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蒙古族風格
序
蒙古族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成員。遼寧省的蒙古族人口僅次於內蒙古自治區,有67萬人。
明末清初,蒙古的喀喇沁部、土默特部、蒙古樂進部、科爾沁部的壹部分從蒙古草原逐漸南下,最後定居遼寧。清朝入京後,壹些八旗蒙古兵、胡巴蒙古兵及其家屬被派往遼寧防守。上述蒙古各部、八旗蒙古和胡巴蒙古的後裔構成了遼寧蒙古族的主體。遼寧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朝陽縣、建平縣、淩源縣和朝陽市的北票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阜新市的彰武縣。
清代遼寧蒙古族階層分明。統治階級是蒙古封建王公貴族,被統治階級分為平民階級、下屬階級和奴隸(家奴)階級。滿族統治者在蒙古實行盟旗制度,統治蒙古人民。對於蒙古地區的漢族,設立辦事處和縣機構進行統治。隸屬於李哲盟的喀喇沁左、中、右旗,土默特左、右旗,科爾沁前、後旗,清朝皇室的“蘇魯克”牧場(即飼養動物的“三陵”牧場)都在遼寧。
蒙古族是壹個勇敢而智慧的民族。在文化藝術方面,創作了大量的民歌、歌謠和民間傳說;音樂舞蹈優美動人,帶有濃厚的遊牧色彩。同時也培養和造就了壹代名人,如尹湛納希、恩格爾特·格斯、羅布桑·查丹等。由於他們信仰喇嘛教,寺廟眾多,所以與建寺有關的雕塑、繪畫、石雕等藝術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醫學上,遼寧蒙醫獨具特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在傳統體育活動中,賽馬、摔跤、射箭等項目代代相傳,尤其是那達慕大會不僅是慶祝豐收的盛會,也是蒙古族人民健身娛樂的盛會和相互交流的盛會。風俗習慣方面,雖然在歷史進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的個別風俗習慣,但仍然保持了傳統的民族風格。
新中國成立後,蒙古人民在中國的領導下,在政治上充分獲得了自由、民主和平等權利,在經濟和文化上取得了巨大進步。政治上,由於中國實行民族團結和平等政策,遼寧蒙古族地區建立了兩個自治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和23個蒙古族鄉、鎮、聯鎮。同時,享有參與和討論國家事務的權利。經濟上,遼寧蒙古族改變了舊社會的落後狀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迅速。我國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業、工業、商業、金融進入繁榮時期,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有的地方接近小康水平。在文化上,遼寧蒙古族繼承和發揚了民族傳統,整理和挖掘了大量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完成了中國民間文學融合、中國民間音樂融合、中國民間舞蹈融合的遼寧蒙古族部分,進行了新的文化藝術創作。廣播、電視、電影、蒙古戲劇、蒙古文報紙出版等事業也有所發展。在民族教育中,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等專業技術教育、師範教育和成人教育已形成體系,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數逐年增加。遼寧蒙古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斷豐富,民族素質不斷提高。
種族本源
遼寧省的蒙古族來自許多蒙古部落。明初有五糧哈布(即多彥、泰寧、扶余三味蒙古人)。明末清初,喀喇沁、圖木都(含蒙古郭勒津)、科爾沁的蒙古人先後遊牧生活在遼寧。清初,察哈爾、胡巴、八旗等地的部分蒙古族進入並定居。這些蒙古人的後裔主要居住在遼寧省的朝陽市、阜新市和昌圖、康平、法庫三縣。
(壹)、姓氏的由來
在蒙古人形成並統壹使用“蒙古”這壹名稱之前,他們的祖先與中國古代北方的東胡、鮮卑、契丹、史維等民族有著密切的關系。“蒙古”是壹個民族的說法,隋唐時期的吳萌(蒙瓦)世維是蒙古人的祖先。蒙古的石委只是蒙古部中壹個部的名稱,是20多個“石委”部中的壹個。“吳萌”是“蒙古”壹詞最早的中文音譯。吳萌石維遊牧於王劍河(埃爾貢河)南岸,後逐漸西移至厄恩河、克魯倫河、圖拉河上遊的肯特山壹帶,發展繁衍為多部。i2世紀末i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落統壹了漠南、漠北的草原諸部。壹個在語言、地域、文化上有共同之處,在經濟生活上有許多共同特征的新的穩定的民族共同體,即蒙古民族,已經形成。“蒙古”,由部落名稱演變為民族名稱。
(2)部落起源
宋凱西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宋嘉定五年(1212)前後,蒙古汗國的影響逐漸擴展到遼西地區。此後,以及整個元朝150多年間,蒙古人從大漠南北向南方遷徙,以軍營、民營、設立行政機構等形式在遼寧周邊定居或活動。
明朝洪武元年(1368),袁去世,蒙古封建統治者的勢力退守草原,史稱北元。生活或居住在遼寧的蒙古族繼續以留守人、依附人、三人的形式生活。明末清初,喀喇沁、土默特、蒙古樂進等蒙古部從蒙古草原南下,遊牧、放牧,最後定居遼寧。清朝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卓索圖盟五旗(即喀喇沁左、中、右旗和土默特左、右旗)、哲裏木盟科爾沁左翼前後旗、清皇室的“蘇魯克”牧場(即養息放牧的牧場)都在遼寧省境內。遼寧蒙古族主要是喀喇沁、土默特、蒙古勒津、科爾沁、察哈爾、胡巴等蒙古族的後裔。
1,烏梁哈蒙古人,元代寫“烏梁海部”。元末明初,從貝加爾湖東移至大興安嶺至嫩江流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在嫩江流域、遼河上遊的洮兒河南北、西拉木倫河等烏梁哈蒙古人聚居的地方,設立多彥、泰寧、扶余三衛。
明朝永樂末年,三圍蒙古人不斷南遷。東正教時期,已進入西拉木倫河以南地區。成化年間,五糧哈三味的分布是“驕前抵喜峰口,逼近傅玄,天天開花;自晉,壹裏廣寧,至遼河、日臺寧,從黃泥窪至沈陽、鐵嶺至開元,日多福(《明史·無量哈傳》)。
五糧液三味蒙古南遷後,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蒙古東部封建主科爾沁部首領奎蒙克(又名奎蒙克塔沙拉)從南河故裏率兵至嫩江流域。因為和留在呼倫貝爾的科爾沁不同,所以叫“嫩(腦溫)科爾沁”。另壹位東部蒙古封建主(內克哈五祖之祖)庫登可汗虎拉哈赤(也寫作和爾碩奇哈薩爾)率領65438+萬人從傅玄東移至遼河流域。此後,嫩江科爾沁部也向南擴張。第二部分東移所占土地是烏梁哈三圍蒙古舊址。
16年底(約明朝萬歷年間),烏梁哈之福魏昱被嫩江科爾沁奎蒙克吞並。五糧液的泰寧衛被內克卡五部始祖庫登可汗虎拉哈赤合並。魏延,烏梁嘎的花朵,被它西邊的鄰居喀喇沁吞並了。
2.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舊部。《蒙古秘史》、《史記》、《元史》等書籍都記載了蒙古汗國和元朝時期喀喇沁的歷史。
15世紀中葉的明朝,駐紮在河套西部地區的喀喇沁部兵力最強。曾在伯來的指揮下,攻打西邊的瓦刺和東邊的三個守衛。
在大燕可汗(約1474-1517)統壹整個蒙古的時期,曾經在博萊領主控制下的哈西申(喀喇沁)鄂托克土地,成為了大燕可汗右翼三萬戶之壹的雍協部的壹部分。書中記載了蒙古的起源。大雁可汗死後,其孫“巴耶沙刺(樂)占鄂托克喀喇沁,雍協部第七名”,以喀喇沁為部名。後來永協布人逐漸被喀喇沁人所兼並,以至於永協布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已經不存在了。當時喀喇沁的遊牧地就在張家口以北的地區。
16世紀中葉,察哈爾部受到阿拉坦汗的恐嚇,東移至遼東以外的遊牧地區,巴耶沙勒所轄的喀喇沁部占據了其原有的牧場。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7)以後,喀喇沁的遊牧之地壹直在傅玄(河北宣化)、張家口東北、獨石口、開平(內蒙古多倫西北)之外,成為了烏梁哈三味之花韋偃的西鄰。此後,多韋偃逐漸被喀喇沁部所整合,烏梁哈蒙古人成為喀喇沁部的重要成員。
喀喇沁部占據了許多韋偃蒙古人的地盤,他們融入喀喇沁部的歷史過程就是《喀喇沁部傳》和《蒙古遊牧傳說》中記載的喀喇沁部。陳元紮爾太初生了吉拉瑪(哲勒滅),姓無量漢(無量哈),左太祖(成吉思汗)對世界做出了貢獻。七傳至河童(花蕩,童貫),有六千戶,遊牧額爾古納河,日數喀喇沁。這是壹個新的喀喇沁部——喀喇沁蒙古人和烏梁哈蒙古人的融合。喀喇沁部首領青巴都(巴亞西哈勒之子)死後,他的六個兒子和六個孫子失去了控制多彥的權力。最後,烏梁哈蒙古族蘇布迪(也是不會寫字快,不會寫字快,不會寫字快)當了喀喇沁部的首領。
明朝末年,蘇布地所轄的喀喇沁部被察哈爾力丹汗“傷天害理”,天聰二年(1628),與後金談判結盟。天聰第三年復服(1629)。天聰九年(1635),喀喇沁部分為左右兩翼,蘇布迪古魯其布(河童第五孫)持喀喇沁右翼旗,色索(河童第四孫)持喀喇沁左翼旗。康熙四十四年(1705),格教爾封為紮薩克,掌新設喀喇沁中旗。
清代《蒙古部王侯傳》中記載了喀喇沁部駐守牧場的範圍。“喀喇沁部在喜峰口外,至京師七百六十裏,東西五百裏,南北四百五十裏。東至土默特、敖漢,西至察哈爾正藍旗牧場,南至聖井墻,北至翁牛特旗。淩源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建昌縣,建平縣南部,錦州市西部與朝陽市接壤的部分縣,曾是喀喇沁部蒙古族放牧居住的地方。他們的後裔構成了遼寧省蒙古族的重要成員。
3.土默特,土默特,蒙古舊部。到了明朝,土默特部成為大燕可汗的三萬右翼戶之壹(明朝史書記載為“滿官怒戶”),遊牧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達揚汗死後,成千上萬的土默特人放牧居住的地方被他們的孫輩占據了。他的壹個孫子阿拉坦汗(明史寫法的壹個回答)占領了12土默特,也就是後來的歸化城(呼和浩特),他的另壹個孫子拉布克泰吉占領了土默特的五谷新,也就是後來的東土默特的前身。
明朝嘉靖年間,東土默特的蒙古人壹直在長城外遊牧。明代佚名作者在《譯語》壹書中描述了他在嘉靖嘉慶年間(1544)隨明朝攻打魯時的所見所聞,並寫道:“喀喇沁!它表明東土默特省和喀喇沁省在傅玄以外共同居住。
察哈爾力丹汗時期,土默特和喀喇沁都由力丹汗控制。利古丹汗奪取了明朝廷給予各部的全部“補貼”(補助),控制了各部與明朝廷的邊境貿易。於是,土默特(東土默特第二旗的前身)的封建主加爾圖(元太祖的第十八孫)、芒古爾岱(元朝人齊拉馬的第十壹孫),為了“躲避察哈爾(力丹汗)的入侵”(蒙古遊牧民族土默特的右翼文章),從程桂花遷到土默特。土默特是蒙古人從廣寧(北鎮)到遼河日臺寧居住的地方,原五糧液三味自以為是,義無反顧。。
到了清代,遷入“土默特”地方的土默特部,駐紮在牧區和將軍府。據《蒙古外交部王公傳》“土默特部,在喜峰口外,行千裏至京師。東西之間的距離是460英裏,南北之間的距離是10英裏。東以羊什木(遼寧省彰武縣羊西牧場)牧場為界,西以喀喇沁為界,南以盛京邊墻(柳條邊)為界,北以卡爾卡左翼和敖漢為界。土默特分為左右兩翼,姓氏不同,牧羊人相同。主要的左翼是陳元·齊拉馬(熱萊米)。自《吉拉瑪十三世傳》以來,他是巴基斯坦最優秀的,與喀喇沁關系密切。右翼來自元太祖。從《元太祖十九傳》到《額木布楚呼爾》,生下古牧,與程桂花土默特結緣。".上述土默特左右兩翼的出現,是土默特封建主皇太極在金天聰三年(1629)上臺後形成的。這個牧場包括遼寧省的朝陽縣、北票縣、阜新市和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在這個範圍內,土默特蒙古族的後裔構成了朝陽縣、北票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的蒙古族。
4.蒙古族聚居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蒙古族的祖先主要是蒙古族聚居的蒙古族。元朝秘史《蒙古秘史》孟國樂進著《忙愛真理》,明代稱為“滿冠義”、“滿官怒”、“暴古振”、“芒關鎮”。清代有《蒙古紀》、《蒙古珍》等譯作。
明代的“滿貫陳”(郭猛·樂進譯)常與土默特並用,或作為土默特的同義詞。滿族官員陳與土默特部共牧或隸屬於土默特部。由於滿清官員陳的首領霍曬(蒙古的起源)聲名顯赫,威望很高,明朝人只知道滿清官員陳不知道土默特,壹度把整個土默特部都封為滿清官員陳。
在達揚可汗時期,屬於霍賽的蒙戈勒津被分封給他的第四個兒子阿爾祖·博羅特。阿拉坦汗(安山汗)時,該部成為土默特的下屬部門。阿拉坦汗對皇太極的喜愛,在明嘉靖年間帶領壹部分土默特人到傅玄城外請駐地牧羊,蒙古郭勒金與他共享牧羊。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艾欣皇太極的孫子額木布楚呼爾時期(蒙古遊牧民族稱嘎圖)。
察哈爾在裏丹汗時,把主要的戶口設在廣寧以北的土地上。明朝崇禎元年,晉朝天聰二年(1628),李丹汗進攻木宣府外的喀喇沁部和含有蒙古郭勒金的土默特部。次年(1629),喀喇沁部及與之放牧的土默特加入後金。蒙古勒津跟隨當時土默特部首領額木爾楚呼爾,於17年10月20年代東移至朝陽、阜新。居住在朝陽地區的是以額木布楚呼爾為首的土默特部落之壹,居住在阜新地區的是跟隨土默特部而來的蒙古勒金部,稱為土默特。
16年底,烏梁哈元大臣齊拉馬的後裔芒古代(又名芒古代)從喀喇沁遷至東土默特,成為東土默特的主人。當蒙古人遷移到東土默特時,他們在烏梁哈避難。天聰三年(1629),莽古爾岱之子孫善巴率眾反清。天聰九年(1635),紮薩克被封編為土默特左翼旗。土默特左毅旗轄蒙古樂進部所在地,即阜新地區(不含彰武縣)。
5.科爾沁部的祖先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圖·哈薩爾。十四世孫奎蒙克塔沙拉哈薩勒明嘉靖中期從故裏沃南東遷至嫩江流域,占領了烏梁哈三圍的扶余衛蒙古人分布地。科爾沁“阿魯”留在呼倫貝爾(北),遷到嫩江(東)的科爾沁,“瑙文”(嫩)科爾沁。
到16年底,嫩江科爾沁部向南擴張,合並了烏梁哈三衛之壹的扶余衛,位於遼寧省彰武、康平、昌圖東部。金代後期,科爾沁部南端占據遼河中遊。清朝崇德、順治年間,科爾沁部相繼編成十旗。科爾沁左翼前中後三旗;右翼的前、中、後旗,戈爾洛斯的前、後旗,杜爾伯特旗;紮賚特旗。其中,科爾沁左毅後旗蒙古族的後裔是遼寧昌圖、康平兩縣的蒙古族。科爾沁左翼前旗蒙古族後裔是遼寧省法庫縣北部和彰武縣東北部蒙古族的主體。
6.察哈爾部,元氏後裔。明嘉靖年間,遷居遼東外牧場。蒙古語“察哈爾”意為“白色”。察哈爾在力丹可汗時,權力大增,其統治中心的主要帳下位於廣寧以北地區。金天聰八年(1634),李丹汗戰敗,死於青海途中。他的兒子孔戈爾·以察率領他的軍隊投降了金,被封為王子,並被安置在益州(義縣)外。
順治初年,清朝在遼寧省彰武縣修建了蘇魯克牧場。順治四年(1647),從察哈爾八旗招募蒙古16戶、32戶,共236人遷居牧場蘇魯克。他們的後代是彰武縣蒙古族的壹部分。
7.八旗蒙古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清政府將北京的部分八旗蒙古兵及其家屬,與滿漢八旗兵及其家屬壹起,派遣到盛京(沈陽)駐防,分撥到新賓、鳳城、岫巖三縣。岫巖縣八旗蒙古人後裔最常見的姓氏有鄂、寶、秦、蔔、馬。鳳城縣八旗蒙古人後裔有鄂、陳、康、蘇、戴、布、白、常、巴、謝、漢、賀、吳、史、艾、張、王、李、馬等姓氏。八旗蒙古人後裔有新賓縣相關、宋、張、子、王、史等姓氏。此外,大連金州區還有八旗蒙古人後裔白姓。
8.胡巴部的胡巴部屬於蒙古遊牧八旗。清代張家口外的遊牧。巴爾胡部,元代稱“巴爾胡提部”,最早生活在俄羅斯貝加爾湖東岸的巴爾庫津河流域。明末清初,部分胡巴蒙古族曾南遷至內外蒙古交界處,隸屬於外蒙古各部。康熙二十七年(1688),莫西額魯特蒙古準噶爾部擊敗喀爾喀第三部,巴爾胡蒙古也隨喀爾喀蒙古隸屬於清朝,被清廷劃歸張家口。康熙三十壹年(1692),清政府重新給胡巴人打旗。當年9月,從盛京地區招募胡巴人5000余人,其中壯丁1273人,助理頭領10人。在盛京,有開元、遼陽、熊嶽、福州、錦州、岫巖、鳳凰等3個助理。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的寇、石、白等蒙古族,鳳城滿族自治縣的馬(瑪卡)、謝(謝)、陶(渾)、何(和璽樂)、吳、敖(均為和璽樂)、穆(木其德)、包(包爾吉根)。他們都是清朝胡巴蒙古人的後裔。遼陽和熊嶽還有壹些胡巴蒙古人的後裔。
9.喀爾喀部喀爾喀部曾駐紮在遼河流域的烏鄂托克喀爾喀,又稱內克爾喀部5。這個喀爾喀五部的始祖就是虎刺哈赤(又名爾碩奇·哈薩爾·阿爾·丘博羅特)。虎刺和哈奇死後,第五部把卡爾卡分成了五個部分,分別是紮魯特、巴林、翁青茲特、巴約特和烏其列。
喀爾喀五部的巴約特、紮魯特、翁吉赤特曾居住在明代遼東都司管轄的沈陽、鐵嶺、開原等地,與遼寧省北界的壹些地方有關系。這三個蒙古後裔中的壹些人仍然居住在遼寧。
10.元代蒙古人後裔莊河縣榕花山鄉杜氏族譜記載:“杜氏宗室第壹。根據明代編纂的《寧海府誌》和山東穆平發現的元代碑刻,兩個姓氏都是元初寧海府赤壁裏海等地的後裔。元明時期,他居住在山東穆平縣姜各莊鎮北頭村。從清初開始,他們中的壹部分人遷居到大連的莊河、金州、瓦房店、普蘭店等地謀生。到1985,有5000杜蒙古人。
11,薩拉希,薩拉希蒙古人後裔,中文名叫徐。發源於蒙古新疆天山北路撒哈拉。根據撒哈拉人的族譜,明末清初的太祖和太宗共招募了撒哈拉人的四個兄弟,其中三個被國王殺死...順治五年丁琪媛後,唯壹的祖師龔輝分旗登記,被盛京官署摩爾達佐收押,後駐守遼陽。順治八年,退居農業,在遼陽東南雞鳴寺開墾土地。
遼寧省遼陽、鞍山、大連、錦州、沈陽、阜新、撫順、本溪、海城、金溪、蓋縣等地有姓徐的蒙古族。
12,部分漢人並入蒙古人之壹。清代華北(關內)漢族農民因天災人禍,前往蒙古謀生,開墾土地耕種。據《朝陽縣誌》記載,他們到蒙古後,“隨蒙古旗,學蒙古文,習蒙古風俗,入蒙古,娶蒙古女子”,逐漸融入蒙古民族。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就有這樣的蒙古族後裔。據《蒙古風俗指南》記載,“漢人從事農業後加入蒙古人”見於卓索圖盟、昭烏達盟、哲裏木盟等多地。
清朝時,皇室公主嫁給蒙古王公,隨行的有漢族奴隸、工匠和為蒙古王公守墓的漢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仆從也融入了蒙古人。法庫縣四家子鄉蒙古族李是昌圖縣東嘎鄉和四家子鄉的金、王、李、趙、賈、孟、賀、高八姓,俗稱“蒙古八姓”。段柔公主出嫁,從河北灤縣遷來,是在清朝雍正年間。他們的祖先是蒙古王公的奴隸和工匠,他們的後代逐漸成為蒙古人的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