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衍宗丸是補腎名方,是治療陽痿、不孕、遺精、早泄的代表方劑之壹。據考證,此方起源於唐代,最早記載於道教典籍《懸解錄》。書中記載了張果獻給唐玄宗的聖方“五子壽仙丸”,這是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之所以稱之為“五子”,是因為此方選用了五種中藥命名為“子”,中醫也稱男性不育為“無子”、“無子”,所以壹語雙關,意味深長。
早在唐代,五子衍宗丸就成為宮廷貴族保健的秘方,為歷代醫家所推崇。對男性不育癥有較好的療效,被譽為“古今種子第壹方”,也被稱為“補陽之方始祖”,有“五子壯陽六味養陰”(六味為地黃丸六味)之說。
組成:枸杞子400克,菟絲子400克(炒),露比200克,五味子50克(蒸),車前子100克(鹽炒)。
用法:以上五味藥材制成丸劑。目前有多種中藥劑型可供選擇,如蜜丸、蜜丸、片劑、口服液等。
功能:補腎益精。
主治: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不育、遺精早泄、腰痛遺尿。
補腎固精,助腎陽
中醫認為,腎是陰陽之根。因為陰陽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轉化,所以任何腎虛的疾病都必然有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腎陰虛證和腎陽虛證的臨床表現不同,只是因為陰陽兩虛的主次程度不同。五子衍宗丸五味藥合用,能補腎精、益腎助陽,又能斂精、補中、解郁。
促進性生活,治療不孕癥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五子衍宗丸是治療男性不育癥的有效藥物。藥理研究表明,五子衍宗丸具有保護睪丸生精功能,調節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具有抗衰老、降血糖、抗氧自由基、增強免疫力等多種功能。動物實驗也表明,本方:(1)具有抗疲勞作用;(2)能增加性功能;⑶可預防酒精性肝損傷,預防酒精性脂肪肝。
腎虛精虧都可以治。
這個方子性質溫和,但是性質溫和。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此方更適合腎陽虛者。主要癥狀為陽痿不育、遺精早泄、腰痛,或小便後有尿瀦留,同時具有頭暈耳鳴、面色晦暗、腰膝酸軟,或手腳不溫、怕冷等特點。
據臨床報道,五子衍宗丸用於治療陽痿、遺精、早泄、腎病綜合征、少精性不育癥、復發性口腔潰瘍、眼肌性重癥肌無力、骨結核、老年性夜尿癥、老年性排尿困難(編者註:排尿困難,甚至排尿困難)。其中,小便不暢,點滴短促,病情緩慢者為痰;小便不通,點滴不通,急性病者閉,兩者統稱為尿失禁)、尿後殘余尿、腎虛腰痛等。,都取得了壹定的療效。但目前多用於治療腎虛、陽痿、不孕、遺精、早泄。
需要註意的事項
◇孕婦要小心。
◇忌辛辣食物、煙酒。
◇不宜與感冒藥同時服用。
◇本品宜飯前服用或隨餐服用。
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清泰醫院方中也記載五子衍宗丸,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入熟地黃、茯苓、澤瀉、山茱萸、山藥,取六味地黃丸之意,具有填精補髓、扶陽養陰、強身健體、明目、烏須烏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