禁止使用本方。膏藥不能蘸水,洗澡的時候可以揭下來貼,腳壹定要搓。而且服藥期間晚上最好穿舊襪子,以免弄臟衣服和被子。腳後跟疼了以後,要堅持用熱的淡鹽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