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什麽藥止瀉最快?

什麽藥止瀉最快?

壹不小心吃錯東西會拉肚子,那麽什麽藥止瀉最快?下面,我整理了吃什麽藥止瀉最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用。

什麽藥止瀉最快?

腸道蠕動減弱

1.地芬諾酯(苯腎上腺素):能減弱腸道蠕動,延緩腸內容物通過,有利於腸道水分的吸收。65438+每次0-2片,每日2-4次。偶有口幹、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嗜睡、頭暈、頭痛、易怒、失眠等。,大劑量可產生欣快感,長期服用可引起依賴性。

2.洛哌丁胺(益盟亭):能對抗腸道平滑肌的收縮,延長食物在小腸內的停留時間,促進水、電解質和葡萄糖的吸收。止瀉效果顯著。壹般第壹次2片,之後每次1片,直到腹瀉停止,每日總量不超過8片。皮疹、瘙癢、口幹、腹脹、惡心、厭食、嘔吐、頭痛、頭暈和乏力。嚴重中毒、感染性腹瀉和嚴重肝損傷患者慎用。

3.匹維溴銨(甜品):選擇性胃腸鈣拮抗劑,可解除腸痙攣,恢復正常腸運動功能。每次50毫克,壹天三次,每次1片。偶爾腹部不適。

什麽藥止瀉最快?

收斂吸附劑

4.雙八面體蒙脫石(思密達):加強黏膜屏障的生理功能,防止有害因素侵入腸道黏膜。粉:每袋3克,每次1袋,每日3次。聯合用藥,其他藥物應在服用思密達前1小時服用;會引起輕度便秘。

5.藥用炭:可以吸附腸道內的有害物質。用於食物中毒。成人65438+每次0.5-4.0g,壹日三次。

可吸附抗生素等藥物,其他藥物需在服用藥用炭前1小時服用。

微生態調節劑

6.麗珠常樂(回春):雙歧桿菌活菌制劑,補充有益菌,防止致病菌定植和入侵。膠囊:每粒膠囊含有5億雙歧桿菌。口服:每次1-2粒,早晚餐後各1次。無毒副作用,服用時應停用抗生素。

7.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培菲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的活菌制劑,輔以有益菌,防止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膠囊,口服:每次2-4粒,每日3次。無毒,無副作用,服用時應停用抗生素。

8.全腸:活地衣芽孢桿菌制劑。產生抗菌活性物質,對病原菌有明顯的拮抗作用。膠囊:每粒0.25g,每粒含活菌2.5億。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服用時應停用抗生素。正常人對常規劑量和雙倍劑量均可耐受,雙倍劑量時可出現便秘。

9.丁酸菌制劑(陳美雅BM):促進有益菌的增殖,抑制致病菌的生長。每片20 mg,壹日三次,每次1-3片。對多種抗生素耐受性強,可與抗生素合用。

10.乳酸菌:乳酸菌的代謝產物,選擇性抑制腸道致病菌。65438+每片0.2g,壹日三次,每次1-2片。無毒副作用。

11.嗜酸乳桿菌產生的代謝產物能抑制腸道致病菌;臨床用於急慢性腹瀉。膠囊:第1天服用2-4粒,第二天起每日2粒。粉:1日服用1-2袋,以後每天服用1袋。沒有明顯的副作用。

吃什麽藥止瀉最快三種:

抗生素

12.氨芐青黴素(氨芐青黴素):適用於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感染。劑量為0.5-1.0g,每日3-4次。療程1-2周,過敏反應多為皮疹。用藥前禁止青黴素皮試。偶爾胃腸反應和轉氨酶升高。

13.頭孢氨芐(先鋒四):適用於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誌賀氏菌感染。每次0.5-1.0g,每日4次。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皮疹、轉氨酶和尿素氮升高。

14.諾氟沙星(諾氟沙星):適用於痢疾誌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引起的腸道感染。0.2-0.4g,每日2-3次。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和上腹部不適,偶爾出現皮疹和轉氨酶升高。

15.呋喃唑酮(呋喃唑酮):適用於誌賀氏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腸道感染。0.1g,每日4次。惡心、嘔吐、厭食、多發性神經炎。

16.黃連素(小檗堿):用於誌賀氏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腸道感染。能解除腸痙攣,恢復正常腸運動。0.1g-0.3g,壹日三次。胃腸道反應、頭暈、惡心、嘔吐、皮疹和藥物熱。

吃什麽藥止瀉最快四:

中藥

葛根靈連片

中成藥由葛根、黃芬、黃連、炙甘草組成。中成藥的作用:解表清裏,但以清裏熱證為主。雖專為表證、熱毒入裏、體熱泄瀉而設,但亦可用於表證、熱瀉。

藏連丸

中成藥包括黃連、槐米、黃芩、地黃、槐米、地榆炭、赤芍、當歸、荊芥、阿膠。中成藥的作用:清腸止血,硫風燥濕。主治:痔瘡,腸風便血,肛門灼熱,痔瘡出血,腫痛。

申思藥丸

中成藥包括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和大棗。中成藥的作用:溫腎健脾,強腸止瀉。可用於脾虛寒性久瀉、五更泄瀉、腹痛、消化不良、四肢冰涼、神疲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沈。

卓丹·鄧止瀉酒

中成藥包括五倍子、兒茶、雞屎藤、白花蛇舌草、滑石、車前子、伏龍肝、萊菔子、陳皮、白術、黨參。中成藥的作用:澀腸止瀉,消脹止痛,健脾和胃,主要用於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癥。現代多用於單純性急性腸炎和慢性腸炎。

香連丸

中成藥由黃連(吳榮英制)和木香組成。中成藥的作用:清濕熱,行氣止痛。可用於痢疾、腹痛、嘔吐、急性腹瀉、紅白痢。凡有腸炎、菌痢者,可辨證使用。

十壹救急丸

中成藥由千金子、檀香、沈香、木香、廣藿香、慈姑、木瓜、厚樸、茯苓、白芷和神曲組成。中成藥的作用:祛暑散寒,升降濁,利水止瀉,止痛。可用於治療暑濕感冒霍亂等疾病。使用本方的基本適應癥是頭暈、發熱、腹脹和疼痛、惡心和嘔吐以及腹瀉。現代醫學多用於急性腸胃炎、食物中毒等癥狀的患者。

石祥暖臍膏

中成藥由翻白草、山楂炭、白頭翁、地榆炭和炭母組成。中成藥的作用:暖腹散寒,行氣止痛,溫中止瀉。適用於腹痛、腹瀉、肢冷、疝氣、腹脹、癰腫。還可用於下焦虛寒引起的帶下。現代醫學多用於慢性腸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慢性盆腔炎、宮頸糜爛。

消炎止痢丸

中成藥由翻白草、山楂炭、白頭翁、地榆炭和炭母組成。中成藥的作用:清熱解毒,消炎止痢。可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腹瀉、消化不良等。

  • 上一篇:艾灸會陰的作用與禁忌
  • 下一篇:耳後流黃色液體是什麽病?如何看待?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