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肉浮麥湯
材料:鮮牛肉250克,黃芪30克,浮小麥30克,山藥15克,生姜5克,大棗10枚。
做法:將上述食材洗凈,放入容器中,加入煮好的湯,加入適量的鹽和調料,用小火煮至牛肉熟爛,然後喝湯吃肉。
功效:具有益氣、清熱、止汗的功效,適用於小兒多汗。
2.黃芪大棗湯
材料:黃芪15g,紅棗20枚。
做法:將黃芪、大棗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煎制1小時,每日1劑,2-3次,共10天。
功效:補虛益氣,止汗止汗,多用於體虛表裏引起的虛汗。
3.麥棗糯米粥
材料:小麥60g,紅棗15g,糯米15g。
做法:將小麥、紅棗、糯米分別洗凈,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煮沸,制成粥。每天壹次,持續5~7天。
功效:健脾和胃,斂汗安神。適用於體虛多汗者。
4、泥鰍湯
材料:泥鰍100克。
做法:將泥鰍用溫水洗凈去粘液,剖開腸子洗凈,放入油中炸至黃色,加入壹碗半水,炸30分鐘,加鹽調味,每日食用數次。孩子可以喝湯代替泥鰍。吃3-5天。
功效:本方有補虛、暖脾胃、止汗的功效。
5、羊肉黃芪桂圓湯
材料:羊肉90g,黃芪15g,龍眼肉10g,山藥15g,鹽適量,香油適量。
做法:將羊肉、山藥、龍眼肉、黃芪壹起放入炒鍋,加水燒開,小火燉至羊肉熟爛,撈出黃芪,加鹽、香油調味。每天服用壹次,15天為壹個療程。
功效:健脾補腎,益氣升陽,固表止汗,寧心安神,適用於虛汗癥患兒。
6、黑豆桂圓紅棗湯
材料:黑豆30g,龍眼肉10g,紅棗30g。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凈,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文火煎制約1小時,每日兩次,15天為壹療程。
功效:補血、安神、健脾、補腎、益陰。對表虛自汗、營衛失調出汗有效。
7.沈竹山藥歸腎湯
材料:豬腎1個,山藥5g,當歸5g,黨參5g,生姜1片,鹽適量。
做法:將豬腎切片放入鍋中,將黨參、當歸放入布袋中,加水燒開,加入姜、鹽,小火煨至豬腎熟,取出藥袋,再將山藥搗爛放入鍋中略煮。
功效:益氣補腎養血,適用於夜間出汗的兒童。