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也是如此,壹個是飛翔的夢,壹個是墜落的夢。
飛翔的夢想是美好的,它體現了自由,體現了生命的自由,體現了我對自己和世界深深的信任和掌控——我能控制自己的身體翺翔,地球能安全著陸。
人們常常夢見自己在海上或者高樓之間長著翅膀,像燕子壹樣輕盈地飛來飛去,心情特別美好。他們笑著,叫醒自己,翻個身,很快繼續做夢,飛翔。能夠飛翔的感覺是多麽美妙啊!
墜夢很可怕,也是最常見的夢之壹,它反映了壹個極其普遍的問題——不安全感。不安全感可以直觀地理解為:當妳陷入虛空,就沒有愛來繼承妳。
我曾經夢到被追到樓頂,我滑倒了,感覺到下面無盡的黑暗和空虛,感覺到自由落體的重力,極度恐懼,以為自己很快就會被砸成肉餅。每次醒來都很害怕,看看自己是不是還在床上睡覺。還好只是壹個夢,但是心裏很沈重,想哭。
墜入,尤其是墜入虛空是什麽意思?
弗洛伊德指出,夢不是超自然現象,而是壹種有意義的心理活動,夢的本質是欲望的滿足。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安全感。什麽是安全感?
最好的安全感,是孩子在三歲之前,已經和媽媽建立了穩定的、高質量的關系。壹般來說,孩子要到三歲才能形成情緒穩定。
情緒穩定的能力,就是相信發生過的美好感情是真實的,壹旦發生就是永恒的,也相信發生過的傷害是真實的。沒有情緒穩定的能力,是指在愛情剛發生的時候,妳相信愛情是存在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與空間的距離,妳懷疑這段愛情是不真實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為什麽情緒可以穩定?為什麽可以相信發生過的愛情是永恒的?因為,經過三年與母親的良好相處,孩子把愛自己的母親形象內化到了內心深處。從此,雖然有時候母親或者其他愛自己的人不在身邊,但孩子的心裏還是有壹個愛自己的人。這個內愛自己的媽媽,讓孩子穩定。
孩子只有心中有壹個慈愛的母親,才能安全地探索世界,發展自己獨立的人格。否則總會有很強烈的需求——找媽媽,但是他們找不到。
我出生幾個月後,我媽要上班貼補家用,把我帶到街上壹個老婆婆家照看。老婆婆給我拿牛奶給她生病的父親喝,卻給我餵玉米糊。時間久了,肚子脹得像扣上去的小鐵鍋。晚上被我媽抱回家,我拼命哭。醫生說我怕是治不好了。住在農村的奶奶說,她會盡量讓村裏的老中醫給我治病。
我壹直住在外婆家,直到七歲必須上學。我被媽媽接回了城市,回到了壹個陌生的本該屬於自己的家。我陌生的媽媽爸爸和壹個三歲的弟弟好奇地追著我。我是家裏的新成員,所以腦子裏沒有媽媽媽媽的愛,沒有媽媽懷裏的溫暖,沒有媽媽懷裏的撒嬌。即使在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壹直感到空虛,恐慌,極度缺乏安全感。其實我潛意識裏壹直在找我媽。我親愛的母親在哪裏?我真的很想找到我媽媽!
直到中年,墜落的夢還時常伴隨著我,這幾年也很少再做夢了。
墜落的夢能治愈嗎?不安全感能解決嗎?當然可以!比如壹場戀愛就可以化解。
壹個人是島,兩個人是大陸。當妳有了感情的寄托,妳的心不再孤獨,愛妳的人知道妳理解妳,關心妳,妳的心才會踏實,才會安全,才會不再去尋找“媽媽”這種最原始的愛!
如果沒有愛,墜夢能緩解嗎?那時天氣很好。當壹個人長大後,他逐漸學會照顧自己,照顧生活中的壹切,從而形成自控力
很多人提到,小時候墜落的夢比較多,長大後逐漸減少。當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實力的增強,資源的增加,自制力也逐漸提高。幸運的人小時候得到很多愛,這是父母給的禮物,愛可以托住他不陷入虛空。運氣不好的人,在童年缺乏愛的時候容易陷入無底的黑洞,但隨著成長,逐漸增強了自制力,所以能“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