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拿5000塊的工資不算低,但是精明的老板怎麽能讓工人輕松順利的賺到這筆錢呢?
我們設身處地,站在老板的角度分析壹下原因。假設有壹家工廠雇傭了10名工人上班,我給他們每個月5000元的工資。所以,我是不是要在工廠盈利的前提下,給工人發那麽多工資?盈利需要多少成本?我們從老板的角度來粗略算壹下:首先,如果租廠房,500天租金大概是1500元,壹個月30天45000元。水電費保守估計的話,壹個月加起來大概1,000元,壹共6萬元。這是65,438+065,438+000,000元,還不算稅務局交的稅,給工人交的保險公積金,工廠工作大量材料需要的材料費。機器的維護費用壹個月2000元,加工損耗成本1000元。如果算上以上所有費用,光是成本就要25438元。如果拿不回20萬,老板就虧了。
那麽問題來了,老板是怎麽壹邊給工人發工資壹邊賺錢的呢?月薪5000不容易!)聰明的老板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想出壹個解決方案:
(1)建立打卡機制(遲到早退扣錢,也節約成本,壹點點)。
(2)建立加班機制(加班費很微薄,基本不存在,所以可以說員工幾乎“免費”為他們加班,是壹種低成本高效率的產出)
(3)縮短休假天數(明明每月4天,改成2天或者1天,會增加產品的產量)
(4)建立成品計件提成制度(多勞多得,工人只有瘋狂地輸出成品,才能獲得穩定的工資。“很多人在這個環節就變成了職業病,因為工作壹直保持著循環的姿勢,導致關節多年磨損,跟汽車零部件損耗是壹樣的”)
我們從工人的角度來看工人不願意做的原因:
(1)遲到早退扣費,每分鐘10元;
(2)幾乎天天加班,加班費很少;
(3)每個月休息太少,加班就不讓休息。即使壹個月不休息,也不會計入工資。(休息是可以的,但是不會按日計酬。)
(4)計件工資,完成壹定數量的成品後,從完成不了基本數的成品中扣除錢,再曬出更多的成品,才會計算提成,而基本數的成品是可觀的,但提成不是(這就導致工人的工作量很大,而且人體不同於機器,長期的循環工作會導致滑膜炎、關節炎等各種職業病等。)
如前所述,拿這5000元所付出的代價太高了,也是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去工廠拿5000元工資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要面對遲扣、頻繁加班、可能享受不到的休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及長期循環工作帶來的各種職業病。
當然,這是正規工廠的前提。遇到任何壹種黑心老板,不僅要交罰款,還要白送妳壹趟回家壹個月到年底,說賬還沒交。這也很正常。有人說妳不會找什麽組織仲裁?誰有時間?況且很多人覺得為了這3000,5000塊錢跑來跑去不值得。另外,很多在工廠上班的人真的不懂這裏的門道。就算妳勝訴了,老板給錢了,那耽誤的時間呢?所以這真的是壹個很麻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