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茉莉主要用於治療肝郁火旺引起的失眠。
肝郁化火的臨床表現為入睡困難,易燥易怒,胸悶疼痛,口苦幹燥,目赤耳鳴,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或幹,脈數滑。
配方包括桑葚20克,百合20克,茉莉花5克。
首先將桑葚和百合加水,煮沸,炒稠,然後將煮沸湯汁倒入盛有茉莉花的茶杯中,加蓋浸泡10-15分鐘後飲用。
註意與分析:壹般煎煮三次,將第壹、三次的藥液混合後平均分成兩份,得到三份藥液,而濃縮煎則是將三份藥液濃縮成壹份。
功效主治養血滋陰、寧心安神、平肝解郁。
適用於心悸失眠、心肺陰虛、內熱消渴、目赤濕阻中焦等。
飲用方法應為下午和飯後溫飲兩次。
嬰幼兒忌食慎食,脾胃虛寒、風寒咳嗽、便溏者忌食。
桑樹
性味甘、酸、寒,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養血、生津潤燥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血不足、津液不足、消渴腸燥。
本草:“武神益殷琦,必益陰血,血為水所化,故益陰血,亦益水。風和血臟,陰血益風。”
《本草補遺》:“益五臟關節,活血化淤,搗碎成粉,煉蜜為丸。”
莉莉
性味甘,微寒,心、肺、胃經。
主治:潤肺養陰,清心安神。主治:陰虛幹咳,陰虛熱盛引起的失眠心悸,心肺陰虛引起的內熱證。
《本馮靜元》:“百合能補土清金,止咳利水。”風寒咳嗽、中寒濕滑者不宜服用。
《本草綱目》:百合的功用是益氣養陰,修義祛邪,故李稱其為滲利之藥。
茉莉
性味辛、甘、溫,脾、胃、肝經。
功效主要用於平肝解郁,理氣和中。主治:濕阻中焦,泄瀉,腹痛,頭痛,目赤。
適合女性在月經前後經常飲用,尤其對痛經有療效。
《本馮靜元》:茉莉,古代很少用,近代用於白痢藥,取其香味散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