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膠孢炭疽菌:主要危害果實,在陰雨天危害更嚴重。5月份是發病高峰期,幼果被傷害後變成僵桃。果實膨大後,由澇漬狀的病斑膨大成圓形、紅褐色、凹陷的病斑。防治方法:清除越冬源,早春噴灑4-5度硫磺合劑及托布津、多菌靈等其他抗菌藥物。
(3)桃縮葉病:桃發芽後越冬病菌侵入,展開葉片,收縮扭曲成畸形葉,病葉變得豐滿,逐漸變成紅褐色。控制方法與上述兩種疾病基本相同。
(4)桃細菌性穿孔病:越冬病原菌在4、5月份經風、雨、蟲傳播,葉片初期為澇斑,後病斑擴展為多功能、紅褐色,病斑幹枯後引起穿孔、脫葉。後來,它會傷害果實。預防和治療方法與上述三種疾病基本相同。
(5)細菌性根癌:蘋果、桃子、李子、李子、櫻桃、葡萄等水果易感。病原體生活在土壤中,隨流水、土壤、昆蟲傳播,從傷口侵入。幼苗受傷後,發育受阻,生長緩慢,壽命縮短。防治方法:選擇無病圃,防止重復,去除根瘤,用石硫合劑和波爾多液塗抹根部,保護傷口,種植前用10種子用殺菌劑浸泡幼苗根部。上海農科院有防治效果的K84農藥。
(6)桃樹腐爛病又稱流膠病,由越冬菌通過風、蟲等煤媒傳播。4-5月流行,從米粒流膠病到整個樹幹流膠病,直至樹幹枯死。防治方法可以是抗菌藥物、堿性水、紫藥水、402、843康復劑、高錳酸鉀等。在江南多雨地區,必須用南方綠莖桃育苗,抗性強。
(7)桃小食心蟲:每年在北方發生二代,在南方發生五代。卵在樹皮內越冬,幼蟲從果梗處啃食果心,引起褐腐病,影響果實品質。防治方法:殺死越冬卵,產卵時噴灑殺螟丹1000倍以上或敵敵畏1200倍、擬除蟲菊酯40000倍。晚熟桃套袋不僅能防治病蟲害,還能顯著提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