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同癌部位的具體癥狀,可懷疑頭頸癌。當頸部腫塊、舌痛、出血區、口腔內出現白色或紅色斑點、咽痛、吞咽疼痛、持續聲音嘶啞、壹側鼻塞和/或鼻血排出等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時,醫生應予以重視並進行調查。
頭頸部癌癥的診斷基於以下測試:
1,體檢
體檢包括口、鼻、頸的目視檢查。為了檢查清楚,需要燈光和鏡子。如上所述,當出現腫塊或其他異常時,需要觀察和觸診嘴唇、臉頰、牙齦和頸部。這些觀察將指導進壹步的診斷。
2.內窺鏡
雖然可以直接觀察口腔和口咽,但是鼻咽、下咽和咽喉的觀察需要間接喉鏡和/或內窺鏡檢查。內窺鏡檢查是壹種使用發光且柔軟的細管(稱為內窺鏡)檢查身體內部區域的方法。在內鏡檢查中,不需要長時間待在醫生辦公室,也不需要麻醉。另壹種檢查方法稱為全內窺鏡檢查,包括直接喉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評估肺部的氣道)和食管鏡檢查(最終確定腫瘤對食管的侵犯)。全內鏡檢查應在全身麻醉下進行。
3.影像檢查
計算機斷層掃描(CT掃描)和磁共振成像(MRI)可用於確定原發腫瘤的大小和形狀。CT掃描可以同時顯示軟組織,包括淋巴結、骨結構和血管。然而,MRI具有更好的分辨率來顯示軟組織的細節。因此,MRI是除喉癌和下咽癌以外的所有頭頸部腫瘤的首選分期方法。
建議進行胸部X線檢查,以評估肺部腫瘤是轉移性還是原發性。對此,大的腫瘤要做胸部CT掃描。
4.組織病理學檢查
這是腫瘤組織的實驗室分析。組織病理學檢查是通過顯微鏡檢查和活檢取出材料的方法。組織活檢可以通過內窺鏡進行,取決於腫瘤的位置。活檢也可以很簡單,比如張嘴取樣本。在某些情況下,有必要從頸部腫大的淋巴結中取樣。組織病理學信息將確認癌癥的診斷並揭示腫瘤的具體特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頭頸部腫瘤分類,進行病理診斷。腫瘤可能比最常見的類型(鱗狀細胞癌)侵襲性小,也可能侵襲性大,所以明確頭頸部腫瘤的分類信息非常重要。例如,乳頭狀癌和疣狀癌的侵襲性較低,而基底細胞癌和梭形細胞癌的侵襲性較高。病理學家報告的更多細節將在治療章節中解釋。
需要了解哪些信息才能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案?
為了確定最佳治療方案,醫生需要考慮很多方面,涉及患者和癌癥。
關於患者的重要信息
個人用藥史
癌癥家族史
飲酒和吸煙狀況
醫生的臨床檢查結果
整體福利
體重和營養狀況
除臨床檢查外,還應進行其他檢查,以評估治療引起並發癥的風險。因為它可能會受到壹些治療方法的影響,所以尤其需要評估腎功能和牙齒健康。
關於癌癥的重要信息
腫瘤位置
因為頭頸部腫瘤會影響相對較小且可見的器官,治療會影響這些器官的功能和外觀,所以腫瘤的位置會影響治療決策。
頭頸癌幾乎涉及位於頭部和頸部的所有小但有功能的器官。不包括甲狀腺、眼睛和大腦。
雖然鼻竇癌、涎腺腺癌、鼻癌、鼻咽癌都屬於頭頸部癌,但對它們的治療建議都很具體,所以本指南中不壹壹呈現。
綜上所述,本指南中的建議適用於口、唇、舌、腭、咽(除其上部或鼻咽)和喉。
分階段
醫生使用疾病階段來評估癌癥的程度和患者的預後。TNM分期系統經常被使用。結合T(腫瘤大小和對鄰近組織的侵犯)、N(淋巴結侵犯)和M(轉移或癌癥擴散到身體其他器官),可以將癌癥分為以下列出的疾病階段。
為了做出正確的治療決策,疾病分期是基礎。疾病分期越低,預後越好。臨床上常分為臨床和影像學檢查後和手術後兩個階段。如果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的實驗室檢查也會影響疾病分期。
由於受影響的結構不同,每個癌癥部位的分期都非常特殊。本指南的目的不是提供詳細的信息,但您必須知道,下表中提供的頭頸癌分期信息只是壹個概述。更詳細的分期信息,建議咨詢醫生。
活檢結果
活檢需要在實驗室進行,檢查稱為組織病理學檢查。第二次組織病理學檢查包括手術切除後腫瘤和淋巴結的檢查。確認活檢結果並提供更多的癌癥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壹般來說,淋巴結受累越多,在體內的位置越低,預後越差。活檢結果應包括:
原發部位:不同部位的頭頸部有不同的預後。
t期:這意味著腫瘤的大小和有無鄰近侵犯。t分期用於評估上述疾病分期。T分期越高,預後越差。
組織學類型:大多數頭頸癌是鱗狀細胞癌。特殊亞型為預後較好的乳頭狀癌和疣狀癌,或侵襲性較強的基底細胞癌和梭形細胞癌。
侵犯深度:如果鄰近組織侵犯超過4毫米,預後不良。
浸潤模式:內聚模式是指腫瘤正作為壹個獨特的腫塊被推向鄰近組織,其預後優於大量腫瘤侵犯鄰近組織的非內聚模式。
分級:頭頸部腫瘤分為1~4級。級別越高,預後越差。
GX:病理學家無法評估這個水平。
G1:高度分化的癌細胞看起來像癌癥來源的健康細胞。
G2:中度分化,細胞較難辨認,但其來源仍可確定。
G3:分化差,細胞勉強可辨。
G4:未分化的癌細胞甚至不能與它們起源的健康細胞相比。
腫瘤切緣:切緣是腫瘤手術中切除組織的邊緣或邊界。當病理學家在組織邊緣未發現癌細胞時,腫瘤邊緣被描述為陰性或清晰,表明所有癌癥已被移除;當病理學家在組織邊緣發現癌細胞時,腫瘤邊緣被描述為陽性或受累,這表明所有癌癥尚未被移除。對於頭頸癌,當在1mm的切除邊界處發現癌細胞時,腫瘤邊緣為陽性,認為腫瘤切除區域內遺留有癌細胞。
血管和周圍神經浸潤:活檢分析可顯示腫瘤細胞向周圍神經(末梢神經)和血管(血管)浸潤。這種浸潤說明治療後疾病復發的風險比沒有這種浸潤的高。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對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調查沒有影響治療的決策。但是,由於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對預後非常重要,並且患者希望更多地了解該疾病,因此建議評估人乳頭瘤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