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節氣來看,中秋節是氣候變化的分界點。中秋節前是初秋。中秋節過後,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大,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慢,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較弱,容易感冒咳嗽。除了上呼吸道疾病,有些人甚至會出現皮膚幹燥,或腹瀉、便秘等胃腸功能障礙。
秋燥傷人。
“引起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季幹燥”,不同於夏季雨水多、濕度大,秋季氣候幹燥幹燥。燥,表現在身體上的癥狀大多是:炎癥,腫痛,燥。
古書《蘇文。陰陽應象大論》中提到:“幹勝,幹”。中醫認為,秋氣與人體的肺相連。肺氣過盛,容易口幹、幹咳、咽痛。肺在五行中屬於金,金克木在中醫中屬於肝。肺氣過盛,容易傷肝木,產生虛火、肝火。
人體的血液、津液、痰液是壹體的,會相互轉化。當負責儲血的肝臟功能較弱時,血液循環不暢的地方津液不足,自然會出現皮膚幹燥、口渴、失眠、大便幹燥等癥狀。
讓妳的天氣涼爽宜人的7個竅門
第壹招:少辛辣酸味,忌風寒感冒。
秋季要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的危害。少吃辛辣食物,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功能,因為中醫認為“肺氣過盛,抑制肝木,故多酸可加強肝木。”
從食物的屬性解釋,少吃辛辣,以免加重燥證。多吃酸味食物有助於生津止渴,但不宜過量。
有些人喜歡吃酸梅解渴。“其實酸梅是堿性的。”吃多了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容易發生潰瘍。壹旦天氣變冷,患消化性潰瘍的幾率大大增加。
至於脾胃保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生冷食物。就太陽能而言,秋季陽氣漸閉,陰氣漸盛,不宜吃過多的陰寒食物。"吃之前最好把食物放在火上煮壹煮,並燙壹燙。"
尤其應避免瓜果類,因為“秋瓜對胃不好”,如西瓜、哈密瓜等易傷脾胃陽。適量吃蘋果、柿子、橘子、梨、葡萄、桂圓。
"根據自然界的節氣,最好吃時令水果."現代人因為交通便利,科技先進,可以很容易吃到其他季節盛產的水果,但是很容易吃錯食物。“妳想想,古人的秋冬西瓜在哪裏?”
貼心秘方:
能滋陰潤燥的: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漿、蜂蜜、蓮藕等。
酸性水果: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
少吃辛辣食物:姜、蒜、韭菜、辣椒、蔥等。
第二招:滋陰益氣
中醫不反對秋季進補,但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是什麽樣的體質,因為進補的內容也是不壹樣的。
有時候上呼吸道有問題,以為是感冒,其實不是。但有些老年人唾液腺分泌較少,容易出現眼幹、幹咳、舌燥等癥狀,沒有出現紅腫疼痛的炎癥現象。中醫稱為“陰虛”,要適量服用滋陰藥物,提高體質。
如果屬於過敏體質,以“補氣”為主,傾向於溫補,忌食生冷食物。
在門診,患者經常會“補錯藥”。有壹次,醫生發現過敏患者病情控制不好,壹問才知道是患者私自吃了蜂膠。
很多人認為蜂膠對過敏性疾病很有好處。其實蜂膠在中醫裏是寒涼的,剛好和過敏體質的溫性藥物沖突。患者壹停用蜂膠,癥狀馬上好轉。
此外,經常腹瀉等腸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議多補充鰻魚(最好是清蒸的)。
貼心秘方:
常見的滋陰藥物:枸杞、玄參、玉竹、麥冬,能促進唾液腺分泌,潤喉,也有免疫調節作用。
常見的補藥:人參、黃芪、白術、茯苓(不過很難決定劑量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是食補還是藥補,最好咨詢專業的中醫。)
第三招:情感保守,收斂活力。
根據自然規律,秋季陰增陽減,人體的陽氣也被吸收。為了把陽氣儲存在體內,我們應該早睡早起。
《皇帝內經》記載:“秋三月,宜早臥早起,與雞同樂,使心平氣和,緩秋刑,斂氣,使秋靜,肺清。”
在秋天“收”的原則下,情緒要逐漸收斂,凡事不可急於激動,也不可畏縮。“頭腦要清醒,性愛要安靜。”在變化的季節裏,只有保持心態穩定,註意身、心、氣的調整,才能保持活力。
第四招:適當運動。
北京的秋天不太冷,空氣質量也比較好。妳不妨多親近大自然,多做運動,吸取天地精華。特別是拉伸,可以幫助拉伸身體,保持身體的柔韌性,滋養脾臟,加強循環。
拉伸有“運輸功能”,可以收斂心神。呼吸是指“運初順暢”,意思是壹旦呼吸舒適,就是“化初順暢”,從呼吸帶動的循環系統、腸胃消化到內分泌系統,壹路暢通,血液循環自然活躍。
需要註意的是,早晚天冷的時候,不要在外面運動。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感冒,需要調整運動方式。
貼心秘方:
早晚天冷:建議在室內鍛煉,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或瑜伽。
白天戶外:建議老年人走路慢壹點,年輕人可以快步走,直到微微喘氣或出汗。能增強心肺功能,調理氣血。
第五步:穿鮮艷的衣服。
有壹種說法是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這是從五行學說引申出來的(“木、火、土、金”對應“青、紅、黃、白、黑”,再對應“肝、心、脾、肺、腎”)。
然而中醫卻有另壹種解讀。
“秋天是白色的,有點復雜,”尤其是白色的食物,比如白菜、蘿蔔,“吃了當然好,但如果屬於過敏體質,就會越來越嚴重。”顯然,中醫的理論絕不是壹邊倒的,壹定要與個體體質相適應。
另外,秋天萬物雕零,充滿蕭瑟寒冷的氣息,心情容易受到影響。既然秋天在五行中對應的是白色,那麽它的意思就是清爽明亮,也就是說多穿白色明亮的衣服會讓人感覺更加開朗輕盈,別人看起來也更加活潑而不是死氣沈沈。
第六招:強身健體,強肺強身。
秋氣通肺,秋燥易傷肺,秋季首先要保養肺。這裏介紹兩種潤肺的方法。
高拒絕兼容性方法
功效:能擴展心、肺、肝、脾、胃的功能,有助於清醒、輕盈和靈活。
步驟:1。直視,吸氣,雙手舉過頭頂,站直。
2.呼氣放松,雙手均勻地向背後放下。
3.這樣來回跑大概十分鐘。
嘶肺泄濁法
功效:可以幫助心情得到克制和平靜。
步驟:1。雙腳平行,與肩同寬。
2.吸氣時,掌心托住,然後掌心向外,手掌在胸前轉動。
3.做壹個不發出聲音的“嘶嘶”口型,慢慢呼氣,雙手向兩邊推並伸直,然後慢慢放松。
4.把妳的手放下,然後恢復狀態。第七招:秋季養生食譜
A.潤膚止癢粥
B.清蒸鱸魚
C.滋陰銀耳湯
D.秋季保健茶:桑菊茶
去這裏看看,都是關於如何養生的文章。
健康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