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過敏體質的人對壹些外部或內部誘發因素的過敏反應。蕁麻疹有三種: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常突然感到皮膚瘙癢,繼而產生風團。他越撓,風團越大,形狀各異,毛發無固定之處。顏色偏紅或淡白色,時有消失,復發,可短時間治愈。慢性蕁麻疹常反復發作,數月甚至數年無法治愈。巨大蕁麻疹通常發生在皮膚軟組織,如眼瞼、嘴唇、外陰等。,並可突然出現大片局限性水腫,難以觸及,無凹陷,邊緣不清。
蕁麻疹的中醫辨證治療
風寒型
【臨床表現】皮膚瘙癢,繼之以風團、白色皮損、受寒或吹風,可溫熱緩解,冬重夏輕,苔薄膩,脈緩。
【食療與藥膳】
1.生姜桂枝粥:生姜10片,桂枝(粉碎)3g,粳米50g,紅糖30g,煮粥每日1-2次。
2.防風蘇葉豬瘦肉湯:防風15g,蘇葉10g,白鮮皮15g,豬瘦肉30g,生姜5片。將前三味中藥用幹凈的紗布包好,用瘦豬肉姜熬湯。煮熟後,將藥物包好,帶湯吃瘦肉。
風熱型
【臨床表現】皮疹顏色為紅色,熱時出現,冷時減少。夏重冬輕,小便黃,舌紅,苔薄黃,脈浮。
【食療與藥膳】
1.芋頭梗熟排骨:芋頭梗50g,排骨100g。芋頭梗洗凈,切塊。排骨洗凈,切塊。用適量的水在砂鍋裏煮熟的食物,每天兩次。
2.冬瓜芥菜湯:冬瓜200克,芥菜30克,大白菜根30克,香菜5株,水煎。煮熟後加入適量紅糖拌勻,即可喝湯。
3.醋糖姜湯:醋半碗,紅糖100g,生姜30g。將醋、紅糖、姜絲放入砂鍋中煮10分鐘,去渣。每次服用1小杯,加溫水和服,每天2-3次。
氣血兩虛
臨床表現:皮疹反復發作,病程長,乏力加重,神疲乏力,舌紅,苔薄白,脈弱。
【食療與藥膳】
1.歸芪防風豬瘦肉湯:當歸20g,黃芪20g,防風10g,瘦豬肉60g。將前三種中藥用幹凈的紗布包好,和瘦肉壹起燉,把瘦肉放在湯裏吃。
==
食療方法和補救措施
1、韭菜150g、蔥50g、白酒30ml,水煎服,每日兩次。
2、木瓜30克,水煎服,當日分兩次服用,每日1劑。
3.桂花10g,水煎,每日兩次。
4、綠豆、黃豆各100克,* * *細磨,加水煮沸,白糖1劑,每日壹劑。
5、杜鵑花鮮葉適量,洗凈煎服,壹半內服,壹半洗患處。
6.馬蹄200克,新鮮薄荷葉10克,白糖10克。菱角洗凈去皮,切碎攪汁,新鮮薄荷葉用白糖搗碎,放入菱角汁中,加水至200毫升,代茶飲用。適用於血熱生風型蕁麻疹。
7.冬瓜皮20克,黃菊花15克,赤芍12克,蜂蜜適量。將冬瓜皮、黃菊花、赤芍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取汁。取汁加蜂蜜當茶。每天1次,7天就是1個療程。本方有祛風清熱之功。
8.米醋100ml,木瓜60g,生姜9g。將三味藥放入砂鍋中煎煮,將醋擦幹,取出木瓜和生姜。每日1劑量,早晚服用,7天為1療程。本方具有祛風散寒的作用。
9、桂圓12枚,薄荷30克,水煎。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用,3劑有效。
外用小偏方
苦瓜葉魚膽油
【食材】苦瓜葉、絲瓜葉、鯡魚膽汁、植物油適量。
【制作】將前兩種成分曬幹,切碎,磨成細粉,先與鯡魚膽汁混合,再與植物油混合,塗於患處。
【功效】可治療幹燥性皮炎。
甘草茶
【成分】茶葉、甘皮、甘草。
【制作】取三種湯劑或壹種湯劑,在患處沖洗。
【功效】可治療脂溢性皮炎。
酸棗仁去皮湯
【材料】酸棗皮等同樟樹皮。
[制作]水煎服後洗凈患處。
【功效】止癢。
治療詳情見/FX 120/12/11251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