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荷花
其他的名字有荷花、蓮花、水之、水芙蓉、涵涵、芙蓉、六月春、雲水、洪湖和玉環。
睡蓮科蓮屬的分類
花期在6月下旬到8月之間。
起源於熱帶和溫帶亞洲,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記載,喜溫暖濕潤。
簡介
荷花是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地下莖長而粗,節長,葉圓。花期6-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托孔中嵌有多片花瓣,有紅、粉、白、紫等顏色,或有彩色文字和鑲邊。堅果是橢圓形的,種子是卵形的。荷花種類繁多,分為觀賞和食用兩大類。起源於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周朝就有記載,氣候溫暖濕潤。荷花葉大花美,香氣四溢,汙泥無汙染,是園林中非常重要的水綠化植物。荷花都是珍貴的,蓮藕蓮子都可以吃;蓮子、根莖、蓮節、荷葉、花和種子的胚芽都可以入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九、荷花在園林中的應用
荷花,中國十大名花之壹,不僅色彩艷麗,芳香撲鼻,而且適應性強,可廣泛種植於湖泊中,蔚為壯觀,可盆栽於瓶內,別有情趣;自古以來,宮廷園林和私家園林中珍貴的水生花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並廣泛應用於當今的現代景觀園林中。
(壹)荷花水景
荷花園1:
最近國內有三種特殊的荷花園:壹種是武漢東湖磨山的園林植物園,開辟大片水生花卉區,觀賞和研究荷花;壹是南京莫愁湖、杭州新“屈原風荷”等大型公園,以賞蓮為主;另壹類是以野趣為主,結合旅遊的荷花民俗旅遊資源景區,如廣東三水荷花世界、湖南嶽陽團湖景區等。
2.景觀園林中以水景植物為主題:俗話說“沒有山的園林不壯,沒有水的山不美”。在中國園林中,用荷花裝飾水景是很常見的。江南有很多有名的園林,有樓臺賞荷。揚州瘦西湖堤上有壹座“蓮花橋”。橋上玉亭錯落有致,造型古樸典雅,精致獨特,與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風景最好的地方。嶽陽金禧園荷花廣場依水而建,與蜿蜒的圍墻相連,香蒲飄香,雨中賞荷,深受群眾喜愛。
3.做壹朵四季可賞的夏花:四季不同的景觀,是中國造園人恪守的造園法則,梅花抗冬,楊柳迎春,綠蓮解暑,桐葉驚秋。荷花的綠色觀賞期長達8個月,團花期約2-3個月。夏秋時節,人少蟬鳴,桃李無言,婀娜多姿的荷花在壹泓清水中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
4.多層次布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國園林在布置植物時非常註重層次的變化,以形成高低遠近不同的豐富景觀。柳與蓮的結合是典型的手法。劉鶚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有山半城有湖”來概括濟南的大明湖。湖南湘潭雨湖公園,春日柳絮飛揚,小河尖;夏秋時節,花葉婀娜,楊柳青青;冬天,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壹處美麗的風景點。
5.作為工業廢棄物汙染水體的“過濾器”:由於蓮藕的地下莖可以吸收水中好氧微生物分解汙染物的產物,蓮藕可以幫助汙染水體恢復食物鏈結構,促進水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2)荷花盆栽和盆景
荷花對生長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它不僅能在湖泊池塘裏吐紅揮綠,甚至在小鍋小碗裏也能雍容華貴,裝點世界。在中國荷蘭文化史上,盆蓮的形式壹開始只是用於私人庭院觀賞。如今,盆栽荷花在中國各地的園林中被廣泛應用。盆栽與池塘種植相結合,提高了盆栽荷花的觀賞價值,常出現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荷花水石盆景是近年來在杭州出現的壹種新盆景。它是荷花盆栽和水石盆栽的有機結合,既體現了巖石的堅固挺拔,又展現了荷花的嬌艷。荷花盆景可以選擇珊瑚石、沙石、斧石、英石等巖石作為材料。
(3)荷花布置
我國插花始於六朝,起源於佛前獻花。作為佛教的聖花,可以說插花方便蓮花在上升的時候結下不解之緣。唐宋時期,獻花仍是插花的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時期,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此時荷花插花的深度和技巧上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堪稱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時至今日,人們對荷花插花已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蓮果等材料在插花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且對這些材料的觀賞效果進行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壹般以選擇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宜搭配其他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鮮艷,構圖明亮,觀賞效果可維持3-4天。
十、弘揚中國“和合”文化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來重視倡導和平與和諧。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話就是孔子的兩句話。壹個是“和而不同”;壹個是“和為貴”。中國文化所說的“和”,絕不是不強調差異和矛盾的和解。而是指差異和多樣性存在後的融合。這種融合才是最有價值的。中國有56個民族,34個行政區,民族之間存在差異和矛盾。面對這樣的分歧和矛盾,始終堅持民族團結和祖國統壹,堅持這種“和”的立場,是最可貴的。拋棄這種“和”的立場,就是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人歷來認為“和”是解決國與國之間沖突的原則,主張“天下大同”。(《尚書·堯典》)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展現了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貴和”思想在國家、民族、文化層面的重要體現。“萬國和諧”體現了古代先賢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規範,是壹種民族文化和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和統壹國家的建立和繁榮。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壹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的任務。弘揚中華民族的“和諧”思想,對於我們整合社會力量,協調各方利益,減少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壹方面,“貴和”的思想可以賺錢,“和”可以導致吉祥,“和”可以凝聚力量。在觀念層面上,“和”意味著對不同意見的認同和包容;在社會結構層面上,“和諧”是指不同個體和群體之間建立和諧的社會交往。因此,“貴和”就是在承認事物的原始矛盾和必要鬥爭的前提下,在諸多因素的對立統壹和相互依存中求同存異,化解矛盾,從而在“存異”的基礎上“求同”而不是“不同”,達到總體的平衡與和諧,進而擇優淘汰,促進新事物的產生和發展。另壹方面,“貴和”的思想並不排斥,“和”也不怕惡。強調“和諧”並不意味著膽怯和無原則的讓步和妥協。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以和為貴”的理念,有利於協調各方利益,妥善處理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的利益關系,提高新形勢下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能力,引導人民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化解利益沖突,維護安定團結,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而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弘揚“和諧”理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處理民主政治建設與經濟發展、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由於“蓮”與“和”“和”諧音,“蓮”與“連”“連”諧音,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蓮常被視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統壹的象征。蓮花的高貴象征著和平的事業和和諧世界的高貴。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國“和”文化的壹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寓意“和而不同”,但共同組成了壹個高貴的荷花世界,寓意“和而不同更珍貴”。我真誠地希望在推廣和平與和諧文化的過程中,荷花文化能夠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悉。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推進祖國統壹、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具有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