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著球桿,剛好能支撐球桿的重量,盡量放松,用很小的力氣打球。只有球桿打到白球,才能發出清脆的聲音。想想羽毛球,並不是越努力打越好。
從正面看球後,直接趴下,滾出鏡頭。其實妳應該側著身子,左腳向前邁,承受更多的重量,這樣既符合左手的關節(走路時斜向中間擺動),又能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力量更加順暢。
動作拉伸:左手伸直,握桿向後,球桿大部分控制在雙手中間,肘部高於肩部,側面有明顯的三角形。保證:1。擊打白球產生反作用力時,肩部肌肉受力,不易變形;二、杠桿原理,因為握桿是向後的,以手框為支點,白球打在球桿短臂上,需要撬後面手的強臂,強臂越長越穩。
虎口:要用力,不能有空隙,否則竿容易歪。壹般在放桿的時候,虎口向下壓使球桿變直,或者虎口之間的空隙可以擠出來更好的控制球桿。
貼胸:保持身體向下,球桿伸直。很多人躺著,肩膀沒有壓下去,肩膀還是略高於手肘,沒有辦法限制大臂的活動。出門前時不時回頭看看,可以很好的糾正動作。打球的時候,大腦是可以關註的。只有小臂放松擺動,大臂不動。
站立位置:右腳要站在球門(白球)路線的左側壹點,給邊上的右手讓路。右手要在臀部右側1-3的拳頭處,這樣才有足夠的空間出來,有足夠的空間。這個空間對於順利退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