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
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滿語是參考蒙古語字母在16末尾創建的。後來我們在借用的蒙古語字母上加了“圓”和“點”,稱為“帶圓帶點的滿語”或“新滿語”。過去被稱為“沒有圈子的老滿人”。清朝以來,大量滿族人遷居中原,大量漢族人遷居山海關,在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交往密切,滿族人逐漸使用漢語。目前黑龍江省只有愛輝鎮和富裕縣,少數老人會說滿語。其他地方的滿族人大多講過漢語。
文化
滿族人自古以來就喜愛歌舞,古代舞蹈是由狩獵和戰鬥活動演變而來的。滿族人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包括跳馬、跳駱駝和滑冰。公元18世紀中葉,“八旗子弟”創造了壹種新的鼓詞,與鼓板、三弦歌合稱“印青子弟書”。
清代聖祖葉璇編纂的《音韻釋義》、《數理精要》、《歷象考》、《故宮全景圖》等書籍,都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早期的滿文著作中,有大量學習滿文所必需的書籍,如《滿清啟蒙》、《滿清經典》、《滿清指南》等。《文清鑒》經過多次修訂,編成五部不同民族語言的滿文字典——《禦五式文清鑒》,是滿、漢、蒙、藏、維吾爾等民族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考資料。書籍的翻譯也很普遍,中國的主要典籍大部分都是滿文翻譯。除了官方書籍,《三國演義》、《西廂記》、《金瓶梅》、《聊齋誌異》等民間故事都有滿文翻譯。其中紮克丹翻譯的《聊齋誌異》最好,文筆水平很高。與此同時,湧現出壹批滿族作家。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早期創作的《邊帽集》、《飲水集》,清新婉約,傳神自然,堪與當時詞壇著名漢人朱彜尊、媲美,合稱“三大詞人”。
連衣裙
“發冠”和“旗鞋”
滿族服飾
20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傳統服飾已經非常罕見。但是,從電影、電視劇、博物館裏,我們常常可以領略到老國旗服飾的優雅。其中,女性頭部的頭飾,寬而長,呈扇形,冠狀,非常引人註目。
以前的滿族女性和男孩子壹樣,年輕的時候會把頭頂周圍的頭發剃掉,只留下頭骨後面的頭發,編成辮子,掛在腦後,直到長大。婚後開始戴大盆頭,架子頭,兩個壹等包子,其中兩個頭比較典型。兩頭是把頭頂的頭發紮起來,分成兩綹,每綹做壹個發髻,然後後面剩下的頭發做壹個“燕尾”長扁發髻。通常在發髻上橫插壹根長20-30厘米、寬23厘米的發簪,所以在慶祝吉日或接待貴賓時,需要戴上皇冠。
岐頭
發冠為扇形冠,長30厘米以上,寬10厘米以上,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框,以綠緞、綠絨或綠紗為面。穿的時候可以固定在發髻上。常繡有圖案,鑲嵌珠寶或用各種花卉裝飾,用長流蘇裝飾。這種頭飾多為滿族上層女性使用,壹般女性出嫁時才使用。戴上這種又寬又長的發冠,限制了脖子的扭曲,讓它們變直。再加上長長的旗袍和高檔的旗鞋,她們走路的步伐很精致,顯得特別穩重優雅。
馬蹄鐵鞋
除了“旗袍”和“發冠”,滿族女子的“旗鞋”也很有特色。這種繡旗鞋是木制的,稱為“高幫鞋”或“花盆底”鞋和“馬蹄底”鞋。其木鞋跟壹般高約5-10 cm,有的可達14-16 cm,最高可達25 cm左右。壹般用白布包裹,然後嵌在腳底中間。鞋跟底通常有兩種形狀,壹種是頂部開口,底部收斂,呈倒梯形花盆形狀。另壹種是上細下寬,前平後圓,外觀和落地痕跡像馬蹄鐵。“花盆底”、“馬蹄底”由此得名,也統稱為“高幫鞋”。除了鞋面上有蟬蝶之類的刺繡圖案或裝飾件外,木材無法跟地的部分,往往還會有刺繡或珠飾。有些鞋尖上還裝飾有用絲線織成的耳朵,有地面那麽長。這種鞋的高跟木質鞋底極其堅固,往往鞋面斷裂,而鞋底還完好無損,可以重復使用。高檔旗鞋多為十三四歲以上的貴族中青年女性穿著。老年婦女的旗鞋多以扁木制成,稱為“平底鞋”。旗鞋的前端略微裁剪,方便行走。我現在都不穿了。
滿族人自古就有“砍柴做鞋”的習俗。關於這種高幫鞋的起源,眾說紛紜。壹種觀點認為,過去滿族婦女經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為了防止蟲咬,他們在鞋底綁上木塊,後來制作出日益精良的鞋子,並發展成高幫鞋。還有壹個傳說,滿清的祖先為了渡過壹個泥塘,奪回被敵人占領的城市,學了白鶴的樣子,在鞋子上綁了高高的樹枝,最後取得了勝利,達到了復仇和發展的目的。為了不忘記那些悲慘的日子,也為了紀念高蹺木鞋的貢獻,女人們穿上這種鞋,代代相傳,變得越來越精致漂亮,後來就成了這樣。
歷史上,滿族男子喜歡穿藍色長袍和夾克,頭發和辮子在腦後,圓頂和褲子。而女性則喜歡穿直筒旗袍,梳個蝴蝶結或“發髻”,戴個戒指,腰間掛個手絹,滿腳,穿花紋鞋。但是,今天的“旗袍”並不是歷史上滿族婦女的服裝,而是吸收了西方服裝裁剪方法的壹種時尚,與過去滿族婦女的服裝有很大的不同。
滿族服飾在清代曾經風靡全國,現在和漢族壹樣。滿族女子不纏足,鞋上繡有美麗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高度為10 cm的木跟。滿族女人走路可以昂首挺胸,腰肢搖曳。滿族女性的發型變化很大。當她們還是女孩的時候,她們只是簡單地把頭發拉到腦後。結婚不久,就要把頭發編成辮子,紮成單發髻。婚後的發型有很多種,雙髻,單髻。雙發髻發型將頭發從頭頂梳成兩部分。前發髻梳成平頂以便戴皇冠,頸部後發髻梳成燕尾形,在脛後散開,使頸部始終保持挺直。所以滿族女性走路的時候更加高貴端莊。圖為滿族新娘梳理婚禮發型。旗袍是滿族男女老少壹年四季都穿的服裝。裁剪簡單,圓領,前後寬,袖子窄,四片裁剪,縫長,方便上下馬。窄袖便於射箭。因袖口附有馬蹄形袖,故又稱馬蹄袖。滿族逐漸擺脫騎射生涯後,馬蹄袖已成為裝飾品,放下馬蹄袖仍是滿族向年長者和德高望重者致敬的禮儀。女式旗袍比男式旗袍更具裝飾性。衣領、前襟和袖口飾有刺繡。隨著時代的變遷,旗袍的款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四件套裁剪系統也改成了兩件套裁剪系統。旗袍能很好的展現女性的身材和曲線。圖為滿族婦女穿旗袍外套時穿的背心。繡有精美的圖案。穿著旗袍在宮廷裏跳舞的滿族婦女。穿傳統滿族旗袍的男子包括箭袖長袍和背心,以及滿族男子的帽子。
平民住宅
以前滿族人家壹般的院子裏都有影壁墻,有供神仙用的“獨桿”。滿族傳統民居壹般分為西、中、東三間,大門朝南。西房在西邊叫上房,中房叫廳堂,東房在東邊叫下房。西有三康,即南、西、北。西康貴,北康大,南康小。來客住西炕,長輩住北炕,晚輩住南炕。
習俗
滿族人孝敬長輩,講究禮儀,路上遇到長輩要側身鞠躬,雙手鞠躬,等待長輩經過;不僅晚輩要問候長輩,晚輩也要問候長輩。親戚朋友見面,除了握手打招呼,有的人還會腰打招呼。春節期間,每兩年要拜壹次,三十日晚拜壹次,辭舊歲,大年初壹拜壹次,稱為迎新年。室內西康不允許隨意坐臥和堆放雜物;忌打、殺、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墊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滿族人把西墻當作祭祖的聖地,不允許在這裏掛衣服貼年畫。西康,俗稱“佛康”,設有“祖宗板”。禁止人,尤其是女性隨便坐臥。平時西康不允許客人休息,更不允許在這裏放狗皮帽子或者皮鞭。忌打、殺、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戴狗皮床墊的客人,禁止戴狗皮帽、穿狗皮袖。
不要跨越竈具和壁爐的三腳架,不要在竈具或壁爐上隨意踩踏或坐臥;不準在爐口或池塘上烤腳、襪子、鞋子和靴子;禁止亂扔吃剩的食物、骨頭、魚刺等。放進炊具或壁爐。
滿族過去信仰薩滿教。他們每年根據不同的節日,祭天、祭神、祭祖,以豬、豬頭為主。祭祀時要殺豬,尤其是祭祖時,黑豬不帶雜毛(有的還必須選黑豬),宰殺前要在豬耳朵裏註入酒。如果豬的耳朵抖了,就認為是上帝收了,可以宰了。這壹舉動就是俗稱的“領祭”。有的地方要把豬腸和豬膀胱放在桶裏,掛在桿子上給烏鴉吃。如果它們在三天內被吃掉,那將是幸運的。然後把整只豬切成八塊,原樣放在壹個方形的盤子裏,放在屋內西山墻的祖宗牌位下面。家裏人按輩分光著頭磕了三次頭,然後把肉剁碎放在鍋裏煮,壹家人圍坐在壹起用鹽吃。這時候如果有客人,只要在祖宗牌位前磕頭三次,就可以坐下來壹起吃飯,吃完不用謝。滿族人殺豬時還有邀請鄰居朋友品嘗第壹口豬肉的習慣。過去,莊稼熟了,滿族人還有“薦新莊稼”祭祀的習慣,現在已被“田上豆腐,田上餅”的習俗所取代,即五谷在田時,用新豆子做豆腐吃,田完了,用新豆子做大黃飯或豆面吃,以慶祝豐收。滿族青年男女結婚時,新娘必須先坐在南康上,也叫“坐福”。直到晚上才在地上擺上壹張桌子,新郎新娘要手拉手繞著桌子走三圈,然後喝壹杯。
日常飲食習俗
滿族人在農忙時吃三餐,在農閑時吃兩餐。主食多為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和幹大米。我喜歡在米飯中加入小豆或烘豆,如高粱和米豆幹米飯。在壹些地區,玉米是主食,玉米粉發酵制成“酸湯”。東北大部分地區的滿族人也有吃白飯的習慣,就是將高粱米或玉米(大米+大米)煮熟後,用清水洗凈,然後用清水浸泡,吃的時候取出,放入碗中,清涼可口。這種吃法多在夏天。這種餅是由粘高粱、粘玉米、黃米等制成的。,包括豆粉糕、糯米糕、蘇葉糕、菠蘿葉糕、牛舌糕、年糕、水煮糕(中國的餃子)等等。滿族的糕點歷史悠久,在清代成為宮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禦膳“栗子面窩窩頭”,又名小窩頭。滿族點心薩其瑪也成為中國著名的糕點。比較有名的是清東陵的餅,也叫清東陵大餅,北京小吃的餅,河北承德小吃的餅,湖北荊州小吃豬油的餅。
北方冬天天氣冷,沒有新鮮蔬菜。滿族人秋冬季常以酸菜(泡菜)為主食。據說腌制保存蔬菜的方法始於清朝順治時期。酸菜煮白肉粉條是滿族人入冬後的常見菜。酸菜可以煮、燉、炒、涼拌吃,火鍋用酸菜更是獨具特色。配菜也可以用來包餃子。在東北的滿洲裏,腌酸菜家家戶戶都能吃到第二年春天。此外,日常蔬菜包括蘿蔔和豆類。滿族人愛吃豬肉,經常用白煮。遼寧沈陽的餐廳是壹家滿族餐廳,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經營的白肉血腸,號稱正宗滿族風味。
滿族人有許多就餐習俗和禮儀。比如路人可以分享用過的餅和肉,但壹般不能帶走,吃完不許擦嘴;壹家人吃飯,長輩不動筷子,晚輩從不動筷子;過年殺豬的時候,請親戚朋友和鄰居吃白肉血腸是壹種習慣。
民族食品
滿族人居住分散,各地都有代表性的典型食物,主要有:
1白肉血腸。
②火鍋(滿族傳統菜肴)
③酸湯9是遼寧岫巖滿族的典型食物)
(4)清東陵糕點(又稱清東陵大餅)。最早是清朝皇帝去東陵祭祖時作為供品使用的,所以也叫“祭餅”。在制作祭品時,有幾十種水果餡的餅,魚餅、勺餅、菊花餅、面糊餅、油炸韓式餅、糯米餅、黃米餅、七星餅、雞蛋餅、酪乳餅、野葡萄餅、山梨餅。傳入民間制作糕點後,壹般分為大、小兩種。大餅每斤八塊,俗稱清東陵八塊;小餅每斤十六塊,俗稱清東陵八塊。大小餅的品種主要有太師餅、松餅、玫瑰餅、龍鳳餅、山楂桃等。還有無餡七星點子,八分餅,核桃餅,脆皮餅。
傳統節日
滿族的很多節日和漢族的壹樣。主要有春節,元宵節,尤爾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傳統體育活動如“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壹般在節日期間舉行。
逢年過節要殺豬,過年(春節)的時候,每家都要殺兩三頭豬。臘月初八(臘八節),用粘高粱、紅小豆等八種食物煮粥,稱為臘八粥。除夕吃餃子,在餃子裏放壹根白線。誰吃了白線,誰就能長壽。有些人在餃子裏放壹枚銅幣,這意味著他們在新的壹年裏有錢花。此外,我們應該吃手工制作的肉和特色小吃沙琪瑪。
黃金節是滿族“舉國歡慶”的日子。1635年10月13日,皇太極頒布上諭,正式將姓氏“女真”改為“滿洲”,這標誌著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
1989 10,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研討會上,壹年壹度的12.3被正式定為“黃金節”。
黃金節:是滿族“國慶”的日子。1635農歷+10年3月3日,皇太極頒布上諭,正式將姓氏“女真”改為“滿洲”,這標誌著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1989 10,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研討會上,壹年壹度的12.3被正式定為“黃金節”。
上元節:正月十五,俗稱“元宵節”。滿族和漢族壹樣,也有掛燈籠、吃元宵的習俗。
遠離壹切疾病:滿族女性的節日。通常在第壹個月的第十六天。那壹夜,三五成群的女子遠行,或走沙卷冰,或尋歡作樂,被稱為“百病同行”。
2月2日:俗稱“龍擡頭日”。當日早晨,滿族人將廚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招龍”。然後在院子裏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會吃“龍須面”和“龍麟餅”。這壹天女人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是漢族人做好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裏插壹朵“佛花”。“佛多”是滿語,翻譯成漢語是“柳樹”或“柳枝”。按照滿族的信仰,柳樹是人的祖先,人是柳樹的後代。為了表示後繼有人,墳墓裏要插柳樹。
端午節:滿族人在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習俗與漢族相同。
中秋節:滿族人以7月15日為中秋節,也被視為給死者翻身的“鬼節”。屆時,全國各地的寺廟都會設置道場,燃燈念經,舉行各種超度儀式。
中秋節:滿族家庭也在中秋節吃“團圓飯”。另外,月亮升起的時候,會有月亮。即在庭院東面西側放置木屏風,屏風上掛雞冠花、黃豆枝、鮮蓮藕,供月兔使用。屏幕前有壹張方桌,上面放著壹個大月餅。祭祀時,女先拜,男後拜。
臘八節:滿族人在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煮“臘八肉”。除了全家人的食物,還要分給親戚朋友。
小年:滿族人有和漢族人壹樣的小年習俗。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那時,家家戶戶都會祭祀竈神,俗稱“送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