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祛寒濕、補氣血的中藥配方
健脾丸:健脾祛濕的中成藥
健脾丸是著名的消食化滯藥,因具有健脾消食的作用而得名。它是基於王肯堂的辨證論治標準:明代類比法第五卷?健脾丸?該方為保和丸的姊妹方,最常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此外,還用於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腸炎等。
配料:黨參、白術(炒)、陳皮、枳實(炒)、山楂(炒)、麥芽(炒)。
在處方中,黨參和白術用於健脾和胃,以運輸它。山楂和麥芽消食化滯;陳皮、枳實調氣和胃。諸藥合用,健脾和胃,理氣導滯,非常適合脾虛食滯證。
功能是健脾開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欲不振等引起便溏。
健脾祛濕中成藥:木香順氣丸
配料:木香、枳殼(制)、陳皮、香附(醋制)、檳榔、蒼術(炒)、砂仁、厚樸(制)、甘草、青皮(炒)。
主要功能是祛濕、健脾和胃。主治胸膈脹滿,腹脹腹痛,嘔吐惡心,噯氣納差。
健脾祛濕中成藥——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黨參、白術(炒)、幹姜、甘草。
功能主要是溫中、健脾。用於脾胃虛寒,胃脘冷痛,吐瀉,手足溫度等癥。健脾祛濕中成藥:沈淩白術丸是治療脾虛泄瀉的代表方劑。可用於因稍食油膩或飲食稍多而排便頻繁,伴有食物消化不良,時有腹瀉,反復排便時間延長,飲食減少,食後情緒低落,面色萎黃,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脈弱。
配料:人參、白術、茯苓、山藥、蓮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和大棗。
功能主要是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厭食,便溏,氣短,咳嗽,四肢乏力。益氣健脾,燥濕止瀉
健脾祛濕中成藥——歸脾丸
配料:黨參、白術(炒)、炙黃芪、炙甘草、茯苓、炒遠誌、酸棗仁(炒)、龍眼肉、當歸、木香、大棗(去核)。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養血安神。用於心脾兩虛,氣短心悸,失眠多夢,頭暈目眩,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除了寒濕和氣血,吃什麽食物好?
1,冬瓜利水化痰清熱解毒。濕熱體質的人如果有水腫、飽脹、痰多、熱煩、口渴、濕疹、癤子等都可以吃。,並能解酒。
2、紅豆利水消腫清熱,特別適合夏天食用,能清熱燥濕,補心脾,滋補肝腎。
3.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除濕的功效,適用於暑濕嘔吐、脾虛嘔吐、食少便溏、腹瀉水腫、白帶紅白。
4.薏苡仁是壹種溫和的清熱祛濕之品,中醫常用它來治療脾虛泄瀉、肌肉酸痛、關節痛、水腫、腳氣等疾病。
5.黃瓜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富含維生素和纖維,是不可多得的排毒食品。黃瓜還能促進新陳代謝,美白肌膚,抑制脂肪形成。
6.苦瓜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並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殊成分,能加速排毒。據研究,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抗癌作用。
祛寒濕、補氣血的食療調理
除濕食品1:大麥紅豆粥
薏米赤小豆粥是治濕的良藥。薏苡仁,中醫裏叫什麽?薏米?《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長期服用可治濕痹、益胃、消水腫、健脾養胃,使人強身益氣。紅豆,中醫裏叫as?紅豆?還具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的作用,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所以也能補心。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不足,飲食不當,運動少,脾虛濕盛。它們不僅要祛濕,還要養心脾,尤其是大麥和紅豆。將其煮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被人體充分吸收,同時不對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成分:薏苡仁100克
輔料:幹棗25g,小豆50g,仙鶴草10g。
調料:白糖30克【1】編輯本段。
1.將薏苡仁和紅豆用溫水浸泡半天;
2.用紗布包裹仙鶴草;
3.大棗泡石;
4.將薏苡仁、紅豆、仙鶴草和大棗壹起放入鍋中;
5.加水煮粥,最後撒糖調味。
去濕食物2:素食烤冬瓜
配料:冬瓜、香菜。
配料:蔥、醬油、高湯(或清水)、鹽、糖。
練習:
1.冬瓜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冬瓜切的不要太大,兩張麻將牌大小就好,不然不容易做好。火?;
2、鍋熱後,倒入比平時多壹點的油,放入蔥段;先給冬瓜上油會更好。考慮到健康因素,多放壹點油,用油包裹冬瓜表面。
3、放入冬瓜,翻炒至表面沾滿油,翻炒兩分鐘;
4.加入高湯,加入清水不要高湯,加入濃湯寶,放兩到三勺醬油和半茶匙糖,煮到瓜軟,大約需要15分鐘;根據冬瓜塊的大小。
5、瓜變透明時,放點鹽調味,撒點香菜,關火煮,既煲湯又炒菜!
猜妳喜歡:
1.壹種祛寒濕的中藥配方
2.壹種祛濕的中藥配方
3.祛寒祛濕方
4.關節炎的中醫治療中醫如何治療關節炎?
5.壹種祛風除濕的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