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或簡稱食療,是利用飲食來保護健康,預防疾病。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為了補充人體組織器官的能量消耗,維持生命活動,人們必須不斷地攝入營養物質。除了空氣陽光,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飲食。古人對飲食非常講究。吃了能養人,也能致病。掌握準確的食療方法,可以調和氣血,增強身體抵抗力,防治多種疾病。相反,飲食不當會引發很多疾病,所以飲食要遵循壹定的原則。合理的營養補充,適當的飲食控制,註意飲食禁忌,對於保持身體健康,配合治療,加速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飲食調理對所有患者都非常重要。對於不同的患者,食療既有相同的原則,又有特殊的要求。肺心病患者應遵循以下原則:(1)壹般原則1)飲食要適度:肺心病病程長,消耗多,同時右心功能不全引起胃腸充血,影響消化吸收,導致食欲不振。因此,應為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飲食,應多吃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質,補充蛋白質。註意少吃多餐,保證營養供給,不增加腸胃負擔。2)註意五味的調和:飲食中有酸、甜、苦、辣、鹹五味,不同的疾病對五味有不同的禁忌。如果呼吸困難、咳嗽,應避免辛辣食物;心功能不全的人要吃低鹽飲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應進入低脂飲食。中醫認為,暴飲暴食肥甘,易助濕、化痰、清熱;寒性食物吃多了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使寒性內生;偏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會使腸胃積熱,內生熱毒邪。所以,絕對不能單純根據個人愛好來偏食。當然,烹飪也要註意五味調和,使食物鮮美可口,以增加患者的食欲。3)中醫說飲食要適應疾病的寒熱。疾病分為寒證和熱證,飲食也要寒熱對應。肺心病緩解期多為肺脾腎陽虛的虛寒證,宜食溫性飲食,忌寒鹹飲食;急性發作期,痰熱為邪,應忌食辛、溫、燥、熱之品,忌食油膩、甘、稠之品。4)肺心病患者飲食宜清淡素食。中醫壹直提倡素食養生,人們常說“魚生火,肉生痰,菜蘿蔔保平安”。當今世界,許多長壽老人的健康秘訣大多以素食為主。肺心病患者體力差,活動少,容易便秘。因為消化功能障礙,吃肉不容易消化。所以要多吃蔬菜水果等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2)能量計算原理:肺心病患者的基礎能量和蛋白質需要量:患者的基礎需要量(BEE)在醫學上常按Harris-Pennisette方程計算,即男性:bee: 66+13.7×體重(kg)+5.0長(cm) -6.8×年齡(年)。雌性:蜜蜂:66.5+9.6×體重(公斤)+1.7體長(厘米)-4.7×年齡(年)。肺心病患者需要乘以壹個修正系數C(男1.5438+06;女1.19)。為了糾正病人的體重下降,基礎能量需求應增加10%,如果病人有輕微的體力活動,應再增加30%。對於壹個營養不良的肺心病患者,每天的熱量供給量應為= Harris-Pennisette預測值×修正系數c×1.1.3×4.184。如果對肺心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進行人工通氣,需要增加20% ~ 50%的蛋白質供給,以補充因分解代謝增加而額外消耗的蛋白質。還要註意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能太大:因為糖太多會增加二氧化碳的產生,增加呼吸功。糖代謝的呼吸商(呼吸商是醫生用儀器或相關公式計算出來的營養值)為1,高於蛋白質和脂肪。當呼吸商> 1時,說明有脂肪合成。過多的糖輸入還可誘導胰島素釋放,使葡萄糖和磷酸鹽結合進入骨骼肌和肝臟,進壹步加重營養不良引起的低磷血癥,加重呼吸衰竭的發展。所以在什麽階段,給患者吃什麽食物,吃多少,都要在醫務人員的科學指導下,才能起到真正的營養治療的作用。蛋白質的攝入要適當: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強中樞通氣驅動,增加每分鐘通氣量,從而增加呼吸負荷,不利於患者的恢復。如果合並。腎功能受損,蛋白質的供應要相對減少。從營養比例來說,最好是碳水化合物占50% ~ 60%,蛋白質占15% ~ 20%,脂肪占20% ~ 30%。以上是肺心病患者在營養治療中應遵循的原則。具體食譜要根據個人口味制定,食物所含營養成分要合理。
記得領養
上一篇:經典方劑——薏苡附子敗醬散介紹下一篇:元宵節2022猜燈謎大全及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