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和發病機制
中醫認為,冠心病的發生是由於年老、臟腑功能虧虛、陰陽氣血失調、七情六淫的影響,導致氣滯血瘀、胸陽不足、痰濁內生、心脈不通。石矛認為冠心病是脾腎陽虛、心氣不足、脾失溫、痰凝所致。劉認為,肺氣虛,心虛弱,供血不暢,瘀血阻滯,則心痛。陸認為,心絞痛主要由肝氣郁結、痰瘀互結、寒凝血瘀、心脈瘀阻所致。趙認為,整個過程與血瘀密切相關。
現代研究表明:喜歡吃稠糊的人血漿脂蛋白含量高於正常人;在七種情緒因素中,“A”型演員的冠心病發病率是“B”型演員的兩倍,這主要是由於“A”型演員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加;高脂血癥、血流動力學、血液流變學異常、心功能受損、微循環障礙是氣滯、血瘀、痰瘀的病理生理基礎。
2辨證客觀化研究
周的研究表明,心虛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張功能障礙。程認為,心氣虛證患者左室舒張功能和收縮功能低下,左室舒張性能的舒張時間振幅參數更為敏感。於認為血漿心鈉素可作為心氣虛證的客觀指標。黃認為,血液流變學中全血比粘度可作為氣滯血瘀證診斷的重要參考指標。賈認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升高是冠心病血瘀證的特異性辨證指標。郭認為,冠心病患者血栓素b2(txb2)、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4因子(pf4)明顯升高,而6-酮-前列腺素(6-kctu-pgf12)降低。與氣證(主要是氣虛血瘀證)相比,血瘀證表現為txb2升高,βtg、pf4升高,蛋白C抗原(PC: Ag)降低。氣證以6-kctu-pgf12低為主,βtg、pf4升高不如血瘀證明顯,PC: Ag為代償性。陳認為冠心病內皮素在實證組和虛證組均較高,且實證組高於虛證組。他認為,心絞痛的虛證與細胞免疫密切相關,尤其是ts和th細胞的失衡,其實質與體液免疫有關。前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機制的核心,因此在治療中必須扶正固本,增強細胞免疫,恢復ts和th的平衡。後者可能是冠心病發病的次級環節,因此在治療中應註意消除病原體,以抑制體液免疫的亢進、病理性自身抗體的產生和免疫復合物的形成,並加速其清除。
研究表明,自由基的過度產生和/或清除能力的降低是引起許多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缺血再灌註損傷的生化機制。方法認為細胞聚集性增強和血漿粘度增加是冠心病痰證的主要理化基礎。邱認為血瘀證具有血液粘度增高的病理特征。陳認為,陰虛患者主要是交感神經亢進,而陽虛患者主要是迷走神經功能改善。
冠心病的治療
根據冠心病的發病機理,中醫治療強調以補為經,以補為經,以補兼施,註重整體功能的調整,從而達到益氣活血、活血化瘀的目的。補中活血法主要有益氣活血法、溫陽活血法、益氣養陰活血法等。
益氣活血法是近年來治療冠心病的常用方法。益氣活血法治療冠心病比單純的活血通脈法更持久、穩定。張對補陽還五湯治療冠心病進行了臨床觀察。結果補陽還五湯組血清脂質過氧化物(lpo)、載脂蛋白b100(ap0b100)水平及lpo/sod、AP0b100/AP0A比值顯著降低,而血清sod和apoa水平顯著升高。用姜氏氣血顆粒治療氣虛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30例,對照組25例,給予復方丹參片,3片/次,1/日。結果兩組有效率分別為90%和60%,治療組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徐等對通心絡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表明,治療組心絞痛有效率為94.49%,明顯優於對照組(78%)。治療組心電圖總有效率為765,438±0.05%,明顯優於對照組(47.33%)。
溫陽活血法主要適用於陽虛寒凝型冠心病。劉教授用溫補陽活血中藥麝香心腦樂治療冠心病345例臨床觀察,緩解心絞痛有效率為88.65438±0%,改善心電圖缺血總有效率為72.9%。郭運用芳香散治療陰寒凝滯型,見效快。
養血活血化痰法主要用於治療痰濁型冠心病。李顆粒由黃芪、海藻、貝母等制成。並以復方丹參片為對照組。結果心絞痛有效率分別為57.5%和65,438±06.67%,心電圖改善率優於對照組。方的意見是,凡長期不服活血化瘀藥者,應認為“血瘀”是“痰”所致,應從痰論治。自擬“通冠湯”治療心絞痛療效顯著。
益氣養陰法主要用於治療氣陰兩虛型冠心病。王運用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通冠生脈湯治療冠心病,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王運用生脈溫膽湯治療冠心病235例,總有效率為84%。
中醫治療冠心病的優勢在於調節人體整體功能,註重氣血關系,改善內外環境變化。掌握通與補、局部與整體的辯證關系,既著眼於心臟的局部治療,又兼顧整體改善,因此中醫治療冠心病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提醒您:冠心病中醫研究概述本偏方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