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治療原則與非孕期治療原則相同。註意休息,加強營養,補充高維生素、高蛋白、碳水化合物充足、低脂肪的飲食。應用中西藥,積極進行保肝治療。有黃疸者應立即住院,按重型肝炎處理。避免使用可能損害肝臟的藥物(鎮靜劑、麻醉劑、雌激素)。註意預防感染,分娩時嚴格消毒,使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誘發肝昏迷。
重型肝炎的治療要點
(1)保護肝臟:胰高血糖素聯合胰島素和葡萄糖,可改善氨基酸和氨的異常代謝,防止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胰高血糖素L ~ 2 mg和胰島素6 ~ 12U溶於500ml 10%葡萄糖溶液中,每日滴註壹次,持續2 ~ 3周。人血白蛋白10~20g ~ 20g,每周1 ~ 2次,靜脈滴註可促進肝細胞再生。新鮮血漿200 ~ 400毫升,每周2 ~ 4次,可促進肝細胞再生,補充凝血因子。門冬氨酸鉀鎂註射液:能促進肝細胞再生,降低膽紅素,使黃疸消退。用法為40ml/d,溶於500ml 10%葡萄糖溶液中,緩慢滴註。本品含鉀離子,高鉀血癥患者慎用。
(2)防治肝昏迷:為控制血氨,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應低於0.5g/kg,並增加碳水化合物,使每日熱量維持在74,365,438+0.2kJ (65,438+0,800kcal)以上。保持大便通暢,減少氨和毒素的吸收。口服新黴素或甲硝唑抑制大腸桿菌,減少遊離氨和其他毒素的形成;乙酰谷酰胺600mg溶於5%葡萄糖溶液或靜脈滴註精氨酸15 ~ 20g,每日1次,可降低血氨,改善腦功能。六合氨基酸註射液(250ml),用等量的10%葡萄糖溶液稀釋後靜脈註射,每日1 ~ 2次,可補充支鏈氨基酸,調整血清氨基酸比例,使肝昏迷患者清醒。目前不提倡應用谷氨酸鈉(鉀)等傳統脫氨基藥物,因為不容易透過血腦屏障,容易堿化血液,會加重肝性腦病。
在治療肝性腦病的過程中,要註意是否有腦水腫。超過壹半的重型肝炎患者有腦水腫。有時肝性腦病與腦水腫直接相關。治療過程中應適當限制補液,靜脈補液不宜超過l500ml。有腦水腫者應及時用甘露醇治療。
(3)凝血功能障礙的防治:補充凝血因子、輸新血、凝血酶原復合物、纖維蛋白原、抗凝血酶ⅲ、維生素K等。DIC患者可在凝血功能監測下酌情使用肝素治療,肝素鈉可靜脈滴註3125單位(25mg),根據病情和凝血功能調整劑量,宜小不宜大。產前4小時至產後12小時不宜使用肝素,以免產後出血。
(4)晚期重型肝炎合並腎功能衰竭的治療: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處理,嚴格限制人液量。壹般每天的液體攝入量是500ml加上前壹天的尿量。呋塞米60 ~ 80 mg靜脈註射,必要時每2 ~ 4小時1次,無效2 ~ 3次後停藥。多巴胺20 ~ 80 mg或654-2 40 ~ 60 mg靜脈滴註可擴張腎血管,改善腎血流量。檢測血鉀濃度預防高鉀血癥。避免使用損害腎臟的藥物。
產科治療
(1)早孕:如果妊娠早期急性肝炎較輕,應積極治療,妊娠可繼續。慢性活動性肝炎懷孕後對母親和胎兒的威脅很大,所以經過適當的治療後終止妊娠。
(2)妊娠中晚期:盡量避免終止妊娠,避免手術和藥物對肝臟的影響。加強胎兒監護防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避免延長或過期妊娠。
(3)分娩期:肌註維生素Kl,每日20 ~ 40 mg,分娩前數天。準備新鮮血液。為防止延期分娩,剖宮產後可采用胎頭吸引或產鉗助產,以縮短第二產程。預防產道損傷和胎盤殘留。分娩胎肩後立即靜脈註射催產素,減少產後出血。
對於重型肝炎,在積極控制24小時後迅速終止妊娠。由於母嬰耐受力差,過度的體力消耗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剖宮產是合適的分娩方式。患有食管靜脈曲張和肝硬化的孕婦,或有產科指征的孕婦,應通過剖宮產終止妊娠。手術應盡量減少出血,縮短手術時間。
(4)產褥期:產褥期註意休息和營養,隨訪肝功能。應用對肝臟損傷小的廣譜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是防止肝炎惡化的關鍵。不適合母乳餵養的要盡早回奶。不能用雌激素等對肝臟有害的藥物,但可以口服生麥芽或外用芒硝。患有肝炎的女性至少應在肝炎治愈後半年和兩年後懷孕。
(5)產後NSL問題:壹般認為HBsAg、HBeAg和抗HBc陽性母血和後兩者陽性母血的孕婦不適合母乳餵養。牛奶中HBVDNA陽性者不應是NSL;;目前提倡只有HBsAg陽性的母親,只要新生兒接種了疫苗,就可以母乳餵養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