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膈肌嗆咳的臨床表現
疾病的發展需要壹定的過程,表現形式比較復雜。起初該病多為嗆咳,但時間長了,逐漸發展為膈肌和嗆咳膈肌常見。壹般來說,進食困難的癥狀是剛開始吞咽食物時胸部和膈肌被堵塞,有壹種食物慢慢往下走,停留在食道某個部位的感覺。吃完就會消失,心情不好的時候經常會這樣。在這個階段,食物可以吞咽,但很難吃固體食物。隨著梗死癥狀的加重,流質飲食也很難吃,以至於吃不下或吃完後馬上吐出來。吐的是食物和唾液,量不大。更有甚者,吐口如紅豆汁,表示出血。該病常伴有疼痛,有早有晚。吃東西時開始胸部和膈肌疼痛,食物粗糙更明顯。嚴重者可持續。隨著飲食的逐漸浪費,病情越來越深,正氣在消退。患者表現為消瘦、乏力、面容憔悴、無精打采,最終導致肉骨流失,病情兇險,治療困難。有些嗆咳性膈肌病總是以吞咽食物不暢為特征,沒有膈肌病的癥狀。可以說膈肌是嗆咳的壹種嚴重表現,但在臨床上並不壹定每次都會出現。
2.膈肌阻塞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1)七情障礙
七情內傷是膈壅塞的原因之壹,脾臟直接受到影響。導致噎膈的七種情緒因素中,焦慮和憤怒較為常見。憂傷脾則氣滯,傷脾則失水失濕,則滋生痰濁,痰氣相搏。怒傷肝,則氣滯,氣滯則津液停滯,血瘀則止。積氣加上痰瘀,堵塞食管、賁門,導致食管、賁門梗阻,長時間使食管、賁門狹窄,造成膈肌嗆咳。如《醫者必讀:惡心、嗆咳》中說:“壹般因憂愁、憂慮而致氣血虧損,會導致脾胃受傷,血量耗減,氣滯痰阻,痰濁不通,氣不下,會阻礙道路,使進食困難,嗆咳。”《臨證指南·膈壅嘔》記載:“膈壅嘔之證,必有瘀血、痰濁、逆氣,阻胃氣。”
(2)飲食引起的損傷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可能是發病的原因。飲酒過度,暴食肥甘,過食辛辣,助濕生熱,引起痰濁,阻塞食管、賁門,或津液損傷血燥,使食管澀澀,均可引起嗆咳、膈哽噎。如《醫惡心噎膈》中說:“許多飲酒者噎膈,尤其是飲熱酒者,熱傷津液,咽幹,不能進食。”再如《醫案噎膈嘔胃臨床指南》中說:“酒濕稠,使胃失其行之目的,胃過狹,不能納物。”此外,飲食過熱、食物粗糙發黴不僅會損傷食管靜脈,還會損傷胃氣。氣滯血瘀會阻礙食道和賁門,也可成為嗆膈。
(3)老年腎虛
中老年人膈肌嗆咳發生率高,與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有關。該病是由於老年腎虛,精血逐漸枯竭,食道失養,幹燥萎雕所致。比如《醫學滲透嗆膈》說:“只有老了的男人才有,沒有嗆膈。”再如《金匱要略·膈噎惡心》中說:“膈噎之癥多在50歲以上,多為津幹。”如果陰損陽,命門失靈,脾胃失溫,脾胃陽虛,運化虛弱,痰瘀阻滯食道,也可形成噎膈。
這些都是可能導致膈肌嗆咳的主要原因,而且疾病的發生往往比較復雜。膈壅盛的主要原因是內傷、飲食、情誌、年老、腎虛、臟腑失調,它們之間往往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形成了實質虛、實質實的病理變化。起初,病原體是主要病原體。隨著病情的發展,氣滯痰阻血瘀越來越明顯,食管賁門狹窄更為嚴重。由於胃液不足,腎陰進壹步受損,以致精血虛弱,虛者愈弱。兩個因素結合在壹起,導致嚴重的窒息綜合征。有些患者的病情持續發展,從陰損到陽衰,然後腎的精氣消耗殆盡,脾化之源衰竭,最終會不治而愈。噎膈病位於食道,以胃氣為主,與肝脾腎關系密切。基本病機為脾胃肝腎功能失調,導致津液血燥,氣滯痰阻血瘀,導致食管幹燥,食管賁門狹窄。
3.膈壅塞的辨治
噎膈的辨證首先要明確虛實,以免延誤重癥的治療。辨別標本的虛實,是由於焦慮憤怒、飲食損傷、寒性溫度不當,引起氣郁、痰瘀在食道,食道狹窄。虛則是熱飲傷津液,宅勞傷腎,年老腎虛,津液血燥,氣虛陽虛,食道幹燥。癥狀包括胸部橫膈膜腫脹和刺痛,持續疼痛,胸部橫膈膜悶,以及過度吐痰和流涎。癥狀包括消瘦,皮膚幹燥,舌紅少液,或面色蒼白,短冷,腳腫脹。新病更實,或多實少虛。久病體虛,或虛實夾雜。邪是標,虛是本。
(1)痰氣阻滯
癥狀:進食受阻,橫膈膜脹滿,甚至疼痛,心情舒暢,精神抑郁加重,噯氣呃逆,嘔吐吐痰,口燥咽幹,大便硬,舌質紅,苔薄膩,脈滑。
在治療過程中,需要解郁化痰,潤燥降氣,齊格散是主要的治療處方。丹參、郁金、砂仁理氣化痰解郁,沙參、貝母、茯苓潤燥化痰,杵頭皮、谷殼、胃,減少不良反應。可加入瓜蔞、半夏、天南星幫助化痰,加入麥冬、玄參、天花粉增加潤燥效果。如果長期抑郁轉熱,苦澀味心煩的人可以加梔子、黃連、山豆根清熱。如果是津液引起的便秘,可以加入生津湯、白蜜,幫助生津潤燥。胃不和嘔吐者加半夏、陳皮、旋覆花。
(2)津液不足,積熱
癥狀:進食時粗短疼痛,水可飲,食物難入,食後返,胸背灼熱,形體消瘦,皮膚暗沈,五心煩熱,口幹咽幹,渴冷飲,大便幹燥,舌質紅燥,或有裂紋,脈細。
治療時要選擇滋陰生津、瀉熱散結的方法,所以滋養津液的沙參麥冬湯是最好的選擇。處方中的沙參、麥冬、玉竹滋養津液。桑葉和天花粉滋陰清熱。小扁豆和甘草可以緩解胃部不適。可加入玄參、生地、石斛幫助滋陰。加梔子、黃連、黃芩,清肺胃熱。若腸燥濕,大便幹硬,可加火麻仁、瓜蔞、何首烏潤腸通便;若腹部飽脹,大便不通,胃腸熱盛,可用大黃甘草湯瀉熱藏陰,但應停藥,以免傷重傷津。如果食道幹燥、口幹、咽幹,可以喝安中五汁,生津養胃。
(3)瘀血內阻
癥狀:進食受阻,胸膈疼痛,不能進食,甚至滴水困難,進食時嘔吐。面色晦暗,皮膚暗沈,形體消瘦,大便硬如羊糞,或嘔吐物如紅豆汁,或便血,舌質紫暗,或舌紅,津液少,脈細。
治療上要堅持破結化瘀,滋陰養血的原則,方劑為通幽湯。方中以桃仁、紅花為君藥,活血化瘀。當歸、生地黃、生地滋陰養血潤燥。檳榔降破氣滯,升麻升清降濁陰,升降之時,氣順,噎膈開。加入乳香、沒藥、丹參、赤芍、三七、三棱、莪術,加入海藻、昆布、瓜蔞、川貝、玄參化痰軟堅,加入人參、麥冬、白芍滋陰養血。如果氣滯血瘀,胸膈脹痛,可以用血府逐瘀湯。如果服藥後立即嘔吐,吞咽困難,可先服郁舒丹。妳可以把藥裝在管子裏,點燃,然後煎服。
(4)氣虛和陽虛
癥狀:進食障礙加重,不能進食,面色蒼白,精神疲乏,畏寒肢冷,面足腫脹,嘔吐流涎,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細。
此時應以溫補脾腎、益氣回陽為主要治療方法。考慮脾腎兩虛,補氣運脾湯溫脾,貴由丸溫腎。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用於健脾益氣。砂仁、陳皮、半夏、和胃。可加入旋覆花和赭石以減少不良反應和停止嘔吐。加入附子、幹姜,溫補脾陽。若氣陰兩虛,則加石斛、麥冬、沙參滋陰生津。附子、肉桂、鹿角膠、杜仲、菟絲子用於補腎壯陽。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枸杞子、當歸能補腎養陰。如果中氣下陷,又懶得說話,可以用補中益氣湯。若脾虛血虛,心悸氣短,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中老年朋友容易嗆水。除了關註病情的發展,他們還應該在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身體受傷是對健康最好的保護。
4.老年人冬天如何護理?
(1)壹定要喝白開水。
當氣候變得幹燥時,人體容易缺水。經常喝白開水,既能保證身體的需要,又能起到利尿、解毒、排除廢物的作用。雖然冬天出汗和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和身體器官細胞的正常運轉仍然需要水的滋養。每日飲水量應不少於2000~3000毫升。
(2)適當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可以調節代謝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適當鍛煉筋骨,出點汗,強身健體。運動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有所不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應杜絕打球、爬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選擇在陽光充足的時候進行鍛煉,以避免感冒,防止疾病的急性發作。老年人更要註意保暖,避免早起鍛煉,以防大腦供血不足而導致中風。
(3)註意防寒保暖
冬季天氣寒冷,容易誘發慢性病的復發或加重,要註意防寒保暖。為了保暖,開窗通風的時間少,空氣流通不足,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同時,無論是室內還是室外,冬天的空氣都不夠濕潤,鼻腔幹燥會給細菌留下更多的機會。防止大風降溫天氣對身體的不良刺激,準備急救藥物。同時也要註意耐寒鍛煉,提高禦寒防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
另外,冬天壹到,我就坐立不安,壓力很大。這是冬季抑郁癥的壹種癥狀,俗稱“冬季心理流感”。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選擇壹些不同強度的體育活動,如慢跑、滑冰、跳舞、打球等,這些都是消除無聊、調理身體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