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皮炎的原因
遺傳、免疫、環境等因素均可引起過敏性皮炎,兒童過敏性皮炎發病後,這些因素相互作用,加重皮炎癥狀。
如果父母有過敏性皮炎病史,孩子患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所以遺傳因素很重要。其次,可能是孩子免疫系統異常,體質變得敏感,對外界各種刺激產生免疫反應。如果此時有惡劣的外部環境,他的病情會進壹步惡化。
免疫系統異常會讓孩子對周圍環境非常敏感。家裏的灰塵和蟎蟲是過敏性皮炎的主要誘因。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過敏原,很難找出確切的原因。
雖然環境不是過敏性皮炎的直接原因,但往往是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比如氣候,不同的孩子對氣候的影響有不同的反應。壹般情況下,冬季病情惡化,夏季好轉。這是因為冬季幹燥的氣候容易使皮膚幹燥,加重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皮炎患兒皮膚適應能力差,溫度、濕度急劇變化會加重病情。
以下是壹些常見的過敏原:
食物過敏原:牛奶、雞蛋、花生、大豆、大麥、貝類、魚類等食物。
空氣過敏原:花粉、黴菌、灰塵、蟎蟲、頭皮屑、蟑螂等。會引起濕疹。使用專用床罩可以減少蟎蟲,緩解癥狀。
微生物:過敏性皮炎的孩子容易被細菌和黴菌感染。
化學刺激:洗滌產品、漂白劑、肥皂、洗滌劑和化妝品都可能刺激和加重過敏性皮炎。
物理刺激:抓撓、出汗、合成纖維、粗纖維、酸性食物、感染都屬於這壹類。瘙癢是過敏性皮炎患兒最常見的癥狀。抓撓會傷害皮膚,並可能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
除了這些過敏原,其實心理壓力也會導致兒童過敏性皮炎,比如情緒不穩定,睡眠障礙,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環境,導致免疫力下降,出現過敏性瘙癢。反之,過敏性皮炎引起的瘙癢使孩子無法入睡,神經變得衰弱,身體素質下降。這種亞健康狀態會加重過敏性皮炎的癥狀,造成惡性循環。
過敏性皮炎的癥狀
兒童患過敏性皮炎,除了皮膚過敏瘙癢等癥狀外,兒童的行為也可能有壹些變化。兒童過敏性皮炎的癥狀壹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壹般癥狀。孩子的臉頰、鼻子和耳垂發紅,耳道潮濕,耳痛、鼻塞、打噴嚏、黑眼圈、眼瞼腫脹、下垂、頭痛、嘴唇幹燥、皮膚幹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有皺紋、腹痛、腹瀉、腹脹、便秘、手臂、腿或關節濕疹、反復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淺、快或不規則、脈搏。
2.行為改變。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行為。
0-1歲寶寶群:持續哭鬧或尖叫,無法進食或需要持續進食,煩躁或極度抑郁,難以入睡或困倦,不願被擁抱,搖頭等。
1-3歲兒童群體:莫名其妙地生氣、多動、亂跳、撞床、疲倦、蜷縮在桌椅等陰暗角落、床下或家具裏、拒絕被撫摸、不願意穿衣脫衣等。
3-6歲兒童:情緒和行為突然改變,多動,不能安靜地坐著吃飯,聽故事或看電視節目,易怒,疲勞,不聽話,抑郁,攻擊性行為,腿抖,嗜睡或做噩夢,不能寫或畫橫線,或字越大,越變越多,越變越多,越變越倒(抑郁)。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皮膚過敏發癢伴有壹些疾病癥狀,孩子的行為甚至性格發生了變化,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患有過敏性皮炎。
過敏性皮炎的檢查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過敏癥狀,可以帶孩子去醫院做皮膚檢查。過敏性皮炎的檢查可通過末梢血和皮試進行。這兩項檢查的具體項目和結果判斷如下:
1,外周血
嗜酸性粒細胞經常顯著增加。T淋巴細胞數量減少,尤其是CD8。B淋巴細胞的數量經常增加。血清中IgE大多明顯升高。IgG和IgM可輕度升高,大部分可有IgA降低。
2、皮試
I型:速效皮試反應常呈陽性。目前壹般采用激發或搔抓的方法,常用的過敏原有真菌、花粉、屋塵、塵蟎、皮屑等。但需要註意的是,陽性不壹定是AD的過敏原。
ⅳ型:遲發型過敏試驗,常偏低。通常,皮內試驗在前臂屈曲表面上進行。常用的抗原有結核菌素、結核分枝桿菌純化蛋白衍生物(PPD)、雙鏈酶(SD-SK)、癬菌、念珠菌、腮腺炎疫苗等。植物凝集素(PHA)也被用於皮內試驗。此外,還有DNCB斑貼試驗。在AD患者中常為陰性或弱陽性。
3.病理生理學皮膚試驗
皮膚白色劃痕試驗:用鈍頭棒在正常或皮損處的劃痕處加壓,約15s後會出現壹條白線代替紅線為陽性。
乙酰膽堿的緩慢增白反應:乙酰膽堿的濃度範圍為1:100-1:1000萬,常見濃度為1: 10000。正常人皮內註射0.65438±0毫升後
15s出現局部潮紅、出汗、鵝皮膚病,持續3-4min後消退。患者壹般在皮試後3-5分鐘出現白色反應,老年人可持續15-30分鐘。
組胺試驗:通常濃度為1: 10000,皮內註射0.1毫升後,30秒潮紅不明顯或陰性。
上述檢查在AD患者皮損和正常皮膚中容易出現異常反應,特別是在皮損中,但在正常皮膚中出現異常反應意義重大。
組織病理學:無特異性。急性期表皮可見棘層肥厚、細胞間水腫或海綿形成,表皮海綿形成區和真皮上層有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有時可見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真皮水腫。隨著濕疹炎癥的減輕和苔蘚化損害的出現,組織圖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表現為明顯的表皮增生,很少或沒有海綿形成。真皮乳頭層增厚伴有中度密集的炎性細胞浸潤,LC數量增多,有時伴有較多的EOS。經抗淋巴細胞表面抗原單克隆免疫酶染色,證實真皮浸潤物主要是HLA-DR抗原的T淋巴細胞(CD4),提示其具有活化特征。此外,也有報道稱仍可見大量肥大細胞和色素細胞。在被地衣破壞的表皮中,LC明顯增加。
家長可以通過具體的檢查結果判斷孩子是否患有過敏性皮炎及其原因,咨詢醫生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過敏性皮炎怎麽治療?
過敏性皮炎的治療壹般選擇將藥物塗抹在患處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口服藥物來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過敏性皮炎的藥物治療壹般采用舌下脫敏的方法。
舌下脫敏療法是將致敏物質(如塵蟎活性蛋白)配制成不同濃度的脫敏液,每日以患者能適應的小劑量給藥(將脫敏滴劑滴於舌下,使其在1-3分鐘後緩慢吸收吞咽),逐漸加大劑量,直至達到維持水平,持續足夠的時間,提高患者的耐受力。
舌下脫敏療法已被證實有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認可,並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力推廣。舌下脫敏療法的突出優點是使用方便,患者可以在家服用,避免了註射帶來的痛苦和恐懼,更安全。
脫敏療法壹般需要3-6個月才能見效。為了維持長期療效,我們應該在癥狀消失後繼續使用該藥物壹段時間。壹般建議2年,藥效可持續多年甚至終身。
此外,治療過敏性皮炎還有壹些需要註意的事項:
1,不要用手觸摸或揉搓皮炎患處,以免引起細菌感染,造成危險。
2、不要用過熱的水給過敏性皮炎的孩子洗臉洗澡,以免刺激皮膚,也不能用肥皂,因為肥皂中的堿會加重過敏性皮炎的癥狀。
3.不要給孩子用太多護膚品,也不要用任何護膚品。因為缺乏水分,孩子可能會有更嚴重的脫皮,缺乏防曬可能會使皮膚粗糙,造成色素不均。
4.過敏性皮炎的孩子要註意的是,皮膚不要在陽光下暴曬太久,因為過量的紫外線隨時都有可能造成皮膚灼傷,從而出現紅斑、發黑、脫皮等可怕的過敏癥狀。
5.在飲食方面,家長要註意孩子的營養均衡,讓孩子多吃牛奶、豆制品、魚、新鮮果蔬等。這些食物對增強孩子的皮膚抵抗力很有幫助。此外,壹些禁忌食物,如高蛋白海鮮、刺激性食物等,也不能給孩子吃,以免加重皮膚過敏癥狀。
過敏性皮炎吃什麽好?
家長要非常註意過敏性皮炎患兒的飲食安排,多給孩子吃壹些有助於增強皮膚抵抗力的食物,壹些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的食物也不要給孩子吃。
首先註意營養均衡,讓孩子多吃牛奶、淡水魚、豆制品和新鮮蔬菜水果。這期間要忌食海鮮、牛羊肉、公雞、鯉魚、鴨肉、鵝、榴蓮、菠蘿、芒果、蘑菇、竹筍等有腥味的東西,發制品,煎、炸、烤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過敏性皮炎患兒壹般脾胃虛弱。太冷的食物要禁食,飲料要精挑細選。
過敏兒童需要避免的食物有很多,但有些食物可以改善過敏癥狀:
1、荔枝、獼猴桃、蘋果、柚子、胡蘿蔔、西蘭花和柑橘,這些食物維生素含量高;
2、豆漿,能增加過敏體質的人血液中的遊離氨基酸;
3、紅棗,具有抗過敏作用;
4、檸檬,富含維生素和果酸,其精油具有抗菌作用,能軟化和清潔皮膚,並能深層清潔皮膚,增加面部彈性。
對於特應性皮炎患者來說,吃刺激性食物或頭發會加重病情,所以在發病期間,應避免海鮮、牛羊肉、公雞、鯉魚、鴨、鵝、榴蓮、菠蘿、芒果、蘑菇、竹筍等腥、發、煎、炸、烤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此外,中醫認為食療對過敏性皮炎患兒的康復有重要作用。過敏多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過敏的孩子大多因病情表現為脾虛、心火亢奮。因此,壹些健脾清心的食療方法可以對過敏性皮炎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家長不妨選擇冬瓜、薏米、紅豆、魚腥草、炒黃連、山藥等湯給孩子喝。
過敏性皮炎的預防
過敏性皮炎不僅使兒童皮膚瘙癢不適,還會導致兒童身體免疫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甚至導致兒童行為異常。為了避免孩子患上疾病,家長應做好過敏性皮炎的預防工作:
1,遠離過敏因素
遠離致敏因素是預防過敏性皮炎最根本的方法。環境過敏原包括吸入性過敏原,如灰塵、塵蟎、棉絮和花粉,以及動物毛發、真菌、昆蟲和香煙。食物過敏原包括魚、蝦、蟹、牛羊肉、雞蛋、牛奶、花生、大豆和堅果。接觸性過敏原包括衣物、染料、化妝品、首飾、外用藥物、漆膠、有機溶劑、染發劑和消毒劑等。家長要讓過敏的孩子少接觸。
2.減少誘發加重因素。
誘發加重因素和刺激因素是指人抓揉患處,或熱水沖洗、高溫、低濕、刺激性藥物刺激皮膚、動植物等生物因素、微生物感染等。精神緊張、抑郁、消化功能障礙容易導致兒童過敏性皮炎,應盡量避免。
3.科學合理地洗澡
給孩子科學合理的洗澡,選擇酸堿度中性、無刺激的香皂或沐浴露。不要亂用或過度使用護膚品。兒童內衣宜選用柔軟的棉質,不宜穿羊毛、化纖面料。這些面料質地粗糙,對皮膚有刺激性,容易導致皮炎、濕疹。
4、註意飲食調理
對於過敏體質的孩子來說,飲食調理很重要。合理的膳食安排可以增強孩子的抵抗力,防止孩子食用禁忌食物而引起過敏。家長需要註意營養均衡,讓孩子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少吃油膩、甜食、刺激性的食物。
做到以上幾點,可以有效防止孩子患上過敏性皮炎,避免皮膚瘙癢等並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