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原名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它是中國古代漢代宮廷建築的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之壹。
北京紫禁城由明朝開國皇帝朱迪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動工,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竣工。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宮殿建築都是木結構,黃色琉璃瓦,藍白色石基。
故宮博物院由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環繞,呈長方形城,四周有寬52米的護城河,形成壁壘森嚴的城堡。故宮有四個門,正門名為午門,東門名為東華門,西門名為西華門,北門名為神武門。面對北門的神武門,有壹座土石砌成的景山。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以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故宮南北長約960米,東西寬750米,面積72萬多平方米,現存房屋8000多間。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四面有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紫禁城由外院和內院兩部分組成。
外院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東有文華殿,西有武英殿為兩翼,是朝廷舉行大典的地方。外院後面是內廷,包括幹青宮、交泰宮、坤寧宮、禦花園和東西六宮。它是皇帝處理日常事務和皇帝、皇後居住的地方。此外,東側還有寧壽宮區,是清朝乾隆皇帝退位養老的地方。
故宮博物院的建立有兩層含義:壹是民主革命的又壹次勝利,對復辟勢力的致命打擊;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偉大成就。
民國十四年(1925)6月10日,故宮博物院舉行開館儀式。博物館是出於文化和教育目的收集、研究、展示和保存實物的機構。
將作為君主法制的象征和僅供皇帝享用的珍貴文物,變成全民族的財富。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制定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
民國十七年(1928),國民政府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關於博物館的法律,後來又頒布了《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
這兩個文件在故宮博物院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標誌著該院從草根走向成熟,也標誌著我國博物館事業開始步入正軌。
百度百科-北京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