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便溏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這是壹種大便不成形,看起來像泥巴,大便次數可能增加也可能不增加,或者大便裏混有消化不完全的食物,病情反復遷延,或者伴有飯後不適,食量減少的癥狀,給很多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那麽,拉稀的身體有什麽問題呢?
其實大便正常與否不僅能反映胃的情況,還能反映肝、膽、胰甚至全身的情況。原因很簡單。雖然大便來自腸道,但加工食物和排出渣滓對人體來說是壹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需要五臟六腑的高效配合。
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脾虛患者。
《傷寒論·平脈法》說:“脾助胃氣殺水谷,但脾氣不轉,胃裏的水谷殺不死。”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的主要器官,具有化氣和血、運化食物的功能。因此,脾胃在食物的消化和食物垃圾的運輸和排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脾虛,脾胃失衡,就會導致清脾運化水液功能異常,導致下氣清泄,內生濕邪,使小腸清濁,導致大腸便溏。
比如胃就像壹個烹飪加工食物的鍋爐,而脾就是操作鍋爐的工人。通常情況下,工人需要將鍋爐中處理的成品和廢渣進行分類,並通過自己的渠道運輸出去。營養物質被輸送到各種內臟、四肢和肌肉,而殘渣則通過腸道排出。如果鍋爐沒有加工完,工人急著搬運,或者分類不對,就會導致排便異常。
需要註意的是,現代醫學指出,嚴重的大便畸形會使人體失去大量水分,使身體處於脫水狀態,從而使血容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影響血液循環,引起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為心血管疾病提供條件。因此,及時控制和緩解病情非常重要。
樂啟生中醫團隊認為,脾是負責運化水濕的重要器官。如果脾受了傷,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會積聚在體內,也就是很多人常說的“濕氣重”。所以脾虛濕盛可以同時出現。脾虛濕阻多表現為四肢困倦、脘腹脹滿、喜揉、大便稀、乏力、納差。
此外,情誌也與便溏的發生、發展、治療、康復密切相關,如《三因壹病證》所言,“喜則散,怒則激,憂則聚,驚則動,穢氣孤,神則散,必致瀉。”臨床觀察表明,社會壓力和情緒刺激首先損傷肝臟,憂慮傷脾,長期影響心肺腎。這些因素也會導致便溏的疾病。所以處方要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壹人壹方。
比如57歲的張先生,近65,438+0個月頻繁來便便。大便稀時,壹天大便3-4次,呈水樣便,伴有肛門墜脹感和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屁多。從觀察來看,他的舌頭是蒼白的,有白色潮濕的皮毛。
咨詢中了解到,張先生每天的飲食都是肥膩辛辣,飲食無節制。不良的飲食習慣很容易損傷脾胃。脾胃受傷時,脾氣不升,運化功能異常,導致便溏的清泄紊亂,繼而便稀,呈水樣便,並伴有下墜感;升降不壹致,氣機紊亂,所以消化不良,放屁過多,腹部不適,嚴重者甚至可見屁中有屎。診斷為脾虛下陷泄瀉,治宜健脾益氣,澀腸止瀉。
處方:炙黃芪、黨參、炒白術、炒山藥、茯苓、芡實、訶子、炙甘草、木香、白芨粉(粉沖)、露比、仙鶴草、白頭翁、黃連、馬齒莧、益智仁、三七(粉沖);7劑,每天1劑。
在本方中,處方中炙黃芪為君藥;黨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有四君子湯健脾益氣之意;炒山藥、木香、仙鶴草、益智仁,用於益氣活血、溫脾補虛。芡實、訶子、覆盆子澀腸止瀉;肥甘味易產生濕熱,故用白頭翁、黃連、馬齒莧祛濕熱。再者,配合白芨粉、三七、黃芪修復腸黏膜,標本兼治,寒熱並用。
第二次診斷:張先生吃了上面的藥,來復診。他說大便已經基本成型,所有癥狀都減輕了。他調整了藥方,加了黨參、升麻、柴胡、烏藥,繼續服用7劑,幫助提氣,加快恢復。
第三次診斷:服藥後,基本正常。服用上述藥物7劑後鞏固,並囑少食寒涼之品,註意飲食。
《黃帝內經》說,“未病先治”。中醫治病不是簡單的對癥用藥。其實作為醫生,要有長遠的眼光。如上述病例,在張老師的辨證中,濕熱癥狀不明顯,但以虛象為主。但在實際治療中,還是要防患於未然,所以首診方中混合了清濕熱、白頭翁、黃連、馬齒莧等藥物,以消除濕熱。另外,在二診中,用升麻、柴胡行氣,用脾行氣,符合其本性,恢復了脾的功能,從而增強了療效,也體現了正確運用中醫四氣對疾病的積極作用。
希望以上相關內容表達能讓更多的朋友受益,需要辯證指導的朋友也可以點擊我的頭像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