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時期,“牛鼻子”也很常見。如元代範康《竹葉船》第壹折:“先生勿聽此牛鼻說謊。我每天念經念到晚上,肚子經常餓!”
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悠久。時至今日,全國仍有3萬多名道長在世,登記開放的寺廟有2000多座。按理說,道教不是邪教,而是中國的壹種宗教文化。那作為這種文化的傳承者,為什麽要叫“壹個老道士”?
目前,有三種常見的解釋:
第壹,道袍帽子,又名飛冠,帽檐在前,上翹如牛鼻。
二、道教發髻呈“8”字形,然後插上發夾,就像繩子穿過牛鼻子壹樣。
第三,道教中有壹個傳說:道教的始祖老子騎著青牛西行至函谷關,與陰相遇,寫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道教思想最重要的來源。老子成神後,青山牛也成了仙牛,所以有人把修仙問的道士叫做“牛鼻子”。
其中,第三種說法是普遍認可的。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列傳》中記載,老子“久居周,見周衰,故去之。”關關(序)尹說“吾子必隱,為吾書之,故老子說以道德五千字而去,而其終不知”,與此傳說有相通之處。
也有人說是因為道教代表人物之壹的張三豐,鼻子又大又醜,像個牛鼻子,後人戲稱這位道士為“牛鼻子老頭”。也有少數人說,牛鼻子上的兩個孔象征著太極的兩種器械,即陰陽。
其實“牛鼻子”這個詞本身並沒有貶義,人們形容道士也沒有挖苦的意思。
牛的鼻子是牛的重要部分。妳可以通過拉牛的鼻子來控制牛。因此,牛鼻子可以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全局的關鍵。
要培養壹個道士,就要清靜,要簡單樸素,要坐忘。真正潛心修行的人,不是為了長生不老,而是為了世間萬物之義。終身修行瓶頸多,每壹次頓悟都是影響深遠的“牛鼻子”。
但隨著道教的興盛,人心的不可預測性越來越強,壹些江湖騙子打著道士的名義,四處行騙。人們天生討厭這種人,看到他們就不好看。說他們“老古董”,自然帶有很強的諷刺意味。
三葉草認為道教流傳至今,其思想理論之深刻,是我們壹輩子都無法理解的。宗教文化在發展中雖然產生了壹些糟粕,但其本質是永恒的。比如《道德經》、《般若心經》、《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