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穴位中的外來“奇穴”

穴位中的外來“奇穴”

按摩或針灸是中醫調理疾病的常用方法。人體上有上百個穴位,包括我們常說的“經絡穴位”,還有經絡外的奇穴、阿是穴等不在《匯編》中的穴位。

1.外源怪點

除了經穴,還有壹個怪穴,就是經絡外的怪穴。顧名思義,經絡之外的奇穴並不在經絡穴位的範疇內,而是後人總結發展出來的。也就是說,那些對某些疾病有特殊治療作用和效果的穴位,就叫奇穴。它的位置相對固定,有固定的名稱和固定的指示。經絡外的奇穴可以是多個部位,比如十宣,也就是指尖,離指甲遊離緣0.1寸,大概有***10個穴位,所以叫十宣。大家耳熟能詳的太陽和唐寅,也屬於經書之外的奇穴。這裏我給大家兩個常用的奇經外穴。

壹個是安明。安明在項部連接壹風穴和風池穴的連線中點。風在耳垂後面,就是乳突和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風池位於頸後區,枕骨下,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安明,顧名思義,對失眠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該穴位還可用於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所以有些失眠的朋友可以嘗試按摩安明,對幫助睡眠會有壹定的作用。

二是定喘穴。定喘穴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0.5寸,後正中線旁。主要用於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疼痛。其實這也是很多三伏貼治療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壹點。

2.阿是穴

經絡外奇穴壹般是在阿是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古代經驗的總結。那麽,阿是穴是什麽?阿是穴的來歷也很有意思。根據韓棟·方碩的傳記,單詞“A”的意思是“痛苦”。因為病人按壓痛處時會說“A”,所以取名“A”。這種穴位沒有具體的名稱,也沒有固定的部位,即疼痛在哪裏,實際上來源於《黃帝內經》中的“以痛為穴”。即便如此,由於阿是穴是疾病的反應點,刺激阿是穴往往是有效的。所以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在《備急用》中提到:“有壹種說法,說壹個人有壹種病,就是捏它,如果在它的位置上,不問穴,它就成了痛處,就是雲正。針灸都考,所以說阿是穴也。”

阿是穴如果拓展應用,非常實用。下面給大家壹個小技巧。我們經常聽到中醫科普講座中提到的“四總穴”的宋公式,即“腹三裏,腰三裏,背三裏,求第壹項,找漏項,收五谷。”四大穴是足三裏、委中、樂缺、合谷。假設當妳遇到腸胃不適,沒有條件盡快就診時,先按摩穴位是壹種可選的方式。既然說“肚中三裏”,就按自己的足三裏穴。但是兩條腿都有足三裏,應該選哪邊的穴位呢?這時候可以用阿是穴的概念。可以分別按壓左腿和右腿的足三裏,用同樣的力度感受足三裏的酸脹和疼痛的不同。壹般來說,感覺比較強的壹側就是目前比較合適的穴位,然後妳就可以確定按哪壹側了。這也可以說是“阿是穴”的拓展應用。

  • 上一篇: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夏季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 下一篇:什麽是慢性疼痛?所有的慢性疼痛都需要藥物治療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