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散瘀參考粉【湘雅醫學詞典】
失笑散[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概述石小三是方劑的名稱,同名方劑約有十三種。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記載了這種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4.石消散引自《本草救急經史證》卷22《近效方》從本方兩藥的現代藥理分析,本方對“瘀血疼痛”應具有壹定的治療作用[1]。因本方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冠狀動脈營養血流量,抗凝血、抗血栓、抗動脈硬化,還可治療潰瘍病,有抗炎、抗氧化、解痙、抗致病微生物作用,但力難以估計[1]。臨床報道表明,以本方為主的婦外孕ⅰ、ⅱ號在異位妊娠的非手術治療中療效顯著,但從現代醫學角度看,手術治療仍是預防大出血引起休克、DIC和死亡的主要治療方法[1]。
4.1石小三的別名斷弓弦粉,石小三,體驗石小三。
4.2五靈脂成分2元,蒲黃2元。
五靈脂6g,蒲黃6g[2]
4.3功效主治石消散,引自《本草救急經證》第22卷“近效方”,具有活血化瘀、散結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瘀證。癥狀為瘀血阻滯,心口刺痛,或產後惡露不絕,或月經不調,腹痛劇烈,或胎衣不下。
4.4石消散用法用量:先用醋1,將藥熬成糊狀,用水1煎至7分熟,趁熱啜飲。
先用醋拌6g,熬成糊狀,加壹燈水,煎七分鐘,趁熱吃[3]。
4.5方子解釋:本方子所指諸痛,皆因瘀血阻滯,脈絡不通,血液循環不暢所致[4]。瘀滯則痛,宜活血化瘀止痛[4]。方中五苓脂味甘溫,長於肝經分血,能疏通血管,散瘀,可用於治療瘀血疼痛;蒲黃也分肝經和血,有活血止血的作用。需與五靈脂配合使用,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作用增強,可治心中諸痛[4]。用醋送服,活血化瘀,以加強活血止痛的功能[4]。兩藥性質溫和,合用具有祛瘀止痛、促進創新的作用[4]。古人說,用了方子後,患者在意識到所有癥狀時會感到快樂,故名“笑消失”[4]。
本方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其應用在後世也有很大發展[4]。比如李時珍說,“消笑散不僅用於治療婦女的燒心腹痛,還可以治療所有婦女,男女老少,所有的心臟、肋骨、少腹痛、疝氣。產前產後,血氣酸痛,血崩經血溢,各種藥物無效,皆可發揮功勛,屢用屢試。”
4.6 1的應用。本方是治療瘀血疼痛的基礎和常用方,尤其適用於肝經瘀血者[2]。主要表現為心口刺痛、月經不調、腹痛劇烈者,可用本方加減治療[2]。
2.加減:胃脘痛、定位痛、舌暗脈細,屬氣滯血瘀之證,宜加金鈴子散,行氣活血止痛;如果疼痛是局部性的,又怕冷喜熱,可以加入加工過的生姜、茴香,溫經散寒[2]。女性月經前或月經後腹脹、疼痛,血塊夾在血液中,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為祛瘀,可酌情加入益母草、紅花、桃仁、香附、胡璇,活血行氣[2]。產後腹痛,拒按,惡露淋漓,可配生化湯,融血止痛止血於壹爐。月經不調屬於血淤血虛,應與四物湯同用,加強養血調經的作用[2]。
3.使用說明:
1)由於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故孕婦禁忌[2]。
2)五靈脂易壞胃,脾胃虛弱者慎用[2]。
3)現代方藥常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冠心病、產後子宮復舊、痛經、宮外孕、功能性子宮出血。
4.腹痛:有壹個女人病了,想死。過了十多天,她壹百個藥都沒吃,就吃了這頓飯。
4.7現代適應癥[5]
適應癥:常用於痛經、慢性胃炎、心絞痛或宮外孕血瘀證。
4.7.1痛經的病因病機可在越鞠丸中找到。慢性胃炎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癥。病理上常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特殊類型胃炎三類。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淺表性胃炎的主要原因。幽門螺桿菌釋放色胺分解尿素產生氨(NH3),分泌空泡毒素A等物質造成細胞損傷,其細胞毒素相關基因蛋白可引起強烈炎癥反應。其細胞壁也可作為抗原誘導免疫反應,這些因素長期存在可導致胃黏膜慢性炎癥。幽門螺桿菌長期感染可引起部分患者胃黏膜萎縮和腸上皮化生,即發展為慢性多竈性萎縮性胃炎。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增加胃粘膜對環境損害的易感性。飲食中高鹽、缺乏新鮮蔬菜水果與胃黏膜萎縮、腸化生、胃癌密切相關。自身免疫性胃炎主要表現為富含壁細胞的胃黏膜萎縮,患者血液中存在壁細胞抗體和內源性因子抗體。自身抗體攻擊壁細胞,使壁細胞總數減少,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壁細胞分泌的內源性因子缺失會導致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導致貧血。此外,幽門括約肌功能障礙導致膽汁和十二指腸液反流至胃內,可損害胃黏膜屏障。過量飲酒、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和壹些性食物可反復損傷胃黏膜。這些因素可以單獨或相互協同引起胃黏膜炎癥。慢性胃炎的主要病理變化是炎癥、萎縮和腸化生。臨床上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無癥狀,有癥狀者多表現為上腹痛或不適、噯氣、惡心等癥狀,自身免疫性胃炎常伴有貧血。
4.7.2冠心病冠心病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常見於高脂血癥、高血壓、吸煙和糖尿病患者,血液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在長期高脂血癥的情況下,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對動脈內膜造成功能性損傷,改變血管內皮細胞和白細胞的表面特性,增加粘附因子的表達。粘附在內皮細胞上的單核細胞數量增多,遷移到人體內膜成為巨噬細胞,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清道夫受體吞噬,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脂質條紋。同時,巨噬細胞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過氧化物和超氧離子,合成並分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PDEF)、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等6種細胞因子。PDEF和FGF ***平滑肌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增殖並遷移到內膜,也***新的連接組織。PDEF和轉化生長因子β不僅使平滑肌細胞遷移到富含巨噬細胞的脂肪帶並轉化為泡沫細胞,而且促進脂肪帶演變為纖維性脂肪病變,發展為纖維性斑塊。此外,血液動力學變化如高血壓會中斷動脈內膜中內皮細胞的連續性,並暴露內皮下組織。此時,血小板活化因子激活血液中的血小板,使其粘附並聚集在內膜上,形成粘附性血栓;血小板釋放多種細胞因子,包括巨噬細胞釋放的上述因子,進入動脈壁,促進動脈硬化;同時,在各期動脈硬化病變中發現T淋巴細胞,提示病變的發展可能與免疫或自身免疫反應有關。主要病理改變是冠狀動脈狹窄或痙攣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臨床上出現壹系列癥狀,如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猝死,最常見的是心絞痛。心絞痛最常見的癥狀是陣發性胸骨後疼痛,這是由短暫的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4.7.3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宮體外著床,現在稱為宮外孕。臨床上分為輸卵管妊娠(95%)、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闊韌帶妊娠。另外,宮角妊娠雖然不是宮外孕,但其臨床表現與宮外孕相似。輸卵管妊娠的常見原因是輸卵管炎癥及炎癥引起的輸卵管粘連、狹窄和蠕動異常,導致受精卵受阻。主要臨床表現為早期壹個小腹出血、隱痛、酸痛,流產或破裂時壹個小腹撕裂痛,體檢早期可見腹部包塊;長時間出血可出現暈厥和失血性休克。由於出血常流入腹腔,常被忽視,延誤診治。
4.8失笑散的藥理作用[1]
4.8.1對心臟、血管和血液流變學功能的影響;五苓湯能擴張冠狀動脈,顯著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降低血壓,增強心肌收縮力;五靈脂還能對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環障礙,顯著改善小動脈各項指標,對微循環障礙有良好的作用;五靈脂水提取物能顯著抑制ADP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促進纖溶,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蒲黃水提醇沈可明顯增加冠脈血流量,加速微循環小動脈血流,增加毛細血管開放,改善心肌微循環,縮小和減輕心肌梗死。同時,蒲黃水提取物也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蒲黃水煎劑及其黃酮類、有機酸和多糖對ADP、花生四烯酸和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能顯著降低血脂,減少動脈硬化動脈壁斑塊的形成。蒲黃水提物能促進凝血。
4.8.2對消化系統功能的影響五靈脂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粘膜,防治胃潰瘍。蒲黃提取物能增強腸蠕動,增強十二指腸張力,加強節律性收縮;而從蒲黃中分離出的異鼠李素對小鼠腸道有解痙作用,其強度是罌粟堿的57%。
4.8.3對斑蝥湯、醇提取物、酊劑等的作用。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小劑量可加強其節律性收縮,大劑量可使子宮不規則收縮;對於產後子宮蒲黃,子宮收縮力加強,張力增加,妊娠中期子宮蒲黃煎劑有明顯的流產、死胎作用。4.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五靈脂能抑制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對結核病有壹定的治療作用,對多種致病性皮膚癬菌有抑制作用。蒲黃的水溶性部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福氏誌賀菌、史密斯誌賀菌、綠膿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醋是高濃度的醋,對甲型鏈球菌、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有很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對原脊柱側凸有殺蟲作用。
4.8.4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蒲黃對免疫功能具有雙相調節作用,壹般劑量可抑制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大劑量可明顯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五苓湯能顯著增加脾臟和胸腺指數,增強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顯著促進溶血素抗體的形成,顯著提高淋巴細胞轉化功能,但顯著抑制NK細胞的活性。
4.8.5抗炎抗氧化損傷作用:五苓湯能提高體內SOD活性,激活內源性SOD活性。蒲黃水煎劑具有抗炎、抗滲出和消腫的作用。同時SOD升高,LPO降低。
4.8.6參考文獻藥理研究①簡明中醫大辭典:本方可提高機體對減壓缺氧的耐受力;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拮抗作用;有降低血壓的作用。②上海中醫雜誌(1963;9: 1):此方既能收縮子宮,有利於子宮復舊和惡露排出,又能解除平滑肌痙攣,有助於緩解痛經、產後腹痛、胸痛。③(1983;2.46):本方可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並輕度升高抗凝血酶ⅲ活性。
4.9各種博覽會1。《論古今名醫驗方》:吳雨軒說:是用魂脂之甘,動肝之方,用之活血;黃璞甘平入肝,生用則破血;借助酒煎,可以消除厥陰的郁結,有促進創新的作用。甘不傷脾,辛能祛瘀,但妳可以壹笑置之,不去註意所有的證候。
2.《醫方集》:此藥為手足厥陰,治血痛亦有效,因蒲黃滑,因內臟脂肪能散血,能入厥陰,活血止痛。
3.《論血證》:蒲生的《水》中,花在水中流,水即氣,水即氣,氣停則血停,故黃璞能止住刀傷之血;靈芝氣味溫,能促進血液循環。當它們壹起使用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4.10筆記斷弓弦粉(《蘇神梁芳》卷八)、《歡喜油膏》(中國藏經附錄)、《體驗歡喜粉》(金匱要略卷六)。此方子改為藥丸,命名為紫金丸(見女子良方)和石消丸(見醫心開悟)。《羅氏醫學鏡》:此方用於止痛,蒲黃要減半;如果是用來止血的,就要分成等份,用蒲黃炒,或者用五靈脂對半煎。
4.11宋方* * *蒲黃,分三份,醋煎;瘀血不到腹部就疼,祛瘀止痛效果很好[2]。
4.12摘自《備急本草》第22卷引用的“近效處方”
5《太平何慧敏記·方菊》卷九石小三5.1石小三別名段公獻三[6]。
5.2五靈脂(酒碾)和蒲黃(炒)的組合物[6]。
蒲黃(炒)和五靈脂(酒碾去沙)均分最後[7]。
5.3失笑散用法用量為藥末。每次取兩元,先用醋調成糊狀,再用水煎服,趁熱食用[6]。
先用醋調兩元,熬成糊狀,放燈於水中,煎七分鐘,趁熱吃[7]
5.4功能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石消散的功能是活血化瘀,止痛[6]。主治血瘀,月經不調,急腹癥,產後腹痛,惡露不絕。在現代,它也被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
5.5方中五靈脂、蒲黃可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止痛,用黃酒或醋送服,以加強活血止痛的作用。本方具有祛瘀止痛、推陳出新的作用[6]。
5.6失笑散藥理作用實驗研究:本方可提高機體對減壓缺氧的耐受力;對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拮抗作用;對小鼠自發活動有明顯的鎮靜作用;它可以降低血壓。
6《接骨加針》方石消散6.1由荊芥穗1和蒲消2兩組成[6]。
6.2制備方法該藥為粗粉[6]。
6.3功能主治:石哮散,接骨加珍方,用於治療腎(外腎)腫[6]。
6.4用法用量石效散為粗粉,水煎液中加入蘿蔔、蔥洗凈患處[6]。
6.5摘自顧傑賈珍
7《選藥大全》卷16印江歡度方氏笑粉7.1笑粉的別名牙痛笑粉
7.2由蓽茇、細辛、冰片組成[6]。
蓽茇8分,阿莎麗(凈葉)1錢,冰片2分5分錢。
7.3制備方法藥物為細粉[6]。
頂部極其精細。
7.4功能主治:《醫選大全》卷十六石消散,用於治牙痛[6]。
7.5用法與用量失笑散擦患處[6]。
揉牙疼。趴在桌子上流口水。當藥片有效時,妳就可以吃和喝了。
7.6註牙痛失笑散(國家中醫方劑中的沈陽方)。
7.7摘自《擇醫大全》第十六卷
8《任齋知止方論》卷18石消散8.1由四川五靈脂、蒲黃(紙略炒)、延胡索組成。
8.2制備方法為最終方法。
8.3功能主治《仁齋知止方論》中的十八方“食哮散”,主要用於治療腸氣痛及各種血痛。
8.4石小三用法用量:每份2元,半杯酒,煎7分,食用前。血疼,煮了壹點米醋。
8.5摘自《任齋誌芳論》卷十八
9《魏氏家族藏方》(卷五)散9.1)由檳榔和高良姜(銼過,油炸過)等份組成。
9.2制備方法為細粉。
9.3功能主治:石哮散為魏氏藏方中的五方,用於治療心痛。
9.4失笑散用法用量:每服2元,熱酒調服,飯前服用。
9.5摘自《魏家書》第五卷
10《魏氏家族藏方》卷九,笑氣散10.1,由蓽茇、地龍(去土)、天南星、川烏、胡椒組成。
10.2的制備方法是細粉。
10.3功能主治:石消散為魏氏家族藏方第九方,用於治療牙痛。
10.4失笑散用法用量:先刷牙,漱口,將藥敷於痛處。
10.5摘自《魏家書》卷九
11《楊家藏方》卷十壹大笑散11.1由(落葉)、山姜、白芷、蓽茇組成。
11.2的制備方法是細粉。
11.3功能主治:《楊家藏方》卷十壹壹笑散,用於治療牙痛,不考慮長期新異。
用法用量11.4石消散左側牙痛,口含清水,左鼻抽動。右側牙疼,抽動右鼻子;擦擦牙就能得到。
11.5節選自卷楊家傳
12《醫方集》第73卷引用石仙小椴散12.1形成幹姜和雄黃等份。
12.2的制備方法是細粉。
12.3功能主治:治牙痛,引自《方藝雷劇》卷七十三《石元小椴方》。
12.4石消散用法用量:口含清水,鼻含少許。
12.5摘自《醫方集》第73卷《師院方》。
13《普濟方》卷365方氏失笑散13.1由索3元、僵蠶3元、黃連1元、輕粉2元(炒)、麝香1字(炒)、鉛白霜各壹半、硼砂壹半組成。
13.2的制備方法是細粉。
13.3功能主治《普濟方》(365卷)失笑散用於治療口瘡或唇裂出血;紅白口瘡的孩子,熱痛。
體表面積計算器身體質量指數指數計算和評估女性安全期計算器預產期計算器孕期正常體重增加用藥安全分類(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壓評估體溫水平評估糖尿病飲食建議臨床生化常用單位換算基礎代謝率計算鈉補充計算器鐵補充計算器處方常用拉丁縮寫快速檢查藥代動力學常用符號快速檢查有效血漿滲透壓計算器酒精攝入量計算器
醫學百科,現在算!
13.4石消散用法用量:每次1撚,在舌頭上擦幹,流涎後再貼。
13.5摘自《普濟方》第365卷
14《濟風普濟方》卷21蕭藝散14.1由川烏、川芎、甘草、地骨皮、阿莎麗、白芷、高良姜組成。
14.2的制備方法是細粉。
14.3功能主治:《濟風普濟方》第21方——失笑散,用於治療牙痛。
14.4失笑散用法用量:每少量使用,在痛處擦23次,吐出後用溫水洗凈。
14.5摘自《季風普濟方》第21卷
15《濟風普濟方》卷二十二,失笑粉,15.1,由大腹半,硫磺四兩組成。
15.2的制備方法是細粉。
15.3功能主治《濟風普濟方》卷二十二石消散用於治療疥瘡。
15.4石消散用法用量用清油塗於掌心,攤開聞聞。
15.5摘自《季風普濟方》第22卷
16《普濟方》卷400引《全方盈論》方蕭藝散16.1,由蜈蚣、草烏(醋切麩炒)、酸棗仁(炒去皮)等份組成。
16.2的編制方法是最後的。
16.3功能主治:石哮散,引自《普濟方》(卷400)、《全方盈論》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各種疾病,出汗後不能入睡。
16.4石消散用法用量:每劑半塊錢,半杯水半杯醋,煎至3分,分兩次服。睡覺。
16.5摘自《普濟方》卷四百,引自《全方盈論》。
17中醫部頒布的標準17.1拼音名稱失笑散
17.2標準號WS3B191295
17.3處方蒲黃(炒)250g蒲黃250g五靈脂(醋炒)500g。
17.4準備上述三味藥,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合均勻。
17.5性狀本品為黃綠色粉末;味道澀,微苦。
17.6檢驗應符合粉末(附錄10)的相關規定。
17.7祛瘀止痛的功能與主治。用於血瘀、胸痛、產後腹痛、痛經。
17.8用法用量:布煎服,壹次6 ~ 9g,壹日1 ~ 2次。
17.9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