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貝類中毒者應立即催吐,或用5%碳酸氫鈉溶液或清水徹底洗胃,清除殘留在胃中的有毒貝類。
2、吃海鮮食物中毒要輸液排尿。
靜脈輸液,以利排尿,加速毒物的排泄。讓海鮮快速排出體外。
3、吃海鮮食物中毒註射毒品。
阿托品1 ml,肌肉註射,維生素B1 B6肌肉註射等。,對緩解中毒性神經麻痹或肢體麻木等心動過緩有壹定作用。
4、吃海鮮食物中毒要補充液體。
補充液體,尤其是冷開水或其他透明液體,補充因嘔吐、腹瀉而丟失的電解質,如鉀、鈉、葡萄糖等。不要止瀉,讓體內毒素排出後再咨詢醫生或送醫院治療。
5、吃海鮮食物中毒要多喝水。
上吐下瀉造成體液大量流失,會引發多種並發癥,直接威脅患者生命。這時候要多喝幹凈的水,可以促進致病菌及其產生的腸毒素的排除,減輕中毒癥狀。
如何避免海鮮中毒
1,避免海鮮中毒,不吃內臟
重金屬等汙染物容易在貝類內臟團中富集,而肌肉中重金屬含量最低。所以只能吃貝類的肌肉部分。“看顏色”是比較簡單的判斷方式。開殼後,微微發黑的肉塊多為內臟團。有些貝類裏面有黑色的沙線,不能吃。
2.挑選外殼光滑的海鮮
與粗糙的牡蠣和扇貝相比,蛤蜊和貽貝外表幹凈光滑,附著的汙垢少,汙染小。
3.吃飯前洗幹凈。
食用前必須洗凈,去除魚鱗、鰓和內臟。無鱗魚可以用刀刮去表皮上油膩的部分,因為這些部分往往是海魚體內汙染物的聚集地。
4.排除毒素,避免海鮮中毒。
新鮮的水母含有更多的水分,更厚的皮和毒素。需要用鹽和明礬腌制三次才能將新鮮海蜇脫水三次,使毒素隨水排出。經過上述處理後即可食用。或者洗凈,用醋浸泡15分鐘,然後用熱水焯壹下(在100℃的沸水中焯幾分鐘)。
食用海鮮中毒的禁忌
1.未煮熟的海鮮含有細菌。
海鮮中的細菌主要是副溶血弧菌,耐熱性強,80℃以上才能被殺死。除了水帶來的細菌,海鮮裏可能還有寄生蟲卵,還有加工帶來的細菌和病毒汙染。
提醒:壹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完全滅菌。所以,吃“醉蟹”、“生海膽”、“醬爆海鮮”等未經加熱的海鮮壹定要小心,吃生魚片壹定要保證魚的新鮮和衛生。
2.死貝類體內有很多毒素。
貝類本身細菌攜帶量相對較高,蛋白質分解較快。壹旦死亡,就會滋生大量細菌,產生毒素,其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產生更多的胺和自由基,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提醒:活貝類購買後不能在家裏存放太久。盡快把它們煮熟。過敏體質的人要特別註意,因為有時候過敏反應不是海鮮本身引起的,而是海鮮蛋白質分解過程中的物質引起的。
3、海鮮啤酒伴痛風。
如果同時吃大量海鮮和喝啤酒,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過多的尿酸會沈積在關節或軟組織內,導致關節和軟組織發炎。痛風發作時,不僅受侵關節紅腫熱痛,甚至全身高燒,看起來像敗血癥。久而久之,受累關節逐漸被破壞,甚至引發腎結石、尿毒癥。
提醒:因此,在吃大量海鮮時,不要喝啤酒,否則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4.吃海鮮後喝茶導致結石。
吃完海鮮不應該喝茶的道理和不應該吃生水果的道理差不多。因為茶葉中也含有豐富的單寧酸,還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不溶性鈣。在吃海鮮之前或之後吃海鮮,會補充鈣質和鞣酸。所以吃海鮮最好不要喝茶。同樣,最好的距離是2小時以上。
5、冰鮮蝦不適合水煮。
任何海鮮,只有高度新鮮,才能做成蒸、煮的菜。水產海鮮不同於肉類,含有很多耐低溫細菌,蛋白質分化非常快。假設在冰箱裏放久了,蝦的細菌含量會增加,蛋白質現在有些變性,胺類物質會爆發出來。無論怎樣,活蝦的口感、風味、安全性都達不到,當然也不適合煮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