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筠(1920—1949),原名江竹筠,四川自貢人,習慣稱她為江姐。1939 * *加入中國。1947年下半年,黨組織派丈夫彭詠梧到川東發動武裝起義迎接解放,她擔任聯絡員。1948年,彭詠梧在戰鬥中犧牲後,毅然留在川東繼續工作。同年6月14日,因叛徒出賣,江竹筠不幸在萬縣被捕,關押於重慶渣子洞集中營。
《紅巖》的作者羅廣斌、楊益言於1948年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囚禁於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研究所集中營。他們和小說中的主人公壹起經歷了那些驚心動魄的奮鬥人生。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把這裏的鬥爭告訴後人”,先後寫出了《聖潔的花朵》、《江姐》、《蘿蔔頭》等報告文學和《烈火中永生》等革命回憶錄。
江姐精神代代相傳。
江姐是紅巖豐滿的藝術模特。作為地下工作者,她經驗豐富,警惕性高。在重慶潮陽碼頭,她看到甫誌高西裝革履地拎著行李,立刻看穿了甫誌高良好的表演心理,表現出了她的高穩定性。在去華鎣山的路上,她以堅強的革命意誌和非凡的毅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情,化悲痛為力量,勇敢地肩負起丈夫無可爭議的事業。
然而,丈夫犧牲後,她又進了監獄,挨餓的孩子隨時可能成為流離失所的孤兒。她保持了鬥士的毅力,用死亡捍衛了自己的忠誠。她毅然將兒子托付給親友,寧死也不願將秘密透露給反對派。勝利後,江姐的事跡多次被拍攝成影視劇,成為教育千千千千萬萬人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