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自律的三重境界,妳在幾樓?

自律的三重境界,妳在幾樓?

堅持跑步是壹種自律的行為。運動、飲食、營養、生活習慣本身就是壹個系統。要讓這個系統高效運轉,就要有嚴格的法律要求,生活更有規律。當妳的身材變了,妳就知道妳做對了。妳會是壹個越來越有原則的人,這會影響壹個人的人格魅力。自律的人在哪裏都受歡迎。

——老王說

1

不是自律讓妳上癮。

這是自律帶給妳的狀態

周末在家看了壹部11的科幻片,沒完沒了。

影片壹開始,主角埃迪是壹個失意的作家,他做事拖拖拉拉,情緒低落。

作息顛倒讓他憔悴,同行評議編輯對他失望,租住的房間亂七八糟,女朋友要和他分手。

後來,他服用了壹種益智藥丸NZT,這種藥丸號稱能提高智商,開發大腦潛能,使人變得更聰明。

他立馬戒掉拖延癥,專註於效率,學習能力和工作效率大大加快,每壹個細胞都散發著活力。

他打掃房間,寫代碼,出去跑步。衣著整潔,士氣高昂,事業蒸蒸日上。

從壹個翻白眼的失意者,變成了壹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所有人的人。

(《無盡》劇照)

看到這裏,我很感興趣。我真的很想要這顆NZT藥丸。我吃完就能打開。

但是NZT的藥效只能持續壹天,而且埃迪已經迷上了NZT。吃藥使他整天無所事事。除了身體不適,關鍵是他接受不了渾渾噩噩的自己。

我覺得現實中可能沒有這麽神奇和極端的NZT,但是這種藥有替代品,成本低,更安全,普通易得,沒有副作用。是自律。

自律的習慣,就像現實版的NZT,能讓人頭腦清醒,精力充沛,生活充實,事業有成;第二,可以讓嘗到甜頭的人上癮,讓不自律的人難受。

就像電影裏的艾迪不是對藥物本身上癮,而是對藥物的藥效上癮。

現實中的人不壹定沈迷於自律,更可能沈迷於自律後頭腦清晰、精力旺盛、生活充實、事業有成的狀態。

2

不自律的人,只能找樂子。

自律的人更追求享受。

我經常寫關於自律的文章,也有很多讀者給我留言。我發現,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快樂的狀態和程度是非常不同的。

壹個男生說他在遊戲裏地位很高,但現實中成績不及格,四級都沒過。他害怕畢業後會失業,但他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壹位新手媽媽說,孩子晚上睡覺後,看手機小視頻到夜裏壹兩點,白天無精打采,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信息的字裏行間,有遺憾,也有曲折。

在享受玩遊戲刷視頻樂趣的同時,我討厭玩遊戲刷視頻後的空虛和自卑。尤其是“無法控制自己”是他們最深的無力感。

去年我出書的時候,發起了壹個自律打卡活動。

微博裏有壹個上海的女大學生堅持晚上打卡,或者做壹套模擬題並批改錯題,或者看課文前看沒有字幕的美劇,或者看完壹本書認真做筆記,或者跑步時聞到跑道旁相思樹的香味...

我估計她做錯題會郁悶,聽不懂英語會氣餒,做筆記會手酸,跑步會嗓子疼。

然而,從她的打卡圖文中,我並沒有感到焦慮或不知所措,更不用說後悔或擰我的手,但過程是苦樂參半,事後回味是甜的。

自律的習慣給了她堅實的自信和持久的快樂。

(插畫師:Phf)

蔡康永區分了“快樂”和“享受”:

享受和愉悅是兩碼事。很多人享受的不是幸福。

如果妳只知道如何找樂子或者只想找樂子,那妳的生活會難壹點,因為生活並不全是樂趣。

但是,壹個能享受各種情緒的人,除了“快樂”之外,還能享受“克服困難”和“失去後的挽回”,他的人生就會充滿各種可能。

如果這種人被告知放棄這種感覺,被迫只享受其他的東西,他壹定會覺得很失落。

由此看來,不自律的人沈迷於瞬間的快樂,屬於“享樂”陣營;自律的人沈迷於延遲滿足,屬於“享受”陣營。

我認為享受包括快感,這種快感遠遠高於快感。

妳覺得自律的人苦。

自律的人其實樂在其中。

很多人習慣拿著自己的遊標卡尺去衡量別人的感受。

有人認為飲食清淡苦澀,仿佛只有重口味才能喚醒味蕾。

我媽媽過去喜歡吃辣的食物。去年,她開始清淡飲食,不碰辣椒和花椒。飲食以燉、煮、蒸為主,飲食的變化給她的身體帶來了明顯的變化。

她以前是扁桃體炎大患者,常年做扁桃體肥大體檢。她以為當老師的天天大聲說話是職業病。

但是吃得清淡之後,雖然免疫力不如以前了,但是喉嚨發炎或者頭疼腦熱的頻率急劇下降,她越來越覺得食物真的比調料好吃很多。

有的人覺得跑步很辛苦,回到家只想躺著不動。

村上春樹從33歲開始每天跑步10公裏,多次參加馬拉松。

說起堅持跑步,總有人佩服我:“妳真是個超人!”說實話,我覺得跑步和意誌沒有太大關系。

我能堅持跑下去,恐怕是因為這項運動符合我的要求:不需要夥伴,不需要對手,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和場所。

人生就是這樣:喜歡的東西自然能堅持,不喜歡的東西堅持不了多久。

很多人總覺得自律很苦,很不自然,因為他們只看到了部分。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自律有三個階段:前期興奮,中期痛苦,後期享受。

原諒我說“13堅持淩晨5點起床”。至今還有人問“要不要這樣打?對自己太殘忍了”。

我想說,自律是達到目的的手段,每個人在各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自律行為。

我想分壹份工作之外的寫作員。

為了我想做的事,我提前兩個小時起床。當我有靈感的時候,我會帶著節奏感打字。早上看秘書看的很牢,不看書就做瑜伽或者冥想。我覺得早起很提神。

追溯到我大壹的時候,我試著和宿舍裏的尖子生壹起早起。隨著我能背誦越來越多的英語文章,我感到興奮。

現在是冬天,早上已經很晚了。早起感覺好痛苦。我很想蓋著被子睡覺,但我能看到尖子生背著我在千裏之外進步。我想為什麽別人做不到,我繼續咬著牙。

後來越來越明白村上春樹說的“和意誌力無關”。壹切都很自然。我不會和任何人競爭,也不會和自己競爭。我壹般都是5點左右自然醒來,冬天或者前壹天累了會晚壹點醒來。

前段時間身體有點虛弱。我愛人註意到我5點左右醒來後,他握著我的手,希望我多躺壹會兒。但是我翻來覆去,想啊想啊,起來後頭暈,更難受了。

我意識到自己早起上癮了,別人以為我自虐。事實上,我開始興奮了。如果不是真的喜歡,我活不了十年。

(插畫師:Phf)

清代學者王國維提出了讀書的三種境界。在我看來,自律也有三個境界。

第壹個層次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恰當地強迫自己。

正如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所說,“為了讓靈魂安靜下來,壹個人每天要做兩件他不喜歡的事情”。

第二種境界是在堅持中面對誘惑和惰性,用意誌力戰勝它。

正如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所說,“自律是壹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放棄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但當舊的東西消失了,新的東西就會誕生。”

第三種境界是在自律的過程中找到興趣,在自律的結果中獲得成就感,深入挖掘並放大興趣和成就感,逐漸對自律上癮。

正如村上春樹所說,“喜歡的自然能堅持,不喜歡的不能長久。”

給自己壹個沈迷自律的機會,同時,也許生命也會順便死去。

  • 上一篇:用醋洗臉,好嗎
  • 下一篇:什麽是冬蟲夏草?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