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脫位的辨證可分為三個階段。(1)早期為脫位後1-2周。患肢傷筋動骨,瘀血內留,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治療原則以活血化瘀為主,行氣止痛為輔。(2)中期,即脫位後2-3周,患肢腫脹疼痛逐漸消失,或近消失,瘀血散在,但筋骨尚未修復。治療原則是以和為新,以續傷筋。(3)後期,即脫位後3周以上,外固定已解除,腫脹已消失,但筋骨關節愈合不牢,體內氣血虧虛,肝腎虧虛。治療原則應該是益氣養血。
方1月季花茶
組成:玫瑰花瓣5克,紅茶3克。
用法:將玫瑰花瓣洗凈,用紅茶用開水沖泡,每日飲用1次,連續1周。
功效: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適應癥:早期脫位復位,嚴重腫痛。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438+0。
方2黃酒燜蟹
構成:5只小河蟹。150g黃酒。
用法:將中華絨螯蟹洗凈搗碎,用黃酒燙熟,放入水中燉制,去渣取汁,適量飲用。藥渣可敷患處,每日兩次,共1周。
功效:消腫止痛,祛瘀祛斑。
適應癥:早期脫位復位,腫脹,皮膚明顯青紫。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438+0。
方3炒油菜莧菜
組成:油菜莧菜250克。
用法:將油菜莧菜洗凈,切成小塊,用植物油炒油菜莧菜,加入少許精鹽和味精,每天吃兩次,1周。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腫脹明顯不消退。
來源:偏方。
方4紅豆筍湯
成分:紅小豆100克,綠豆100克,竹筍30克。
用法:將赤小豆、綠豆、嫩竹筍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大火煮3分鐘,文火煮20分鐘。1周分批服用。
功效:消腫、活血、活血、利尿。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伴有明顯的局部腫脹和持續性瘀血。
來源:偏方。
方5蒜蓉鯽魚湯
組成:鯽魚1。薤白25克。
用法:活殺鯽魚,去除鰓、內臟等。,洗凈,入油鍋煎至背部微黃,加水500毫升,用清水洗凈,用紗布包好,放入同壹鍋中,大火煮3分鐘,加入黃酒、姜、蔥、精鹽等。,改為文火煮20分鐘,撈出瀝水,連續吃魚喝湯。
功效:消腫,行氣活血,利尿祛濕。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早期,關節明顯腫脹疼痛,關節活動受限。
資料來源:薛秀娟等《大眾藥膳》。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L.14。
方6韭菜炒佛手
組成:韭菜250克,佛手200克。
用法:韭菜洗凈,切成小塊,佛手洗凈,切成小塊,油鍋加熱,將韭菜和佛手放入鍋中,翻炒至熟,分批食用10天。
功效:行氣止痛,溫經通絡。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中期,關節仍腫脹,活動不利。
來源:偏方。
方形7生菜拌蔥油
構成:生菜300g。
用法:生菜洗凈,去皮切絲,熱油中加入蔥花,與生菜絲拌勻,分次食用。
功效:疏通經絡,滋養筋骨。
適應癥:復位後中期關節脫位,關節僵硬不能活動者。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22。
方8百合任濤湯
組成:鮮百合250克,桃仁20克。
用法:將鮮百合、桃仁洗凈,放入同壹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煮3分鐘,文火煮20分鐘,分批次食用,食用時間10-15天。
功效:活血止痛,和營通絡。
適應癥:復位後中期關節脫位,關節活動不利者。
來源:偏方。
方9木瓜粥
組成:木瓜250克,粳米50克。
用法:木瓜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入清水500毫升,加入粳米,煮3分鐘,文火煮30分鐘,做成粥,趁熱食用。服用10-15天。
功效:肌腱持續受損。有利於調理絡脈。
適應癥:復位後中期關節脫位,關節活動不利者。
資料來源:王。受歡迎的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44.
方10紅棗甘草大米粥
組成:大棗10枚,炙甘草5克,粳米50克。
用法:將大棗、炙甘草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 ml,加入粳米,文火煮3分鐘,文火煮20分鐘成粥。趁熱分份吃。
功效:調節養生營,緩解疼痛。
適應癥:關節脫位中期復位後關節疼痛未愈者。
來源:偏方。
方11豬蹄豆漿
構成:豬蹄2只。大豆100克。
用法:豬蹄洗凈,切碎,放入鍋中,加入黃豆,加入清水1000 ml,煮3分鐘,加入黃酒、姜、蔥和少許鹽,文火煮60分鐘,分批次食用,約10天。
功效:滋養筋骨,暢通關節。
適應癥:復位後晚期關節脫位,關節僵硬,不能屈曲。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22。
方12豬肝炒何首烏
組成:豬肝250克,鮮何首烏10克。
用法:豬肝洗凈,切成小塊,鮮何首烏洗凈,切成塊,豬肝片和鮮何首烏壹起炒制,加少許黃酒和精鹽等。,而且分批吃。
功效:補血養陰,止眩暈。
適應癥:關節脫位復位後期關節無力、視力模糊的患者。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22。
方13甲魚核桃湯
組成:龜肉50克,核桃20克。
用法:甲魚肉洗凈,切塊。核桃仁洗凈,切成小塊。用豬油煎好後,加水1000 ml。大火煮3分鐘。用文火煮30分鐘。分份吃。
功效:大補陰血。
適應癥:中老年習慣性脫臼、陰血不足、心煩發熱、口幹乏力患者。
來源:偏方。
方14牛蹄金白質湯
成分:牛筋100g。白芷20g。
用法:牛筋洗凈,切成小塊,白芷洗凈,用紗布包好,牛筋和白芷放在同壹個鍋裏,加水1000 ml,煮3分鐘,去沫,加入黃酒、姜、蔥、精鹽等。,文火煮30分鐘,10-20天分批食用。
功效:強筋骨,利關節。
適應癥:關節脫位後期復位,關節僵硬,腰膝酸軟。
來源:薛秀娟。大眾藥膳。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58.
方15豬蹄金芪歸湯
組成:豬蹄100g,紅棗15g,枸杞10g,龍眼肉15g。
用法:將豬蹄幹用清水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1000 ml,加入紅棗、枸杞、龍眼肉,煮5分鐘,再文火煮30分鐘,分次食用。
功效:益氣補血,滑利關節。
主治:關節脫臼,氣血不足,肝腎不足,或習慣性脫臼。
資料來源:夏香。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23。
方16桂圓紅棗粥
組成:桂圓肉50克,10大棗,粳米50克。
用法:將龍眼肉、大棗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 ml,加入粳米,大火煮3分鐘,文火煮30分鐘,做成粥,趁熱食用10-20天。
功效:壯陽益氣。溫補中陽。
適應癥:復位後期關節脫位屬於腎陽虛,怕冷,手腳不溫。
資料來源:王。受歡迎的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1.90。
方17蓮子粥
組成:蓮子肉30克,粳米50克。
用法:蓮子肉洗凈,放入鍋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入粳米,用文火煮5分鐘,再煮30分鐘成粥。10-20天分批吃。
功效:健脾補腎。
主治:關節脫臼,脾腎兩虛,泄瀉,便溏,心煩失眠。
資料來源:王。受歡迎的藥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04.
肋軟骨炎是指肋軟骨與肋骨連接處的非炎癥性腫脹和疼痛。其病因不明。壹般認為與勞損或外傷有關。常見於長期上臂沈重的工人。臨床表現:常見於20-30歲女性。男女比例是1,9。發病急且慢。急性患者會突然發病。他們感到胸部刺痛、跳痛或酸痛。進攻緩慢。不知不覺中,肋骨與肋軟骨的連接處拱起、腫脹、暗沈。有時放射到肩、背、腋、頸、胸。有時休息或側臥時疼痛減輕。深呼吸、咳嗽、擡胸、疲勞後疼痛加重。X線片無明顯異常。壹般沒有明顯的臨床分類。
中醫認為肋軟骨炎主要是氣滯血瘀所致,血瘀轉熱。治療以行氣活血止痛,清熱涼血,調理營養為主。
方1綠色果酒
組成:橄欖50克,白酒500克。
用法:將橄欖洗凈,裝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3周,分批飲用,每次10-15g。
功效:行氣、活血、止痛。
適應癥:肋軟骨炎,持續復發的局部壓痛和增生組織的參與。
註意:橄欖果有行氣散寒止痛的功效。
來源:偏方。
方2茯苓大棗粥
組成:茯苓粉30克,紅棗15,粳米150克。
用法:紅棗洗凈,加水至爛,與粳米同煮粥。粥好了,倒入紅棗和湯,加入茯苓粉,文火煮20分鐘,加入少許紅糖,趁熱服用。
功效:活血消腫。
適應癥:肋軟骨炎局部腫痛明顯。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36。
方3鮮香椿板豆腐
組成:鮮香椿100g,豆腐1,精鹽5g,香油5ml。
用法:將新鮮香椿洗凈,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放涼,切成片,放在豆腐上,加香油和鹽,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急,止痛。
適應癥:肋軟骨炎急性發作,局部壓痛,組織增厚。
註:新鮮香椿味苦,性平。可以消炎止痛。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736。
方4海帶茴香湯
成分:海帶15g,紫菜15g,茴香6g。
用法:將海帶、紫菜、茴香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煮沸5分鐘,去茴香喝湯,連續服用10天。
功效:清熱止痛,軟堅散結。
適應癥:肋軟骨炎、肋軟骨壓痛、增生。
註:海帶軟堅化痰,利水清熱,海藻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159。
方5金桔米酒
成分:金桔1 000克。米酒500ml。
用法:將金桔洗凈,裝入瓶中,加入米酒,密封l周,分批飲用。
功效:健脾理氣止痛。
主治:肋軟骨炎脾胃不和,胸肋壓痛,食欲不振。
資料來源:夏香等,《家庭食物、營養和食物補充大全》。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97。
方6佛手陰
組成:佛手50克,香薷50克,糖3勺。
用法:將佛手、香薷分別洗凈,切塊,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煮沸3分鐘,加糖,分次服用。
功效:行氣止痛。
適應癥:肋軟骨炎疼痛數月不愈。它復發並局部擴散。
註:佛手行氣止痛。香薷祛濕利濕。
來源:偏方。
方7茄子根酒
成分:茄子根100克。500毫升白酒。
用法:將茄子根洗凈,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3周,分批飲用。
功效:清熱、消腫、止痛。
適應癥:肋軟骨炎有劇烈疼痛,局部刺痛,咳嗽。
註:茄子根具有清熱、消腫、止痛的功效。
來源:偏方。
方8陳皮米粥
組成:陳皮30克,粳米50克。
用法:將橘皮洗凈,曬幹,研成細粉。粳米加清水500毫升,放入鍋中,煮沸5分鐘。加入細橙皮,用文火煮30分鐘。做粥,趁熱吃。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開胃。
適應癥:脾胃不和的肋軟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