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膏紗布上撒生肌粉(緞石膏、血竭、乳香、輕粉、冰片),敷於傷口。每天換藥1次,直至痊愈。適用於風熱濕毒
類型。
2.濕敷法
菊花各60g,蒲公英60g,水煎微涼後濕敷局部,每日兩次。適用於血虛風燥。
3.沖洗方法
(1)0.%-0.5%幹明礬水,沖洗外耳道,65438+每天0-2次,直至痊愈。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2)花椒葉、案樹葉、桃樹葉適量煎服,每日2次,直至痊愈。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3)黃連或黃柏,選擇適量,每日兩次用煎水沖洗外耳道,以期痊愈。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外耳濕疹。
4.藥物噴灑方法
清潔瘡面後,在局部塗抹黃連粉撲,1-2次,每日1次,直至痊愈。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塗抹藥物
(1)枯青散:15g枯礬、6g青黛、9g松香,混合研磨,用香油或茶油調成糊狀,放入瓶中,用3%硼酸水或生理鹽水洗凈擦幹局部,再薄薄地塗上壹層枯青散糊,每日換藥1次,直至痊愈。適用於風熱濕毒型。
(2)保濕霜:當歸15g,紫草3g,香油30ml,黃蠟。將前兩種成分用香油壹起熬制,濾去藥物。然後將油再煎壹遍,與黃蠟壹起煎,融化,倒入碗中,冷卻,局部塗抹,每日兩次。適用於血虛風燥。
6.吹耳法
白十三:黃柏30克,生石膏30克,枯礬15克,* * *研成細末,用耳朵均勻吹,每日1次,直至痊愈。適用於風熱濕毒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